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西漢對匈奴的戰爭起於漢武帝,而馬邑之謀就是漢武帝對戰匈奴的第一戰,很可惜漢朝無功而返,從此便正式揭開了漢朝與匈奴之間的百年戰爭,在此之前,漢朝從未主動進攻過匈奴,只有匈奴主動侵犯漢朝,從漢高祖白登之圍算起,匈奴對漢朝發動的大規模戰爭有11次之多。

馬邑之謀前,漢朝對匈奴作戰,一直沒有足夠的信心,一方面是因為不瞭解匈奴人的戰法,另一方面是因為匈奴都是騎兵,而漢朝騎兵並不多,缺乏對抗的信心,此外還由於匈奴人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除非匈奴人來了,否則漢朝人根本不知道匈奴人在哪裡,而對於茫茫草原,出身農耕民族的漢朝根本沒有興趣。

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馬邑之謀發生的背景就是漢朝與匈奴近70年的和親,但仍然沒有阻止匈奴人侵犯漢朝邊境,同時漢武帝即位之後,由於年輕氣盛並且有意改變漢朝當前的政策,就在馬邑之謀的前一年,漢武帝還剛剛批准了對匈奴的和親,因為朝中絕大多數群臣都支援和親,而不願意與匈奴開戰,唯有大行令王恢一個人建議對匈奴開戰,大行下令就是漢朝掌管屬國外交事務的官員。

其實漢武帝有意支援王恢的建議,但是支援王恢的人太少了,所以作罷,直到第二年,王恢再次找到漢武帝,並提出一個對匈奴作戰穩妥的計謀,這個計謀就是馬邑之圍,馬邑之謀的發起者是馬邑當地一個叫聶壹的商人,他提出由他來充當間諜,引誘匈奴大軍進入馬邑,然後漢朝以伏兵攻打匈奴,就能一次性解決匈奴問題。

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這個計謀在當時來看,確實是個好計謀,如果能把匈奴主力引進漢軍埋伏圈,然後一舉殲滅,那相當地完美地解決了匈奴問題,同時漢朝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漢武帝一看這個計劃有利可圖,所以就批准了,畢竟這樣的機會不會太多。

原本這個計劃準備得天衣無縫,但是正是因為太完美了,再導致計劃的失敗。聶壹跑到匈奴軍臣單于那裡,引誘匈奴人說準備想把馬邑獻給匈奴人,匈奴單于同意了,率領10萬騎兵進犯馬邑縣,

漢軍方面出動了30萬大軍,由五個將軍指揮作戰,分別是: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將屯將軍王恢、材官將軍李息五人

其中韓安國、李廣、公孫賀擔任主力,率領27萬人作為攻擊匈奴主力的部隊,而王恢和李息作為輔佐部隊,率領3萬人,負責攻擊匈奴的輜重部隊,結果在途中匈奴單于看到成群的牛羊,卻沒有看到一個漢人,因此起了懷疑,俘虜了一個漢軍的雁門尉史,結果一審問,這個尉史把馬邑之謀和盤托出,於是匈奴單于就率領大軍撤退了,馬邑之謀就這麼失敗了。

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馬邑之謀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

漢軍的偽裝做得不夠好,讓匈奴人看出了破綻,實際上還是漢軍各方面的協調及準備工作沒有到位

。馬邑之謀的漢軍主帥是御史大夫韓安國,韓安國一直是反對與匈奴開戰的,但是這一次漢武帝認為能撿個大便宜,所以就同意了王恢的建議,既然漢武帝下了死命令,手下人當然會全力以赴,而匈奴人看出漢軍的破綻屬於不可抗拒的原因,畢竟幾十萬人的部署,不可能人人都準備得如此充分。

那個時候的戰爭都是事先計劃好後,再分頭按照計劃行事,所以當匈奴人撤退時,韓安國的主力漢軍部隊是不知道的,或者是晚一點才知道,首先知道的是王恢和李息的部隊,因為他倆負責攻擊匈奴的輜重部隊,輜重部隊一般都是在隊伍最後面的,按計劃準備攻擊的時候,王恢和李息的部隊發現了匈奴撤退的訊息,結果王恢和李息沒敢動手,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撤走。

匈奴人撤退的話,一定是後隊變前隊,讓輜重部隊走在最前面,而匈奴的主力騎兵部隊則在後面,如果王恢和李息攻擊匈奴輜重部隊的話,那麼匈奴主力就會從後面衝出來包圍自己,王恢當時只有3萬人,而匈奴主力則有10萬人,所以王恢沒有敢動。

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結果事後,漢武帝將王恢以臨陣逃脫罪下監獄,還準備殺王恢,而與王恢同行的李息都沒有事,整個馬邑之謀事件,只有王恢一人被逼死,王恢用一萬斤黃金行賄漢武帝母親的弟弟,當時的丞相田蚡,企圖透過漢武帝母親王太后來求情,結果還是不行,王恢還是被逼自殺而死,那麼漢武帝為何要殺王恢呢,還這麼態度堅決,母親求情都沒用?

第一個原因:漢武帝把王恢當成這次行動失敗的責任人。

馬邑之謀漢軍動用兵力30萬人,後勤補給及運輸部隊至少也有幾十萬人,這麼大一次任務失敗了,總要有人承擔責任,不可能白白弄了這麼一次行動,事後沒有任何承擔責任,漢武帝本人不可能承擔責任,韓安國等主力沒有等到匈奴軍,所以也無法承擔責任,看來看去只有王恢在此次事件中,算是有責任的。

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從結果上看,王恢的決定沒有錯,已經失去了攻擊匈奴的機會,如果王恢真的攻擊了匈奴人,那麼他手下的3萬漢軍可能真的保不住了,雖然能打擊匈奴的輜重部隊,但畢竟匈奴主力有10萬人,吃虧的還是漢軍,而韓安國的主力遠在馬邑,無法救援。

但是,如果沒有人承擔這次失敗的責任,那不等於漢武帝策劃一個沒有用,卻浪費極大的重大軍事行動嗎?所以漢武帝讓王恢來承擔這個責任,逼死了王恢。

第二個原因:王恢是當時的主戰派,而且是提出馬邑之謀的主要人員。

王恢在當時的漢朝廷是絕對的主戰派,這在絕大多數人主和的情況顯得孤立,此外,馬邑之謀雖然是聶壹提出的,但卻是經過王恢上報給漢武帝的,當時漢武帝對匈奴開戰還顯得信心不足,這次馬邑之謀事件發生後,顯示了對匈奴開戰的不利,也就是從側面說明漢朝對匈奴開戰是不利的,也就證明王恢的主戰是不對的。

馬邑之謀因何失敗,為何漢武帝要誅殺五將軍之一的王恢,有何理由

至少在當時就是這樣想的,既然主戰派的政治主張是錯誤的,那漢武帝就需要給主和派一個交代,也就逼死了王恢。

第三個原因:漢武帝殺雞儆猴。

漢武帝希望今後對匈奴開戰時,無論是何種情況,都不要臨陣退縮,王恢當時的做法雖然有道理,但也有臨陣退縮的行為在其中,這是漢武帝不願意看到的,如果漢軍之後對匈奴開戰都是這樣的狀態,那這個仗就無法打,漢軍之後會大量出現王恢的這種行為,為了杜絕之後的事情,所以漢武帝殺一敬百,就逼死了王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