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自從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奧斯曼帝國替代拜占庭帝國而統治希臘地區不久,爆發過兩次大規模的移民,或者用現代眼光來看屬於難民潮。

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第一次,每逢歷史改變的節點,都會有“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不僅能夠提前規劃好流亡目的地和路線,還能夠透過自己的學識在新的環境裡找到衣食住行的經濟來源。這部分人去了西歐,他們的思想、所帶的書籍,甚至包括夾帶的藝術品,深深的刺激了封建莊園經濟下的西歐人,讓他們開始明確的認識到,原來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如此燦爛輝煌,以前自己過的日子,也就是中世紀原來只是一片黑暗。這一點,無疑對接下來的文藝復興的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劑的作用。

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第二次,雖然沒有知識分子反應快,但也開始行動起來的希臘人,他們多數是普通的自由民。由於行動較晚,且財力有限,他們多數選擇了不出國,直接躲進了深山老林裡生活。有人可能會問,這現實麼?深山老林就不會被抓回來麼?其實這是兩個特殊性決定的。

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第一個特殊性,奧斯曼人佔領和統治新的土地,總是先拿最關鍵的城市和平原,所以才會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初蘇丹第一次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外面還散落著大量的拜占庭行省力量。所以此時也是如此,奧斯曼帝國的地盤很大,當時它的觸手不可能深入到邊邊角角每個角落。

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第二個特殊性就是希臘半島的地形,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碎,碎一地的那個碎。處處都山峰和丘陵,想找塊大點兒的平原,門兒都沒有,且愛情海里也是一樣,島嶼無數,又沒有一個大點兒的。這群逃離的人生活在半隱居狀態下,基本沒有受到奧斯曼文化的影響,他們還是像以前一樣,一群人組織一個某某會議,一起決定這個集體的事務。

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為啥這麼多希臘人選擇逃避?感覺自己的文明有多優越只是一方面,更加現實的原因有兩一個,一是逃稅,二是異教徒統治,這兩點不用細說大家也都明白。奧斯曼帝國不是完全不允許伊斯蘭教以外的宗教存在,而是會對基督徒徵收更多的捐稅。於是就算是那些生活在平原上沒有選擇逃避的希臘人,也是選擇表面上遵守伊斯蘭教,而背地裡秘密的信仰著東正教。那麼有沒有完全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呢?當然也有很多,但這些人在大多數希臘人眼裡,已經屬於奧斯曼人了。

奧斯曼消滅拜占庭後,希臘人的流亡與分裂

除了前面提到的知識分子和普通大眾以外,還有一批就是那些被奧斯曼帝國重用的希臘貴族,他們有些原本就在希臘地區做貴族,被重用後來到君士坦丁堡。還有一部分是早就移居君堡的希臘人,他們深諳原拜占庭的執行秩序,又是歐洲人,於是就慢慢變成了奧斯曼與歐洲交流的紐帶。無論是經商、翻譯、與鄰近的巴爾幹半島東正教國家的連線和控制,奧斯曼帝國都是要倚仗這幫人的。時間久了,這群人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叫作法那族,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也不再是希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