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曾經,“老實”是形容一個人踏實可靠的褒義詞,但不知從何時起,“老實人”染上了濃厚的貶義色彩,常被用來形容那些愚蠢、遲鈍、過於耿直的人。久而久之,人們不再欣賞老實人,而是在潛意識中將他們視為情商低、人緣差、墨守成規的笨人。甚至,還有許多人呼籲做人不能太老實,否則一定會受欺負、吃大虧。

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在我國曆史上,同樣有不少“老實人”,其中東漢初年的開國功臣馮異更是非常知名。儘管從來不爭名奪利,甚至在眾人論功行賞時主動謙讓,但馮異還是位極人臣,得到光武帝劉秀的器重。可以說,馮異用自己作為例項,證明了老實人也能夠受到人們的尊敬,且獲得應得的獎賞和待遇。

西漢末年,馮異生於潁川郡父城縣,也就是今河南平頂山寶豐縣一帶,新朝建立後,他官至潁川郡郡掾,也就是太守的助手。隨著新朝末年各路起義的大規模爆發,馮異奉朝廷之命監管五縣,抵禦來犯的義軍,然而,他卻於巡視途中不慎被劉秀的軍隊抓獲。當時,馮異的堂兄馮秀、老鄉丁綝、呂晏都在劉秀軍中,而由於平日裡一直待人寬厚友善,馮異便得到了這三人的共同擔保和推薦。

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見馮秀等人如此大力舉薦,劉秀當即召見了馮異。後者表示自己的老母親如今還在城中,如果能夠放自己回去,願意將轄下五縣相贈,以報大恩大德。劉秀正苦惱於難以攻克父城縣,見馮異主動提出願意獻城,又如此孝順,便選擇了將其釋放。恢復自由後,馮異遵守諾言,如約說服了父城縣長苗萌,二人一同獻上城池,歸順於劉秀。

不久之後,劉秀的長兄劉縯因為遭到更始帝劉玄忌憚而遇害,劉秀趕回宛城向劉玄忍辱謝罪,而馮異則堅守父城,並先後擊退了來自更始政權其餘諸將的十幾次進攻。劉秀的忍辱負重讓劉玄放下了戒心,甚至准許他以司隸校尉的身份先行前往洛陽準備遷都事宜。劉秀經過父城時,馮異立刻開城迎接,還奉上牛羊和美酒犒勞,可見其忠實。

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為了不被劉玄猜忌,劉秀儘管內心悲傷,但看起來一直對劉縯遇害一事毫不關心。馮異為人耿直,在目睹劉秀私下裡常常痛哭流涕後便直言寬慰劉秀,勸他盡情釋放情緒,但劉秀為了大計勸阻他道:

“卿勿妄言。”

馮異接著說道,如今天下人對更始政權相當不滿,卻都心向劉秀,因此不如儘早發展自己的勢力。

這條建議被劉秀採納之後,馮異又勸說劉秀與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詡結交。事實證明,正是在曹詡的幫助下,劉秀才得以被劉玄派往河北,並在那裡積蓄了足夠的力量。據《後漢書》記載,馮異為人相當忠厚謙遜,當外出正巧與其他將領相遇時,他總是主動讓自己的車駕讓開道路。另外,當眾將聚在一起談論各自功績時,馮異儘管同意表現出色,但總是獨自躲到一旁的樹下,不參與爭功。

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因為平日裡老實本分、沉默寡言,軍中給馮異起了個綽號,叫做“大樹將軍”,但這並非是嘲笑,而是一種讚揚。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後來劉秀調整部隊編制,將士們紛紛表示希望能夠到大樹將軍麾下效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馮異還曾經親自下廚為劉秀做過豆粥、麥飯,這些細節展現出他確實是個非常踏實的人。

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經歷多年征戰,劉秀終於建立了東漢,而馮異則憑藉開國之功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陽夏侯。建國之後,馮異仍然統兵在外四處平亂,但他覺得自己長期掌握兵權不太妥當,於是主動請求放棄兵權回到朝廷,但劉秀相當信任他,因此並沒有同意。建武十年(34),馮異病逝于軍中,劉秀為其賜諡號“節侯”。

綜上所述,馮異確實是個足夠老實的人,但他的老實並非愚笨遲鈍或循規蹈矩,而是本分、忠厚、謙遜與知足。在老實的同時,馮異很有謀略,他勸說劉秀儘早積蓄自己的力量,建議他與曹詡結交,都體現出其智計;另一方面,他在戰場上立下不少戰功,可見其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

老實人一定受欺負他一生忠厚老實,卻成為了人人敬重的開國元勳

最後,劉秀本人完全堪稱明主,並沒有因為馮異不主動爭功就忽視其貢獻。一言以蔽之,老實人並非一定會吃虧,但想要成為馮異這樣的“頂級老實人”,首先需要自己具備出眾的能力,其次需要遇到能夠賞識自己的人。在此基礎上,如果還能夠保持“老實”,那確實是非常難能可貴,也是相當值得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