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文/

媯滿聰

英國媒體3月1日報道,美國邁阿密大學歷史學教授史蒂芬·圖克的學術論文在這個季度將要出版,而論文的核心命題是龐貝古城的難民問題。圖克教授透過多年研究發現,龐貝古城陷落後的幾年中,近兩萬名倖存者開啟了持續多年的流浪與安置,經歷很悲慘。

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圖克教授通過當時人的家譜變遷、姓氏變遷,以及記住墳墓中的墓誌銘,龐貝周邊的鄉村、城市、浴池、避難所等,大致描繪了一個相對客觀和精準的圖景。根據圖克教授的研究,這批人應該在15000-20000人之間。

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龐貝周邊的城市,如那不勒斯等,不同程度地有難民在那裡安家。難民到達最遠的地方几乎逼近了羅馬。這些難民所到之處,當地的基礎設施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多數是他們修建的。這些人中,有貴族,有商人,有奴隸,也有平民。

這近兩萬人的難民中,多數人生活得很悲慘。絕大多數人的財產都沒有了。還有一部分人在別的地方有財產,所以透過自己雄厚的財產,在龐貝的周邊安家,並修建了基礎設施,甚至開設浴室、餐館等,經營一些生意。

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圖克教授還有一個很驚人的發現,那就是絕大多數人是定居在了周邊,而不是去遠方。更讓人吃驚的是,羅馬地方政府並沒有給予這些難民任何一點幫助。他們到底移民到何處,到底如何融入不同的環境等,都是個人行為,由個人經濟條件決定的。

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這一發現為研究羅馬的社會治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羅馬帝國之所以最後被顛覆掉,與羅馬的統治基礎,以及統治策略關係很大。在帝國內的普通人或者說是普通臣民,並不能享有羅馬城市內的一些福利,甚至被帝國邊緣化了。

儘管龐貝地處帝國的南部的,但是也是很富庶的地方。面臨如此巨大的自然災害,當地的政府有足夠的財力來為難民解決問題。然而,當地的行政系統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機制。根據羅馬法,這些行為也並非是法律規定的。所以,面對難民問題,沒有人伸出援手。

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後,兩萬倖存者面臨怎樣的命運?

除了特別有錢的人外,絕大多數難民都在其他地方,過著很悲慘的生活。有的甚至淪為奴隸。圖克教授認為,從難民的經歷與遭遇,可以大致判斷出羅馬帝國在公元80年前後的時候,整個帝國執行的問題就已經凸顯了。這對後來帝國的覆滅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