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1847年6月5日,一個名叫J。B。霍金斯的人,給W。J。霍金斯寫了一封信,講述了發生在得克薩斯州馬塔哥達的一件事情。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棉花種植園

一個名叫帕斯卡的白人監工,驅趕著一個黑人去棉花地幹活。結果,這個奴隸再也忍受不了,舉起鋤頭朝帕斯卡的後腦勺狠狠砸了下去。帕斯卡當場被砸死,這個黑人趁四下無人,把他拖到棉花地邊挖坑掩埋了。

之後,他拿著帕斯卡的槍,朝自己的手開了一槍。這個黑人捂著受傷的手,艱難行走了20英里的路程,找到了自己的主人。他聲稱,帕斯卡一怒之下開槍打了他,因為擔心無故打死黑人,監工帕斯卡騎上馬逃跑了。

這個黑人的主人名叫布朗特,他正忙著喝酒打牌,根本懶得調查此事。但是,鄰居覺得此事很可疑,說服布朗特審問了這個奴隸。過了一段時間,那個黑人終於開口,講述了事情發生的經過。監工帕斯卡的屍體被挖了出來,這個黑人則被關進了監獄,並且“肯定會被絞死”。

附近的白人監工聽說了這件事之後,感到十分恐懼,晚上睡覺都把小木屋的門關得死死的。

另一個勇敢的黑人奴隸,是威廉·科伯特的哥哥。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種植園裡的奴隸

威廉·科伯特是一位黑人奴隸,他在80歲的時候接受採訪,回憶了自己哥哥的遭遇。那是一個午夜,威廉·科伯特從睡夢中被吵醒,外面傳來了白人監工瘋狂的叫罵聲。

威廉跟著父母走出小木屋,看到自己的哥哥賈紐厄裡已經被綁在了一個松樹上。月光很明亮,威廉看到一群群奴隸都走了出來,注視著手持皮鞭的白人監工,他們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情。

賈紐厄裡趁著晚上偷偷去了另一個種植園,去見自己的女朋友。回來的時候,不小心被監工抓住了。年輕氣盛的他,不願意一捱打就大哭求饒。當白人監工的鞭子把他的後背抽得血肉模糊時,小威廉已經被嚇得不敢看了。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捱打的奴隸

賈紐厄裡咬緊牙關,避免自己因為痛苦喊叫出來。白人監工咆哮著說:“什麼情況,不疼嗎?”又打了幾鞭子之後,賈紐厄裡才放棄“反抗”,低聲求饒:“主人!主人!饒了我這個可憐的奴隸吧!”

放棄反抗的賈紐厄裡,最終保住了性命。

實際上,不管是武力反抗白人,還是像賈紐厄裡這樣“無聲的反抗”,都是不多見的。19世紀美國南方的種植園裡,大多數的黑人完全不懂反抗,就算要被打死了,也最多是哭喊求饒而已。

為什麼?都要被打死了,反抗一下又能怎樣?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電影中手持長鞭的監工

鞭子抽到誰身上,誰才會覺得疼。當第一代黑人奴隸從非洲被運到新大陸時,奴隸販子手裡的鞭子,還只是由數條皮革編成的短鞭。到了棉花種植園遍地開花的時候,白人監工手中,已經全部都是近3米長的牛皮鞭子——只要一鞭就能讓人皮開肉綻。

捱過鞭子的人才知道有多疼,所以皮鞭和槍是最好的警示,絕大多數黑人奴隸都會乖乖聽話。有些奴隸主為了更好的管理,不僅安排黑人奴隸觀看鞭刑,甚至定期讓他們“親自感受”——不管有沒有犯錯,捱了鞭子就老實了。

殺一儆百永遠是最佳選擇,所以奴隸主都心狠手辣。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被燒死的奴隸

亞拉巴馬州一個名叫約瑟夫·拉布雷的奴隸主,手下一個名叫阿爾弗雷德的黑人逃跑了。約瑟夫寫道:“我寧願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去搬鐵軌掙錢來僱人斃了他……願上天保佑我在離他40碼的地方,用雙管霰彈槍殺他。如果還不成功,那我就太無能了。”

一個叫瑪莎·布蘭德利的奴隸還記得,一個逃跑的奴隸被抓住後,白人監工將其活活燒死了。不僅如此,其他奴隸還被迫排隊從他焦黑的屍骨旁路過——就像前面故事中的小威廉一樣,被迫觀看自己哥哥受鞭刑,驚恐萬分。

那些出生在種植園裡的黑人奴隸,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恐懼中度過的。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有品嚐過自由的滋味,老老實實聽話幹活,少挨鞭子,就算是“美好生活”了,你怎麼能指望他們反抗呢?

奴隸主還有另一個“大招”:讓奴隸組建家庭,他們就會為了家人被迫低頭。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種植園生活

種植園主從不刻意阻止奴隸結婚生子,反而會鼓勵這類事件。大多數的反抗、逃亡事件,主角都是男奴隸,他們一旦有了家庭,就會為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忍氣吞聲。相信不用舉任何例子,大家都能理解這一點。

19世紀30年開始,美國西南部的種植園裡,黑人奴隸的結婚率大幅度提高。即便是以殘忍壓榨聞名的棉花種植園,主人也對這類事件十分寬容。比如一個名叫彼得·卡特的奴隸,正是此時被賣到了佛羅里達的種植園。他已經超過40歲了,在原來的馬里蘭州有妻子孩子,後來,他在佛羅里達州又一次結婚,之後又有了3個孩子。

黑人奴隸在種植園的生活十分簡單:要麼主動找死,要麼好好活著。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種植園裡的奴隸

所以,不願意找死的奴隸,捱了鞭子也不會反抗,因為他必須活著照顧家人。如果可能被活活打死,也無話可說,反抗可能會連累家人受苦。

那些被賣到其他種植園,被迫和家人分離的奴隸,有些重新組建了家庭,有些則期望有朝一日能和家人團聚。

美國杜克大學收藏了黑人奴隸傑克·漢尼拔的部分書信,他在被賣到亞拉巴馬州之後,還給自己在佛羅里達的前主人寫信:“親愛的夫人……請務必給我佛羅里達的兩個妹妹寫信,告訴她們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方便她們寄信給我……告訴她們如果過得不好,務必給我寫信……如果她們來的話,我給她們準備玉米。”

很顯然,傑克·漢尼拔和前主人的關係很不錯,他也很關心自己的家人。雖然他知道能和妹妹團聚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有自己關心的人,顯然讓人更願意活下去。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為奴十二年》劇照

最後,在電影《為奴十二年》中,主人公日夜思念自己的妻子孩子,願意忍受各種屈辱,正是當時絕大多數黑人奴隸的真實心態。

所以,19世紀的黑人奴隸極少有反抗行為,是有多種原因的。客觀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被“調教”的毫無反抗意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