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談起長平之戰,差不多每個人都會想到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確實這個成語的主人公就是趙括,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為貶義詞,他本人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反面角色。這個成語的大概意思就是人們要注重實踐,不能談空話,不能眼高手低。但是歷史這是這樣嗎?趙括真是一個眼高手低,只會理論,不會實踐的人嗎?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長平之戰開戰的背景。當時的秦朝經過一系列的改革,一躍為當時的大國,秦始皇吞併各國統一天下的野心日益增長,當時的六個國家,國力非常弱,國內狀況也非常不好。當時的秦始皇的作戰戰略是遠交近攻,這樣的話,國力相對強盛的趙國就變成了秦國的首個阻礙。其實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秦國的思想是趙國是重要的軍事地區,將趙國掃清了,自然秦國取得了進攻的主動權,秦國逐步蠶食六國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戰爭開始時候,其實雙方的國力相差不多,首先說下秦國,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的改革,國內注重生產,數年內國內積攢了大量的財富,其次就是秦國的軍隊戰鬥力也兇悍,名將居多。趙國其實也不弱,趙國的軍事改革方面,經過武靈王的一系列措施,軍事上面非常強悍,騎兵戰術更是吸收了邊境匈奴的長處,單兵作戰能力強於秦軍,其實軍事力量的話,趙國甚至略略高於秦國但是趙國卻沒有秦國底子厚,打不起消耗戰。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開戰之前,趙國派出使者個秦國談和,以至於其他各國錯誤的認為趙國不想做自己的擋箭牌,各國人人自保,沒有形成團結的力量,他們低估了秦國的綜合實力,本來以為長期征戰,秦國軍隊會譁變,但是廉頗等苦苦等了3年也沒有等到。在後來秦國使用反間計,廉頗信任危機,直接下臺,將領的勝任是個燙手的山芋。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

儘管這樣,趙括的軍隊在斷糧40天的情況下,仍舊消滅秦軍將近30萬。趙軍死亡15萬。這樣的戰績怎麼會是一個吹牛的人做出的嗎 ?很顯然,不是的,戰爭的失敗,主要原因是領導決定層的戰略錯誤,他們沒能即使調動後備力量。而是越權指揮,在外交上也沒有積極的應對,不能獲取鄰國的支援。儘管這樣趙括在這危機時刻,挺身而出,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軍事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中的情況下還能夠最大限度的傷害敵方的勢力。

他的失誤就是被敵軍包圍後,沒能夠及時的進行突圍,而是在斷糧多天之後才進行,其實我想趙括他不是不知道斷糧之後的戰鬥力消弱,只是他抱著對高層領導的幻想。他認為趙國的高層不會不管,會再組織一支力量支援,也或者是在外交上有第三方國家相助去直接攻擊秦國的都城咸陽,長平圍困就會解除。

長平之戰廉頗李牧都拿不下, 紙上談兵的趙括, 千年黑鍋背的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