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在用過御膳後,多位老壽星接連抱病離世?

千叟宴是清朝宮廷的大宴之一,顧名思義就是給老人們辦的宴席。千叟宴最早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朝中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在清代共舉辦過四次,康熙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席賦《千叟宴》詩一首,故得宴名。

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在用過御膳後,多位老壽星接連抱病離世?

康熙五十二年,當年康熙皇帝玄燁60壽誕時,在暢春園舉辦了第一次千叟宴,都是邀請的超過65歲以上的老者參加,社會各階層次人物皆有,這次千叟宴舉辦後,各地掀起敬老愛老之風,當時千叟宴的宏大場面給幼小的弘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繼位後,效法其祖父,也舉辦了兩次千叟宴。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年屆69歲,為了預慶自己70歲生日,他在乾清宮舉辦了第二次的千叟宴,這次設宴的由頭是天下太平,民生富庶,而這一年也是康熙皇帝人生旅途的最後一年。

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在用過御膳後,多位老壽星接連抱病離世?

乾隆皇帝則分別在乾隆五十年和乾隆六十一年舉行過兩次千叟宴,相比於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場面更盛,規模更大,準備時間最長,耗資更是驚人,奢華的令人乍舌。

乾隆五十年,乾隆喜添五世元孫,乾隆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如期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赴宴著超過三千人,實為空前。這場酒局體現出來的皇家氣派自與民間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廚精心製作的免費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免。在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們爭先恐後,一邊說著“多虧了朝廷的政策好”,一邊大快朵頤,狼吞虎飲。據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數。千叟宴這場浩大酒局,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在用過御膳後,多位老壽星接連抱病離世?

乾隆六十年,乾隆已是一個85歲的老人,他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顒琰,弘曆退位,作為太上皇。他在寧壽宮皇極殿再次舉辦了千叟宴,這次千叟宴規模更盛。他吩咐群臣此次千叟宴規模只能更大,不能縮小,因此在乾隆皇帝大方針指導下,參加此次千叟宴盛典的人數高達驚人的五千多人。這次千叟宴的結束後,乾隆帝以太上皇身份繼續掌控朝政3年,直到他駕崩。但從象徵意義上,這次宴會意味著乾隆時代宣告結束,中國歷史上的“康乾盛世”也在千叟宴的一片喧鬧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那麼為什麼參加完乾隆的千叟宴之後,有那麼多老人會去世呢?

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在用過御膳後,多位老壽星接連抱病離世?

一、老人年事已高,舟車勞頓

乾隆宴請的老人社會各個階級,各個地方的都有,老人們一旦上了年紀身體必然經不起折騰,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路途遙遠的進京之路對於老人來說必定是一場不小的折磨。

二、菜品多樣,老人食之消化不良

在古代,很多普通家庭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肉,千叟宴畢竟是皇家的宴會,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自然是不在話下,因此很多普通家庭的老人參加千叟宴後,瞬間胃口大開,暴飲暴食,極其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三、面見皇帝禮節太繁瑣

千叟宴是由皇帝親自主持,老人們從五湖四海趕到皇宮自然要接受皇帝的接見,老百姓見到皇帝必然要行相應的君民禮節,反覆的一跪一起,老人的身子骨也難以經得起折騰。再加上宴會過程中,要遵循相應的用餐禮節,皇帝和公卿大臣們一一提進酒詞,還有許多風雅的作詩吟對的活動,來來回回繁瑣的規矩也把老人們折騰的夠嗆。

乾隆舉辦千叟宴,為何在用過御膳後,多位老壽星接連抱病離世?

雖然說大清朝時期的千叟宴讓老人們也飽受折騰,但對於那些能夠趕赴千叟宴的老人,卻也是一生中的榮耀。在當代,各地方政府、社群街道等組織為了傳揚敬老、愛老的優秀傳統,建設和諧社會環境,也以不同的形式組織“千叟宴”,對加強友善的鄰里關係、溫情的家庭關係,對構建現代和諧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