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折射的社會現象

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讀,如果還能點點關注,小編感激不盡。

小編先給各位客官比心了哦,你們的到來是我努力的最好回報。

“江郎才盡”是大家孰知的典故,世人多喻文人寫不出好文章而嘲弄的詞,同黔驢技窮有同工之妙。

江郎才盡"折射的社會現象

“江郎”是江淹,他的“才盡”說得很是玄乎,據《詩品》記載,江淹夜夢一美男子自稱是郭璞,對江淹說:“我有枝五彩神筆落在你這裡好些年,現在該還我了”,江淹從懷中取出五彩神筆還了他,從此而後就再也沒能寫出好文章。另一傳說向江淹討債的不是郭璞,而是西晉詩人張協,索取的也不是五彩筆,是一匹錦緞,錦緞已被江淹用了幾尺,張協就把剩下的轉贈了丘遲。無論是五彩神筆還是錦緞都是形容文人文章寫的好,所以才有了“飛來神筆”和“詞如錦緞”之說。

江郎才盡"折射的社會現象

據記載,江淹六歲能詩,十三歲父親去世,家境極其貧困。但卻在二十歲步入仕途。這說明江淹才華出眾也體現朝庭對文人的重視並能起用,算圓了“十年寒窗”之夢。寫作並非與年齡成正比,不是技術活。寫作需要激情、靈感、還需要一點浪漫和想入非非,而這些往往在貧困中才能產生,所謂“窮極思變”其理一也。

江淹最初為官是擔任建平王劉景素的幕僚,相當於秘書長,並非“科班”出身,所於聘用一類,建平王心術不正,有謀反之心,聘用才學之士為其所用一來沽名釣譽,二來可供出謀劃策。江淹貧寒朝中毫無靠山而言。或許他不世故,加上點書生意氣,不久就以“貪汙”罪名入獄。作為秘書工作自然有許多名目不同的應酌,工作的繁雜等等,加上初入官場,所有的“激情、想入非非”都成了現實,所接觸的人和事與“文”相差甚遠,這一階段他幾乎沒寫什麼作品和好文章。從他罪名就知所從事的工作同“文”是背道而馳的。

江淹在大營過著牢獄生活,僅幾年時間他從“貧寒”到“官”的上層生活可謂跌蕩起伏,所以大部份優美傳世之作是在這一級段寫出的,《別賦》就是很好的見證: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自感悽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迤于山側……”。賦中藉以別離訴說自已內心惆悵與無奈,落魄無助中的滿目淒涼。“無論是春苔始生、秋風乍起莫過於在別離中的情難自禁和愁腸欲斷”,如江淹乃在“秘書”位上又怎能感受到這份情懷?自然就難以寫出這種優美傷感的賦來。

江郎才盡"折射的社會現象

據野史軼聞,江淹有了“神童”之名後,官府很重視,無論達官貴人、有錢大戶人家都以能請到他做客為榮,在附庸風雅的社會環境下小小年紀就有了應酌,且又家貧,官府有例外賞錢,有錢大戶人家自然少不了“紅包”禮品,父親在時由父親領著同去,父死則由叔父領著。窮苦人家有神童兒子作個“門面”又得嘗許多東西,仰合了官場又巴結到貴人,算“雙贏”。小小年紀在應酌中度日,且不說文采跟得上跟不上,久而久之定也消磨了許多時光。縱弄得個一官半職有了俸祿,文采也自落了下風,中國幾千年文化至今不變。

清代姚鼐對江淹才盡的看法是:“其詩寫於宋、齊之間,仕宦未盛之時”,後因當官顯達了“塵務經心,清思旋乏”,沒能寫出好作品,其所見不言而喻。應了韓愈“窮而後工”之語。

江郎才盡"折射的社會現象

江淹入仕,主要依靠社會名流傳其“孝”名“才”名,又遇上南朝皇帝“篤好斯文”,手下官員乃至制度體系無不投其所好,整個社會皆以能文為榮,官府自以文人為首先錄用,以示政之清明,為其歌功頌德。文人為官除有些書生意氣外,還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的衝動。同時又棒殺了他們文釆的進一步提高,然而,縱觀歷史,平民百姓乃至官宦大戶,要步入仕途唯一途徑就是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話激勵了多少懵懂少年,又夭折了大量才華橫溢的才子,往往流傳於世的珍品都是文人失意之作,李商隱、二杜、蘇東坡、李清照等等數不勝數。江淹曾被譽為“南朝賦家第一人”卻在後人眼中留下才思枯遏的老人形象,與政治環境有很大因素,南朝“才盡”文人並非江淹一人,史中明確記載鮑照、任昉與江淹均同一時代文豪。均都入官後“才盡”,但世人只知江淹,有史家認為,江淹官場失意得意之間憑自感覺料事,文以模仿為主,用心從古文裡面揣摩,並與之較短長。其模仿的文章用宋嚴羽《滄浪詩話》的話說“擬古唯江文通(江淹)”。一個文人不思文章立意而一味仿古雖應了當時社會風氣,仰合了官場一時的趣味,但是,文章是天下公器,文學史與歷史一樣公正。有史家評論他“完全是咎由自取”不無道理,這一點值得後人深思。

江郎才盡"折射的社會現象

作者:苗風花黃

本文為歷史真相解密大全原創投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