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割據:北方亂世之源

大家玩《三國志11》這類攻城略地策略回合遊戲,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前期勢力弱小的時候,根據地只剩一兩座城池,內政、外交、登庸人才等細節都會做到最好。但當自己的武將攻城略地多起來以後,就發現自己有點精力跟不上了,不是這裡山賊、將領反叛,就是鬧蝗災、瘟疫,或者又被誰攻擊了。唐朝鼎盛時期,皇帝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隨著唐朝國土面積的增加,要治理的地區也越來越廣,中央機構在沒有手機電話網路,以及先進的交通工具的條件下,往往無法及時有效地處理軍政要務,特別是瞬息萬變的邊境環境。因此,節度使一職就順勢而出,中央委託節度使全權排程當地事宜,御賜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

五代十國割據:北方亂世之源

最早設立節度使一職是在唐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翻譯成我們能熟悉的時代,就是唐玄宗老爸上位的時候。只不過,這位唐睿宗李旦同學,和現在的某脫口秀明星一樣招笑。一生當了兩次皇帝,兩次都身不由己。一次禪讓給了自己的老媽武則天,還改成母姓,叫武旦;老媽過世了也沒傳位給他,而是給了他的哥哥李顯,他的哥哥據說被他老婆韋后毒死;韋后想當“武則天第二”,被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和他的妹妹太平公主幹掉;李旦重新當上了皇帝,但感覺皇位太燙手了,生怕又被人惦記著宰了,就把皇位又傳給了兒子李隆基。這次當皇帝只當了3年,很多政策可能都出於李隆基之手。

至唐玄宗開元、天寶間,為防吐蕃、突厥、契丹等邊患,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天寶元年,安祿山還是平盧節度使,後來因為倍受皇恩,連續兼職了范陽和河東的節度使。一人兼任三個節度使,士兵人數達到四十萬,要知道當時京城自己的兵力也只有十萬多。終於野心勃勃的安祿山造反了。大唐花了八年抗戰的時間,才平復了這場叛亂。

安史之亂期間,為了能夠有效的應對安史叛軍,節度使職位更是從邊境地區蔓延到了內地。

五代十國割據:北方亂世之源

唐後期一下增加到三十多個節度使,除了安史之亂中被平叛的藩鎮,剩下的仍舊是各方割據,手握軍權,與中央抗衡,脫離了唐朝的控制,猶如一個一個的國中國,唐初時,這個情況是不曾出現的。基本上每一個節度使都自立為一軍,唐末大概有四十多個藩鎮,所以大概有四十多支軍隊。比如定難軍,通遠軍,天雄軍,盧龍軍,河東軍,永興軍等等,很多。除此之外,還有權力小於節度使的大大小小數十個觀察使、經略使和防禦使,也在亂世中蠢蠢欲動。

一場驚天動地、席捲整個大唐的黃巢起義,終於讓節度使們獲得了中央一級的默許,開始擁有自己的獨立軍事和行政任免權。唐王朝透過權力下放,讓實力強大的軍事力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平叛運動中,最終平息了黃巢起義。唐王朝只能透過中央委任節度使一職,形式上領導著這些軍事力量,以期維繫大唐的全國範圍的統治。

可惜這是一把雙刃劍。在北方,叛巢歸唐的朱溫,被任命為宣武軍節度使,實際上控制了河南大部分,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長期管理汴州、宋州、亳州、潁州,相當於今天河南省封丘、開封、尉氏、柘城、沈丘以東,山東省單縣和安徽省碭山、亳州、渦陽、蒙城、阜陽、潁上等地。後朱溫以梁王身份割據稱王一方,最終建立大梁王朝,定都汴州(今開封),被史學家認定為正統王朝來記載。

五代十國割據:北方亂世之源

沙陀首領李克用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防禦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門郡,今山西代縣)、嵐州(樓煩郡,今山西嵐縣北)三州郡兵。後李克用以晉王身份割據稱王一方,後其子李存勖滅梁,名義上沿用大唐之名稱帝,建都洛陽,史稱“後唐”。

五代十國割據:北方亂世之源

五代十國割據:北方亂世之源

本依附盧龍節度使的劉仁恭透過依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讓其發兵相助,攻下了幽州(今北京)。李克用向天子舉薦劉仁恭成功當上了盧龍節度使。盧龍節度使,也叫幽州節度使,因領盧龍軍而得名,剛開始時叫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叛亂時就是從范陽(今涿州)起兵。劉仁恭當上盧龍節度使後,敗義昌節度使盧彥威,併吞其轄區(今河北滄州等地),並以其子劉守文為義昌節度使,因此興起兼併河朔的野心。可惜魏博節度使(今河北邯鄲等地)羅紹威與時任宣武節度使朱溫聯合,打敗了劉仁恭,也打碎了他進取的野心。後其子稱帝,建立了大燕國,史稱“桀燕”。

“軍二代”王處存被唐王朝封為義武軍節度使,成為易州(今易縣周邊)、定州(今定州)統治者,建立割據政權。黃巢起義期間,王處存與晉的李克用結為姻好,並共同出兵收復長安,其後又合諸軍擊黃巢於泰山,以功升檢校司徒。王處存的親兒子後被叔叔王存直幹掉。朱溫稱帝后,封王處直為北平王,其治下為五代十國最小國——北平國。

有回鶻血統的王鎔年僅10歲,就繼位為成德節度使,割據鎮州(在今河北正定市)、冀州(今河北衡水市)周邊地區。朱溫稱帝后,封王鎔為趙王,王鎔順勢建立趙國割據勢力。

唐末忠臣宋文通,因保聖駕功有大功,當上了鳳翔、隴右節度使,並與李克用一樣被賜姓李,名茂貞。李茂貞將大唐軍隊打得損兵折將。不但未獲罪反被晉封為岐王。治鳳翔府(岐州),下轄岐州(也稱鳳翔府,今陝西寶雞市鳳翔)、隴州(今陝西寶雞市隴縣)。勢力盛時,岐國有地20州,後被其他割據勢力蠶食成只剩下7州。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軍事力量,在五代十國時期嶄露頭角,在宋元之際大放異彩,並隨即曇花一現。這股力量的創始人物叫拓跋思恭。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項族平夏部的首領,為北魏皇室拓跋氏之後。因為在平叛黃巢起義的戰鬥中,雖然前期失利很多,退回了老家,但已經拼勁全力,率領族人,付出了巨大犧牲。整軍備戰後,又上表唐朝要再參與黃巢平叛。唐僖宗感其忠義,嘉獎李思恭,賜軍號為“定難軍”。之後與李克用合作,參與的戰鬥出力很大,連戰連捷。黃巢被掃平後,唐僖宗加任李思恭為太子太傅,晉爵為夏國公,賜姓李,拜夏州節度使(又稱定難軍節度使),轄夏(今陝西靖邊縣)、綏 (今陝西綏德縣)、銀 (今陝西米脂縣)、宥 (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鎮東南) 四州之地,後來又增加了靜州 (今寧夏永寧縣境內)。這就是後來與宋、遼金蒙形成“大三國”割據時代的西夏王朝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