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 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有人硬要說古代文盲多,今天文盲少,所以古今缺乏可比性。我想,都是與教育有關,與選拔有關,與地位有關,與名聲有關,怎麼沒有可比性呢。

揭秘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 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一、秀才

秀才是古代最低一級的功名,導致今天許多人對秀才十分小看。我看前面的回答,甚至有人認為今天小學升初中的就算秀才了,實在是太小看秀才功名了。

科舉是隋朝開始,明代完善,清代發展到高峰。以清代的情況來看,要取得秀才功名,也很難。讀書人先要經過童生試,即在縣試、府試兩關考試合格後,才有資格到地州去參加院試,院試合格後,才能取得秀才資格。

揭秘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 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童生試每三年舉行兩次。《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17歲考起秀才,《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19歲考起秀才。兩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一個17歲考起秀才,一個19歲考起秀才。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秀才這個功名是不是象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值錢,是不是小學升上初中就算秀才了。我看古人的家譜,一般只記載人的生卒情況子女情況,但如果有誰是秀才,在譜裡一定是要記載的,譜書中對有秀才功名的人往往有專門的傳記。

至於古代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何種層次呢?從社會地位來說,相當於今天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從考試難度來說,相當於考起了今天普通的985大學。從名聲來說,相當於大學研究生。

揭秘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 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二、舉人

秀才參加鄉試合格的,就是舉人。

注意,鄉試不是在鄉里考試,鄉試是在省城舉行的。而且,每三年才舉行一次。取得秀才資格後,不是一定就有資格參加鄉試的,秀才在參加鄉試前,要參加本省教育主管官員巡迴組織的科考,科考成績優良的秀才,才有資格被選送到省城參加鄉試。每次鄉試後,考中舉人的名額很少,文化大省一般一百人左右,經濟文化落後的,四十到六十人左右。

揭秘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 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三年才考一次,每次考中的人數這樣少,且考中舉人後,社會地位發生鉅變,普通人立即從被統治者變成了統治者,一個人考中舉人後,其家庭成員也跟著沾光,因為,考中舉人後,其親人也從此大樹底下好乘涼,所以,范進中舉後,才會狂喜得發瘋。

跟今天相比,從社會地位看,中舉相當於考起了副處級幹部。從考試難度來說,相當於今天考起了清華北大。從名聲上看,相當於今天的博士學位。

揭秘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 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三,進士

考中舉人後,科舉大業尚未完全完成。朝廷每三年在京城組織一次會試,所以,舉人要取得進士資格,還需要進京趕考,會試一般取300至400名,會試取中的稱貢士,貢士然後參加殿試,殿試不再淘汰,只排名次,參加殿試後,就是進士了。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

與當今相比,從社會地位說,考中進士,相當於考上正處級幹部。從考試難度看,可能與考博差不多。從名聲上看,比當今高校的博導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