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賣炭翁是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個故事,作者透過描述賣炭翁被官吏欺壓的故事,深刻諷刺了當時官吏貪腐現狀和底層百姓生活的悲慘景象。短短的一篇文章活靈活現、針針見血。

賣炭翁的遭遇只是當時很多底層百姓的一個縮影,在腐朽的封建時代,各級官員都在瘋狂的剝削著普通老百姓,他們靠搜刮民脂民膏過著安逸享受的生活,就連最基層普通的官吏都肆無忌憚的欺壓百姓。

《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然而可能有人會提出疑惑,難道那些囂張跋扈的官吏們,真的就沒有任何人約束他們嗎?高高在上的皇帝,難道絲毫不瞭解基層官吏的惡行?

在當時的社會,之所以會發生賣炭翁這樣的慘劇,和當時“宮市”這樣一個採集制度是分不開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那段歷史。

安史之亂暴發後,給整個唐朝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不僅朝廷需要撥付一筆巨大開銷去應對各地的起義,也讓普通百姓都飽受其害。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鼎盛繁榮的唐朝開始逐漸走向沒落。

《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國庫虧空讓處在頂層的皇權貴族也深受影響,於是他們把手伸向了底層百姓們,就這樣令人深惡痛絕的“宮市”制度出臺了。這一制度最可恨的就是打著補償報酬的旗幟,搜刮搶掠百姓們的錢財和物資。

最開始這一制度有一定的好處,因為這一制度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之上,不僅壓縮了皇權貴族的開支,而且百姓們也沒有吃很大虧。可是當時的管理制度下,各級官員沒有一個不貪汙的。尤其是那些負責給皇宮採購的宦官,逐漸把朝廷的制度執行的走了樣,他們不僅大肆貪汙朝廷的經費,而且還想盡各種辦法侵害底層百姓的權益,往往以極低的價格去徵集百姓家中的物資。

《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遇到有反抗的,則以強權壓制,最後逐漸發展成了明目張膽的搶劫,地方各級官員也不敢得罪這些從宮裡出來的太監,甚至和他們串通一氣去欺壓百姓。

宦官和地方官員的狼狽為奸,在民間引起極大的憤怒。當時負責採購的太監們大多穿著白色的衣服,而他們領頭的太監都穿著黃色衣服。只要這些人出現在集市之上,百姓們唯恐避之不及。

比如詩中的賣炭翁,辛辛苦苦攢了上千斤優質木炭,卻被太監們僅用半匹紅綾就給換走了。如果換做現在的價格來說,就是用幾十塊錢買走了別人上千斤糧食。這還只是作者在詩歌中所反映的一個片段,在當時的社會中類似的情景數不勝數。而節省下來的那些錢財,大多都裝進了那些太監們的口袋中,他們是不會管賣炭翁死活的。

《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然而那些太監和地方官員的惡行就真的沒人管了嗎?如果研讀當時的一些歷史資料,就會發現一些令人欣慰的線索。因為賣炭翁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而白居易當時則是朝廷負責巡視監察的一個官員。

在當時,白居易是一個非常具有正義感的官員,而且他工作盡心盡職,處處為皇帝著想,親眼看見民間發生這樣悲慘的事情,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因此,有極大可能他會把自己所看到的遭遇上報給皇帝。也就不排除皇帝知道那些宦官們的胡作非為會加以干涉。

《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而白居易之所以會做出這樣一首詩,也正是他內心的正義感使然,否則如果他也像其他官員一樣貪腐,是不會管這樣一件小事的,更不會把他所看到的寫成一首詩。

在當時各地起義頻發的背景下,皇帝也不希望看到宦官和官員們肆無忌憚的欺壓百姓這樣的場景,畢竟在皇帝眼中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江山更重要。

在韓愈所做的《順宗實錄》中也記錄了一件和賣炭翁情形差不多的一件事。根據他的記載,那些宦官的不僅以非常低的價格買了老漢的一擔柴火,甚至還毫無廉恥的讓那個老漢把柴給他們送到皇宮內。然而這樣一件小事竟然被皇帝知道了,他當即下令嚴懲負責採購的太監,而且還讓人如數補償了那個老漢。

《賣炭翁》中老人的最終結局怎樣發現一個令人欣慰的線索

賣炭翁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當時封建朝廷的黑暗,一個偶然的事卻像放大鏡一樣,折射出了底層百姓的生活不易,以及當時各級官員的黑暗。這或許就是封建制度的弊端所在,雖然在一些朝代也經歷過鼎盛繁榮的時期,但是因為它固有的侷限性,註定逃不過歷史週期率。當社會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新的朝代就會替代舊的腐朽政權,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