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將領李定國用兵如神寧死不屈的南明“最後戰神”!

抗清將領李定國用兵如神寧死不屈的南明“最後戰神”!

捐嫌復明室,隻手擎南天

昨晚胡看電視,發現那張獻忠寶藏一事還被炒得很是火暴,也許這已經是過去很久的事了,但我是昨天才知道,看來我孤陋寡聞地脫離社會也太久了。

我對張獻忠是很不齒的,吃人惡魔一枚,但對他眾多幹兒子中的一人卻很是敬仰,他就是幾同岳飛、文天祥齊名,但卻又少有人知道的民族英雄李定國。

既齊名又少有人知,這看起來很是矛盾,實際上從戰功,抗敵的艱苦程度及影響來說,同以上兩位相比那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認為在那個時代,至少是同張蒼水一樣,同屬反清復明的雙子星座。之所以大家不是太熟悉,究其原因,嶽文二人在文學方面可以說同李定國不是一個層次,岳飛有滿江紅,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誰無死,加上戲劇小說的傳播,早已是名滿天下。而這李定國自有清一朝就被視為叛黨亂軍,被禁錮幾百年,加上南明幾個朝廷沒一個是能提得起王朝,所以,鮮有人知這李定國,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蒼水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西湖三傑有一席;李定國瞭解的人少,但云南人民是記得他的。

抗清將領李定國用兵如神寧死不屈的南明“最後戰神”!

李定國,南明永曆政權抗清名將,陝西榆林人。他原是張獻忠部下,面對異族的侵略,他毅然拋棄與明王朝的怨仇,奉明朝為正朔,誓死抗清,矢志不渝,撐起南明的半壁江山。堅持抗清十餘年,最後永曆帝被叛賊吳三桂絞殺,李定國自此一蹶不振,最終在永曆16年病故。

李定國是反明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後竟然能成為明朝的死忠之臣,其顧全大局,驅逐異族的堅定信念,真是讓人崇敬不已。比起錢謙益、洪承疇、吳三桂這些世受明國恩的叛臣,那真叫個天壤之別。

李定國的抗清鬥爭,明永曆實錄裡有記載,他舉兵出楚,復永州、下衡州、取長沙,進復常德,史載“復郡十六、州二,闢地將三千里,軍聲大振”。由此,他率領的軍隊從雲南、貴州一直打到湖南,連戰連勝,收復了幾座重鎮,接著,又三路進攻桂林。逼清定南王孔有德自殺、陣斬清親王尼堪,收復重鎮桂林。

抗清將領李定國用兵如神寧死不屈的南明“最後戰神”!

這裡,必須要給大家說一個招致李定國最終失敗的關鍵人物,他叫孫可望,他們同為張獻忠義子。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當時被封秦王,他想逼迫永曆帝退位,妒忌李定國的勝利,舉兵相鬥,必欲除之未果,於是便降清了。經過孫可望的此次叛亂,大大削弱了南明力量,加上孫的降清,南明無任何秘密,清由降將吳三桂、洪承疇等率領大軍進攻,李定國遭到失敗,最終退往緬甸。後吳三桂兵進緬甸,及永曆帝在昆明被勒死,南明政權到此徹底滅亡。

李定國艱苦抗清十餘年,沒有實現他的願望,他心情憂悶,終於憤鬱而亡。臨去之前,他對他的兒子和部將留下最後一句話:寧死荒野,決不投降!

作為明末清初最傑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將領,李定國寧死不屈的氣節,聯合西南各兄弟民族共同反抗民族壓迫的動人事蹟,三百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頌。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撐起南明偏安一隅。曾經拓地千里、兩蹶名王,打的清廷一度想放棄西南諸省。

抗清將領李定國用兵如神寧死不屈的南明“最後戰神”!

寫到這裡,還得要再說一個人,那就是大名鼎鼎,被譽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他因趕走了島上不到2000人的荷蘭人而獲此殊榮,其實,他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同李定國都不是一個等量級,只是因為那島上是荷蘭人,所以才使他被大家記住,說穿了,我認為他只是個運氣好的人而已。試想,如果上面不是荷蘭人,那民族英雄的桂冠是戴不到他頭上的,再如果,他活得時間再長些,說不定還會背那分裂祖國的惡名。

從抗清的角度看,鄭成功的最大的功勞並不是收復臺灣,他收復臺灣只是為了取得後方根據地,他的最大的戰功應該是1658年的長江戰役,此時孫可望已降清,清王朝的主要精力放在西南同李定國激戰,所以鄭成功乘機從長江進攻南京,但因一時大意,未能取得就有的戰果。

他本來是可以同李定國聯手抗清的,但他私心為形成以他為主導的抗清大局,當李定國提出同時出兵進佔兩廣,進而奪取贛閩等地,並顧全大局,自己兩度進軍廣東時,鄭成功卻不予以配合,從而導致失敗。

抗清將領李定國用兵如神寧死不屈的南明“最後戰神”!

在西線李定國戰局吃緊時,作為東線的鄭成功拒不給予支援,結果讓清庭各個擊破,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結果,這是同鄭成功個人的素質緊密相關,或者說得更透徹,兩人抗清的出發點不同。李定國是為國家和人民,而鄭成功是為了家族和個人利益。李定國是大明忠臣,真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只是明末軍閥,收復臺灣也是為了棲身而已。

當下雲南人仍然視李定國為滇中的脊樑,晚清革命黨人起義,蔡鍔等仍以李定國為榜樣,章炳麟說:“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李定國,這一被淹沒歷史在深處的抗清名將,千古忠臣,當得起民族英雄這四個字,他的名字,永遠與岳飛和文天祥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