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黃窯這個村的名頭很響,因為村裡人不論幹什麼都能幹得好。種地、種菜、開煤窯,不管哪個時代,興什麼就幹什麼,幹什麼就成什麼。這樣,黃窯的聲名就傳播開了。

黃窯的傳說真不少

要說這一帶都種小米,外地人要來當地開發種植,首先想到的就是黃窯這個地方。村裡有人開發小米,起名紫山懷小米,可是去城裡賣小米,說紫山懷小米,還不如說是黃窯小米叫得響。大家聽說是黃窯小米,就爭相購買。現在三陵鄉建設成語小鎮,中心就位於黃窯、周窯這一帶。成語小鎮租的是黃窯的老房子。2015年,《熱土悲歌》電影劇組來邯鄲,將黃窯作為取景拍攝地,拍了一年多。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黃窯村的形成據說也是明初。明朝永樂年間,黃姓從山西遷至武安縣,不久,又遷到此處,初居窯洞,取名黃家窯,簡稱黃窯。如今的黃窯村有七個隊,2700多口人。黃姓只佔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牛家是第一大家族,張家第二,黃家第三。張家、黃家和侯家有家譜,其他姓氏沒有家譜。黃窯原有7個廟,現存5個,分別是土地廟、三家菩薩廟、關帝廟、三官廟、老爺廟。黃窯出過一個張舉人、一個秀才和一個黃快首。黃窯焰火的興起就與這個黃快首有關。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村中有一裂石井。黃窯的裂石井,位於村中關帝廟東,三丈多深,當地人叫龍崩井。井內有一條大石縫,石縫為西北至東南走向,當年村民賈長興下去淘井,看到在石縫上方二尺左右有一眼泉水嘩嘩流出。傳說商人從山西販來酒,都來黃窯的龍崩井進行摻水勾兌。用龍崩井水勾兌,酒更加醇美,別的地方的井水就不行。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關於這個井,還有一個傳說。黃家窯村與西山紫峰相近,掘井非常困難。此處一旦大旱,吃水就得到鄰村去挑。乾隆年間,有一年又是大旱,村裡人抱甕持桶去鄰村汲水。突然間,陰雲密佈,雨下如注,天上打起霹靂,地上的石頭被劈開了一丈多的口子,水從口子波濤湧出,高與岸平。於是村民運來石頭將口子補修好,就形成了井的樣子,並取名為裂石井。有一次,村民清晨來打水時,見一物橫亙井中,狀如魚,首尾隱約,於是就叫人來觀看,可是這個東西忽然消失,水從井中湧出,比平時還更加乾淨。大家都說,可能是龍吧。因為這個地方距離龍池二里多,水下相通,也許說得是有道理的。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這裡還有一個老子遇仙姑的傳說,也被稱作金牛蹄、大漢腳、柺棍兒窯的傳說。傳說道教老子天尊經過黃窯村西,牛渴飲水,向河邊走的時候就在石板上留下了蹄子印。老子這是碰到了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兒下凡洗澡。兩神仙相遇必要在人間留下印記。仙姑坐在地上,就在石頭上留下了坐痕。而老子呢,留下了大腳印,柺棍也在石頭上留下了一個窩窩。據說,這塊石板還在,就是被淹沒在水庫中了。

黃窯的焰火最精彩

黃窯因自古流傳下來的自制焰火而聞名。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九前,本村的大大小小按傳統制造煙花的手藝人都會購買些做焰火的化學原料,有硝、磺、木炭等,來自制焰火。現在村裡能做焰火的已經很少了,主要是購買。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有一位83歲的老人牛德現,至今是仍會做焰火的老人。村裡還有幾個年輕人也能跟著做一點。還有一位83歲的老人張傳明能綁老杆,每一棚叫什麼名字,怎麼扎,老爺子都非常清楚,技藝也非常嫻熟。讓人憂慮的是,黃窯做焰火的手藝瀕於失傳。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由於黃窯村地理環境特殊,村中有大溝,南北寬將近60米,放起焰火來很是壯觀,易於觀賞,故此,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九觀音菩薩廟會,三鄉五里的群眾早早來此觀賞,屆時人山人海,讚歎聲、歡呼聲不絕於耳。焰火每年都要點,只是大小規模不同,主要由廟管會負責組織。現在因為環保問題,焰火點得越來越少了。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黃窯焰火最精彩、最宏大的表演是在廣場上以“四門斗子射老杆”為主體的焰火。廣場中心設一根7~10米的高杆稱為“老杆”,“老杆”在這個主體的正中央。“老杆”上有多層機關設定,各設定為一個小單位,自成一體,反映一個民間故事傳說的一個情節,或顯示一種特殊的絕技,百姓稱之為一棚。只要這一棚的一個火花一經燃著,就會自動在五彩花火中由特定人物做特定的表演,十分精彩。這些棚各有名稱,如“許狀元拜塔”“老和尚敲磐”“水漫金山寺”等。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黃窯的焰火過去多在舊曆二月十九晚上點放,也有在正月十五點放的。黃窯焰火起於何時,有一個傳說。相傳清初黃窯村有一位姓黃的在邯鄲縣衙當捕快頭兒,人稱黃快首。一天,知縣命他在三天之內破獲一起響馬大案,並把要犯捉拿到縣。如三日內此案得破則有重賞,三日不破就要將他問罪。黃快首次日只好騎馬尋蹤而去。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他妻子得知後,於二月十九這天,在本村菩薩廟內為保丈夫性命許下大願,若能在三日之內讓丈夫拿住罪犯,每年這天為菩薩點放焰火。黃快首在外奔波三日,連個影子也未查到,只好回縣向知縣請罪。他正行走之間,見路旁有一小廟,那馬突然止蹄不前,揚首嘶鳴,此時黃快首非常勞累,便下馬進廟小歇。當他一踏進廟門,便發現廟內有一人狼狽不堪,橫臥地上大睡。仔細辨認之後,發現此人正是罪犯。於是他上前將其拿獲,回縣交差,得到了知縣的重賞。黃快首回家與妻子團聚時,得知妻子許願一事,便認定這是菩薩顯靈,於是按妻子許下的大願於每年二月十九在菩薩廟前大放焰火。

邯鄲這裡竟然被當作電影取景拍攝地

自此,年年燃放,天長日久,成為慣例,全村群眾也預設為村規,一直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