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女性玻璃天花板”,95歲女院士演講戳中了什麼現實 | 沸騰

“打破女性玻璃天花板”,95歲女院士演講戳中了什麼現實 | 沸騰

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不是性別之爭,我們所有人的目標是一致的——打造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平等的社會環境。

95歲的中科院院士、中國首個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在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發言中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以行動爭取男女平等。影片/中國婦女報影片號

文 | 易之

近日,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她”論壇上,95歲的中科院院士、中國首個女天文臺臺長葉叔華,在英文演講中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以行動爭取男女平等。

葉叔華說自己已經95歲了,但每天早上都去上海天文臺上班,在那裡忙自己想要忙碌的事情。她也坦承,女科學家相比男科學家,其實更不容易,女科學家要承擔家務,照顧老人孩子,要讓家庭和睦,還在職場打拼,努力照顧好一切,最後她勉勵女性:“如果你想要獲得平等,你必須為之奮鬥。”

葉叔華的科研成就非常之高。她投身天文事業70餘載,被稱為“北京時間之母”,一顆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她是國際上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我國戰略科學家;她是我國綜合世界時系統的奠基者,也是天文地球動力學的開拓者。

“打破女性玻璃天花板”,95歲女院士演講戳中了什麼現實 | 沸騰

葉叔華個人簡介。圖/上海科技黨建官網截圖

這個演講同樣精彩,既讓人看到了女科學家的魅力,也讓人看到了年老的魅力。這些生理上的特徵,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科學家生涯。她依然幹練地從事著自己的事業,這種瀟灑與自如,很讓人仰慕。

她的用詞也很考究——“玻璃天花板”,這個詞很精準,看著是透明的,但“天花板”依然在。

平心而論,今天男女平等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女性已經廣泛參與工作,不過女性在職業階梯上佔據高位依然是稀缺的。

就以科學研究領域為例。今年7月,科技部會同全國婦聯等12個部門印發《支援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其中就已經提到,全國科技工作者中女性佔比約45。8%,但隨專業技術職務的提高,女性佔比逐級減少,女性科技領軍人才匱乏,“剪刀差”現象較為突出。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女性佔比分別為6%和5。3%。有關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專家學者中,女性佔比僅為10%左右。

這恐怕也和社會的整體觀感大致一致。我們每個人不妨環顧下四周,女性員工不少,但職場裡出色的“女領導”“女專家”“女學者”,似乎並沒有呈現相同的比例。

“打破女性玻璃天花板”,95歲女院士演講戳中了什麼現實 | 沸騰

6月17日,科技部等十三部門印發《關於支援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圖/中國科學技術部官網截圖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卻並非顯性的。不會有哪個單位堂而皇之地寫上“男性優先”,女性所面對的“天花板”,更多的是不言自明的集體無意識。比如社會對女性家庭角色的規訓,或是認為女性“難以承受高強度工作”的成見等等。

打破這種“玻璃天花板”,恐怕也比批判一個具體的規定更難。這個天花板,可能是廣泛存在卻又無形無狀的潛意識。女性並不是面對一個具體的“困難”,而是一種“古已有之”的社會習慣。畢竟,“男女平等”直到1954年才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這之前,遠談不上男女平權。

這時候,葉叔華這樣德高望重的學者站出來就很有必要。其實,居里夫人、屠呦呦、葉叔華這樣的女科學家,早已證明了女性的科研潛力,性別不同完全不代表能力有別。女性更需要的,就是打破思維、習慣、認知裡的條條框框,獲得更加公平的機會,讓自己的能力充分顯露。

打破“玻璃天花板”,女性當然應該奮起,但男性也並非局外人。在今天的網際網路上,性別話題很容易“引戰”,總能掀起不少口水仗。但葉叔華也說了,“我們只希望男女能擁有公平的機會,社會會變得更加平等,更加和諧。”

今天,我們強調女性議題,並不是為了製造性別對立,強化哪個性別的優勢。人們所需要的,就是一個更加公平、選擇權更加充分的社會環境。一個社會如果越淡化性別這樣的先天因素,那麼必然就越重視能力、知識這樣的後天因素。“努力就有機會”的氛圍,對男性女性來說其實是普惠的。

所以,葉叔華的這番勉勵,“她”和“他”都應該聽聽。這不是性別之爭,我們所有人的目標是一致的——打造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平等的社會環境。

特約撰稿人 | 易之(媒體人)

編輯 | 丁慧

實習生 | 黎志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