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文職歷史學知識: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人物集錦

部隊文職歷史學知識: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人物集錦

在軍隊文職考試中,歷史人文部分無疑是所有考生複習的重點,主要考察考生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儲備,考察範圍比較廣泛,針對此建議參加備考的考生注重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再此,為了幫助考生更高效地複習,小編總結一下在事業單位中容易出現的常識部分-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人物集錦,供大家參考。

漢代時期——張騫出使西域

漢朝國勢強盛,漢武大帝曾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主要是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第二次則是宣揚國力,溝通西域各國,故張騫帶著中國的絲綢、瓷器、紙等出使西域,而西域各國的葡萄、石榴、胡麻、苜蓿等植物隨之移植到中國,這就是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也是當今中國一帶一路建設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來源。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各國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魏晉南北朝時期——法顯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各個政權需要鞏固與發展,海上及陸路交通條件也有改善,相比秦漢時期,這四百年間與外國的文化交流更為發達,在這之中,佛教成為中國與周邊諸國文化交流的紐帶。其中東晉高僧法顯曾到印度求得經律回國,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其在65歲的高齡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到天竺尋求戒律,遊歷30餘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後歷時14年,其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

唐朝時期——玄奘西遊、鑑真東渡

唐朝統治者對境內外各民數族採取相容幷包和開放政策,極為有利於中外文化交流。627年唐太宗時期派玄奘大師西遊,從長安出發,出玉門關獨自西行,經過白天熱風如火、夜晚寒風如刀的八百里流沙等,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於628年夏末到達天竺西北部,其根據旅途見聞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記載了親歷的110國、傳聞的28國的情況,玄奘西遊促進了中印兩國文化交流。之後在公元724年,唐玄宗時期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並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為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唐招提寺建成了成為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元朝時期——馬可波羅著《馬可波羅遊記》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呈現出新局面,大蒙古國地跨歐亞,經過中亞通往波斯、阿拉伯各地的陸路交通得到恢復,來往比較頻繁,在中國的大地上出現了很多外國商人。其中馬可·波羅最為有名,其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著成了《馬可·波羅遊記》,記述了其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所見所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製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

中外文化交流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次率船隊下“西洋”,直抵非洲東岸,其比歐洲的新航路開闢早將近80多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是作為和平的使者,一方面宣揚國家之間的和睦相處,以提高國家的威望和國家地位,另一方面“耀兵異域”,顯示中國強大國力的一面去,在航海的過程中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傳到西方各國,而西方的大象、犀牛、長頸鹿、獅子和寶石、珊瑚、胡椒以及香料等隨鄭和船隊來到京城,加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例題

1。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其在65歲的高齡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到天竺尋求戒律,遊歷30餘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後歷時14年,其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中描述的人物是()。

A。玄奘 B。法顯 C。鑑真 D。朱應

【答案】B。中公解析: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各個政權需要鞏固與發展,海上及陸路交通條件也有改善,相比秦漢時期,這四百年間與外國的文化交流更為發達,在這之中,佛教成為中國與周邊諸國文化交流的紐帶其中東晉高僧法顯曾到印度求得經律回國,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其在65歲的高齡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到天竺尋求戒律,遊歷30餘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後歷時14年,其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此題正確答案選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