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康熙見到少年乾隆驚得放下酒杯,這絕對是後世文人藝術加工形成的,以塑造乾隆是真龍天子的輿論。

乾隆的名字是愛新覺羅·弘曆,他的父親是一代鐵血君主雍正,他的爺爺則是千古一帝康熙。

絕大部分雄主晚年都會昏聵無斷,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康熙帝都一樣沒有逃脫雄主暮政的怪圈。

康熙晚年在立太子這事上反覆無常,最終九子奪嫡,父子反目、兄弟相殘,不亦悲乎。四皇子胤禛雄才大略,帝王之術修煉得爐火純青,得到康熙帝的青睞,但是嫡子的身份扔然沒有被確定。

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於是胤禛想用自己的孩子弘曆去給自己加分,畢竟子不成可看孫,子成孫賢則國家大幸,如果康熙皇帝再看上了弘曆,那麼胤禛取得君位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秦昭襄王作為一代雄主,晚年的他是十分苦悶的,他苦悶的原因的是數十個兒子沒有一個成氣的!

長子是他著重培養的物件,不想在魏國出使過程中突然暴斃;諸子均不成才,沒有辦法才讓二子安國君嬴柱當太子。嬴柱是一個老好人,他天性仁義懦弱,還十分懼內多病,跟鐵血雄主嬴稷相比,實在是相去甚遠。

嬴稷認為秦國如果連續三代出現守成之君,則秦國統一天下的理想就會化為烏有,因此他聽聞在趙國做人質的嬴異人有賢名後,立即安排人去考查嬴異人。

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最終嬴稷認為嬴異人雖非雄主,但也是守成之君,於是下令嬴異人為嬴柱嫡子,並傳位給嬴柱。

嬴柱當了三天秦王死了,傳位給嬴異人,異人當了三年秦王死了,傳位給嬴政。

贏政則是不出世的雄主,他奮六世之餘烈,消滅六國,統一華夏,還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千古一帝名不虛傳。

康熙皇帝的煩惱跟秦昭襄王不同,他的九個兒子個個都是英才,個個都有能力當皇帝,因此他們相互爭鬥激烈,弄得父子反目,兄弟相殘。

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九個爭位的兒子中,康熙還是看中四兒子胤禛,此子心機深沉,志向高遠,政治手腕十分嫻熟,將大清帝國交給四子,康熙皇帝放心。

不過康熙又擔心胤禛的繼承人是庸才,果真如此則大清休矣;於是康熙皇帝暗示四子胤禛,想看看他的孫子人品德操如何?

胤禛何其聰明,於是他把天資最好,自己培養得最出色的兒子弘曆帶來見康熙。

弘曆不僅一表人才,更是文學武功樣樣天賦異稟,胤禛將他的帝王之術傳授給弘曆,因此這孩子少年老成,遠遠看去真有帝王之像!

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康熙皇帝見到他的孫子弘曆,首先被弘曆的外表所震撼,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真龍天子嗎?

然後康熙考校了弘曆的學問,發現弘曆精通諸子百家,而且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這些見解中隱隱然有帝王之氣度。

於是康熙又看了弘曆的生辰八字,一查之下發現弘曆的生辰八字是大富大貴,位及至尊的命,於是康熙決定留下弘曆在宮中調較,也表達了他要傳位四子胤禛。

後來康熙又特意見了弘曆的生母,發現此女亦有大富大貴之像;康熙十分欣慰,他的兒子胤禛必是英明之君,他的孫子弘曆也必然是一代雄主。

傳位給胤禛,胤禛再傳位給弘曆,那麼大清至少可以確保兩代君主都是明君雄主,如此大清無憂矣。

半年後,康熙駕崩,胤禛成為皇帝;十三年後,胤禛暴斃,傳位弘曆。

康熙有9個兒子,個個都有帝王之能,最終傳位給胤禛卻是這個原因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皆是英主,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