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戰國時期秦朝統一六國,難道六國就沒有攻打過秦國?今天看到一個問題,為何東方諸侯不直接從黃土高原翻過去進攻秦國,這樣就不用經過函谷關,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由想起一句話,孩子,你還是太年輕了。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這句話放在戰國時期也適用,透過黃土高原來進攻秦朝,這件事情做與不做只不過是在當時看來代價大不大,再者如果不從黃土高原走,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我們明白這個問題,或許這就是答案。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天險

黃土高原在我國被稱為四大高原之一,東西1000餘千米,南北750千米左右,如果單從距離來看,確實也不大,但無法忽略的是其中的溝壑縱橫交錯。

想要徒步翻越黃土高原,並且還是成群結隊計程車兵,想想都很難。兩座山之間可能相距只有20米左右,但翻過去可能需要5個小時,對於瞬息變化的戰場而言,這是及其耽誤事情的,除此之外秦國必然會在黃土高原沿線附近設有烽火臺,如果一旦發現敵情,其餘各國的進攻必然功虧一簣。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在黃土高原的東面是黃河,河水湍急不易渡船,特別是夏天有洪水,冬天會結冰,想要透過渡船來達到快速進攻的想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時黃河上下游落差很大,可以說是真正的天險,戰國時期大型戰役人數一般都在30萬到50萬左右,還不等你拉開陣營,對方就會將你消滅在黃河之中。

再者從黃土高原上運輸糧草屬於異想天開,附近的村莊糧食很少,數十萬大軍不可能將幾個月的糧草都隨軍而行,必然會在沿途城市和村莊中進行補給,而農作物不易在黃土上生長,所以從糧草和行軍角度而言,從黃土高原進攻秦國不是明智之舉。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上郡秦軍戰將眾多

但在戰國時期就沒有人實行過嗎?歷史上有龐煖帶領各國聯軍,想要繞過函谷關給秦軍一個突襲,但沒想到在半路上因為各軍各有想法,被秦軍各個擊破,落得一個失敗的結局。

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難道秦軍不知道有這條路嗎?秦國必然是知道的,如果想要從雲中郡和九原郡突襲秦國,在經過黃土高原時有一地名為上郡,這個地方屬於秦國的範圍之內,守衛這個地方的人皆不是尋常將領。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嚴君疾為秦國名將,此人在軍中素有智囊之稱,並且在後期統一六國時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率大軍直取楚國漢中,他曾經守衛過上郡,你覺得丟的機率有多大?

司馬錯和司馬遷什麼關係?一個是秦國名將,一個是歷史學家,只不過司馬錯是司馬遷的老祖,在公元前316年率軍滅亡蜀國,並且在後期的陳莊之亂中立下戰功,同時在和軍事實力強硬的楚國對抗中,迫使其讓出兩地,這樣的大將也守衛過上郡,你覺得丟的機率有多大?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以上兩位通常都被成為秦國名將,那白起就是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同廉頗、王翦、李牧併成為戰國四大名將,如果說白起的戰功有多少,從輔助秦昭王開始,可以說是戰功卓著,在為將30多年裡,幫助秦國攻打下70多座城池,這樣的人也曾守衛過上郡,你覺得的丟的機率有多大?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守衛過上郡之人,基本上都不是泛泛之輩,偶然會有一兩個,但你能確保正好打過來時正好是對方守衛?

但從這一點也說明了在戰國時期,確實有人想到過從這裡突襲秦國,不然也不會出現眾多大將防守上郡的狀況。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精兵少之又少

第三個就是和當是軍隊的狀態有關,可能是因為我們看《大秦賦》有些過於相信其中鏡頭,百萬大軍按照軍令能夠做到令行禁止,並且站列整齊軍隊少之又少,雖然不可否認的是軍人確實是有血性,但在戰國時期很多人都是為了混口飯吃,再者軍隊將領的才華各不相同,很多時候都是一窩蜂向前衝。

如果想要奇襲秦國,必然要符合奇襲的狀態,如士兵必須是精兵強將,再者糧草物資必須攜帶齊全,戰國時期的咸陽可謂是堅如磐石,如果人少到了咸陽城下,哪怕是混入城中也未必能夠掀起多大風浪,如果人多可能你連城都進不去,因為攻城器具一般都比較龐大。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如果你是戰國時期的門客,當你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從北道突襲秦國,達到重創秦國之戰果,可能你的下場是人頭落地,並且毫無辯解的機會。秦國士兵有天險可守,當各國伐秦之軍歷經千難萬險到達上郡,突然發現秦軍列整齊備以逸待勞。

再者當你打的火熱之時,秦軍突起一支軍隊從崤函直接揮師進入中原,誰來守衛?所以這種餿主意很少能夠在戰國出現,如果出現必然是秦國派到他國的細作。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選擇最優的方式

如果從以上3個原因說服不了你,那還有一個我自認是比較重要的原因,在戰國時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初期,各家學派對諸王都有影響作用,秦國的函谷關並不是牢不可破,再者如果採用突襲,不是各家不想做,而是從當時各家都有心思,門前各掃各家雪的事情很常見,所以如何進攻是兵法,站在戰略的角度或者國家的角度而言,並不是最合適的進攻方式。

繞過函谷關突襲秦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為何沒有想到?

綜合以上原因至少可知秦國的上郡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果你能想到這個辦法,秦國的各大縱橫家也能想到,這種事情不管是秦始皇還是秦異人都不會讓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