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男生經常購買衛生巾,老師查明真相後淚目:沒想到是這種情況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則特別感人肺腑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發生在很多年前,但是仍然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忍不住想把它寫出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陶星的男生,當年的他只有16歲,卻因為他經常去超市買衛生巾,而引發出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我又去買衛生巾了,超市的老闆娘嘲笑了我。她說這麼小的男孩不好好讀書,老幹些壞事。聽了這些話,我心裡很委屈。當我走出超市的那一刻,總覺得有很多人在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可是我心裡的這個秘密是不會和別人去解釋的……”這是陶星當年所寫日記中的部分內容。

衛生巾是屬於女性的私密用品,而陶星當年還只是一個小小男少年。對於他經常去超市購買衛生巾的事情,自然就引起了老闆娘的注意,同時也引來了周圍人群的各種異樣目光。

而面對大家的詢問,陶星從來都不做任何解釋。因此難免會被人認為他是個走偏了道的青少年,使得老闆娘也偶爾會嘲笑他。

可陶星究竟是為什麼會經常去購買衛生巾呢?這個真相最終被他的班主任張國兵老師查明瞭。

16歲男生經常購買衛生巾,老師查明真相後淚目:沒想到是這種情況

01

陶星當年是湖南省岳陽縣第三中學高二年級的學生,因為經常去超市買衛生巾的這種特別行為,讓老闆娘大惑不解,同時也引發了她的好奇心。在多次接觸後,老闆娘瞭解到陶星的班主任是張國兵老師。

有一天晚上,張老師去超市買東西時,老闆娘無意中對他說出了陶星經常買衛生巾的事情。張老師聽了後也同樣感到很吃驚,甚至都不願意相信。

可老闆娘很肯定地說,陶星大概是一個月左右買一次。她也一直感到很好奇,曾經還問過他說一個男生為什麼要買衛生巾,可他就是不肯說出原因。

陶星在學校裡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因此張老師對老闆娘的話還是半信半疑。不過,他開始暗中留意陶星的一舉一動。

一個月後的一天中午,張老師竟然在校門口親眼目睹陶星去超市買了衛生巾。這讓他不得不相信了老闆娘所說的話,心裡又同時感到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張老師接著就特意找到了陶星,詢問他為什麼要買女性用品,可陶星卻什麼都不說。憂心忡忡的張老師為此還重新查看了陶星的入學資料,除了發現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家裡只有母親和姐姐外,並沒有獲得其他更多的資訊。

可讓張老師想不通的是,陶星畢竟只是個16歲的男生,買衛生巾肯定不可能是他自己需要用。那麼,是誰在用他買的衛生巾呢?而他的背後又隱藏著一個什麼樣的秘密呢?

當各種疑問在張老師的心裡堆積起來,卻又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時,陶星突然找到了他,強烈要求自己得從學校的宿舍裡搬出去住。因為陶星的家距離學校有5公里遠的路程,按規定必須住校,因此張老師拒絕了他的要求。

看到陶星急切渴望搬出學校的樣子,再聯想起他經常購買女性用品的行為,張老師心裡有了一種猜想,覺得陶星有可能是在早戀。為了防止一個如此優秀的學生誤入歧途,張老師決定暗中查明真相。

02

16歲男生經常購買衛生巾,老師查明真相後淚目:沒想到是這種情況

當晚,張老師就找到與陶星玩得好的幾位同學瞭解情況。結果從同學們的反饋中,並沒有發現陶星有早戀的跡象。

又過了幾天後,陶星再次找到張老師,仍然是來請求允許他搬出學校的宿舍。他這次解釋說是為了能更好地學習,才想去鎮上的一戶親戚家裡寄宿。

張老師心裡也覺得陶星要是住親戚家裡,食宿條件肯定要比學校好很多。因此在他的再三請求下,張老師勉強答應了。可是讓張老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從陶星搬出學校後,發現他的行為卻更加反常。

每天下課放學後,陶星幾乎都是像箭一樣的速度衝出教室,往學校外邊跑。張老師心裡又開始嘀咕,他這樣跑來跑去的,並不像在鍛鍊身體,那他究竟在急著去幹什麼呢?

有一天,張老師偷偷跟著陶星後面找到了他的住處。當他走進陶星居住的屋子裡時,陶星非常尷尬地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張老師打量著陶星所住的屋子裡,發現房子很簡陋,裡面除了一張床和幾條凳子外,幾乎沒有其他傢俱。從房間裡的擺設來看,應該是住了兩個人。而在房間裡的凳子上坐著一位中年婦女。

正當張老師心裡納悶這位中年婦女是誰時,陶星主動介紹說那是他的母親。可張老師在仔細觀察下,發現陶星母親的神色不對。在和陶星的交流溝通下,陶星終於說出了實情。

原來,陶星家在這個小鎮上並沒有什麼親戚,這個房子也是他租來的。因為他的母親是個聾啞人,還患有先天性癲癇病,至今她的智力還停留在三歲兒童階段。

自從陶星的父親去世後,照顧母親生活起居的重擔就落在了他和姐姐身上。而他們一家三口的經濟來源,就全靠父親生前的單位每年補貼的4000元錢,所以日子過得特別拮据。

03

陶星當年在中考後,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岳陽三中,學習費用也隨之增長很多。為了讓陶星能順利完成學業,剛好高中畢業的姐姐放棄了讀大學的夢想,輟學去岳陽城裡找了一份工作。因此,照顧母親的責任就完全落到了陶星身上。

16歲男生經常購買衛生巾,老師查明真相後淚目:沒想到是這種情況

陶星說他的父親從小就教導他“子不嫌母醜”的道理,還經常叮囑他一定要照顧好母親。因此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回去給母親做好早飯,中午和下午放學後,他都得跑回家給母親做飯。

張老師給陶星稍微計算了一下,因為從家裡到學校有大約5公里的路程,他每天在學校和家裡之間要往返奔跑約35公里路,一個月跑近1000公里,一年下來就是上萬公里的路程。陶星的這種堅毅行為不得不令人為之動容,也讓張老師感動得熱淚盈眶。

因為母親的手也是殘疾,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陶星迴家後不光是照顧母親的一日三餐,他還得教母親刷牙,給母親洗臉、洗腳、洗澡、擦身體、穿衣服,就連母親來例假時,都是陶星給她處理,這也是他經常買衛生巾的真正原因。

因為母親經常大小便失禁,使得陶星每天還得洗很多衣服。家裡又沒有洗衣機,全部都得他用手清洗。還有最難熬的時候是晚上,因為母親會經常在夜裡發病。

每次發病時,母親的腿會一抬一抬地抽搐,眼睛有點發白,口吐白沫,還會把舌頭咬出血。為了不讓母親咬傷舌頭,陶星總是主動把自己的手伸進母親的嘴裡,以此來減輕母親發病時的痛苦。因此,他的手經常被母親咬破受傷。

可對陶星來說,這些勞苦都不算什麼。最讓他擔心的還是自己在學校上課時,獨自在家的母親隨時可能發病。

因為身邊沒有人照顧,母親要是發病倒在地上後,自己又爬不起來,腦袋隨時都有可能會撞出血來。母親那種既無助又委屈的樣子,讓陶星心裡總是有種痛上加痛的感覺。

為了能及時發現母親發病的狀況,陶星就和母親同睡一張床。在寒冷的冬天裡,家裡又沒有取暖裝置的情況下,陶星因為擔心母親受凍,就會整夜把母親的雙腳緊緊的摟在自己的懷裡。

儘管陶星如此盡心盡力地照顧著母親,可因為只有三歲孩子智商的母親並不懂這些。她不光在發病時會咬傷兒子的手,還會動手打兒子。

因此陶星的身上經常被母親打得青一塊紫一塊,手上也是傷痕累累。可陶星一直都是毫無怨言,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

04

陶星說:“我媽媽就像一個孩子,而我就是一個大人,我做了一個大人該對孩子做的事情。媽媽雖然有時候會發脾氣不吃飯,有時候會哭會鬧,還會坐在地上打滾,但是我都會盡力去為我媽做好。

張老師完全瞭解到陶星買衛生巾背後的真相後,再看到陶星的母親身上到處都是發病時摔傷流血的傷疤,以及陶星自己身上的傷痕時,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眼淚奪眶而出。

他怎麼也沒想到,陶星背後隱藏的竟然會是這種情況,一個小小少年除了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外,還要照顧一個殘疾的媽媽。

當張老師心裡正尋思著該怎樣來幫助這個堅強的學生度過難關時,陶星卻主動找到他,請求他保守住這個秘密。

16歲男生經常購買衛生巾,老師查明真相後淚目:沒想到是這種情況

原來,自從陶星懂事的那一天起,除了要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外,他還常常會因為母親的殘疾而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還經常會有人嘲笑說他的媽媽是一個只會叫的殘疾人。

因此,讓他的心裡產生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感,也過得很不開心,從而促使他形成了強烈的自尊心,從來不輕易接受別人的幫助,也不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家中的一切。

聽了陶星的訴說,張老師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並且同意不聲張他帶著母親上學的事情。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母親的陶星,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母親能早日康復,可是他的希望卻一次次落空。

而張老師的心情也非常複雜,他很想幫助陶星,可是面對這個自尊心極強的男生,他能做到的就是默默地替他保守住這個帶母上學的秘密。

05

時間飛逝,一晃眼,大家又迎來了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可張老師卻遲遲沒有看到陶星來報道。他著急地來到陶星的住處,才知道陶星是因為沒有錢而上不了學。此刻的張老師再也不想保守這個的秘密了,他經過慎重考慮後,還是把陶星的情況向學校做了彙報。

很快,一場避開了受捐者、沒有募捐箱的特殊捐款活動,在岳陽三中校園裡悄悄地進行著。不到一天的時間,全校師生就捐助了2000元錢。學校也做出決定,免除陶星的所有學雜費。可自尊心很強的陶星,卻仍舊不肯接受別人的幫助。

為此,張老師給陶星做了一天的思想工作。他語重心長地對陶星說:“現在別人來幫助你,並不是憐憫你,而是希望你能在將來考上大學後,讓自己做得更好。當你變得更加強大了後,你就可以反過來幫助那些弱小的、需要你幫助的人。”

陶星聽了張老師的話,猶豫了很久後,最終還是接受了大家的幫助,回到了學校,繼續堅持過著帶母上學的艱苦生活。

這個故事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是我相信這個曾經那麼堅強的男生,如今一定成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他的感人事蹟也將永遠激勵著後來人。

《增廣賢文》裡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句話的意義在於連羊羔都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之舉,小烏鴉都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那麼我們做兒女的更應該懂得孝敬父母。

可什麼是孝?怎麼樣才算是孝?對於這種沒有邊界可以定斷的事情,說再多華麗的辭藻,寫再多優美的句子,以及各種誠懇地教導,都還不如陶星的身體力行來得真實、來得感人、來得有教育意義。

16歲的年紀,正是享受青春年華的最好時期,而當年的陶星卻把自己自詡為大人。從來都沒有享受過母愛的他,卻反過來將母親像孩子一樣的照顧,這樣的孝舉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鑑學習。

古人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跟前盡孝不能等,當他們還在世時,一定要善待他們,不要等到失去後再來後悔。

生命短暫並且很脆弱,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會哪個先來到。所以,盡孝和行善是不能等的兩件事情,趁一切都還來得及時,我們一定要擇善盡孝而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