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我一直堅信

聲音裡有一條秘密通道

可以直抵心靈

——《為文有時》

各位好,我是劉君,歡迎收聽豐收朗讀者,這是由大眾日報客戶端推出的一檔音訊節目,在這裡,我們一起感受文字的力量。

在有些年輕人看來,許知遠的《十三邀》訪談節目,是他以一個文人和學者的身份在裝,在人人追求物質關注得到的現實生活裡無病呻吟,挑刺和找尋偏見,有些譁眾取寵。但他偶然在《吐槽大會》上的一次出鏡,卻圈了許多年輕粉絲,認為他的吐槽,既有學者文字的風範和美感,又有深邃思想反思的反饋,大笑之後給人啟迪。

比如他吐槽“帶貨女王”薇婭:“薇婭直播間裡的商品,如此豐沛,價格如此低廉,頓時讓我對薇婭的能力產生深深的懷疑,這種物美價廉的東西,賣得好算什麼本事,有本事,賣我的拖鞋,298一雙,全網最高價,誰能買到更貴的,記得來找我補差價。其實我最想讓薇婭賣的,是關於我那本關於梁啟超的書,我問薇婭:這個好賣嗎?她說,還是火箭好賣一些。我很難想象,她會怎麼賣梁啟超的書。這本書,好多字啊,你看了以後就覺得:好多字啊,而且好實惠。現在全網最低價,梁啟超來了,都拿不到這個價。在薇婭的直播間,我感覺到這是一個被物佔據的世界,而我們的精神需求無處附著,只能投靠到這樣一個消費世界。”

而其他嘉賓對他隨意的“人字拖”形象也各種吐槽。最近翻他早年的一本書《那些憂傷的年輕人》,其中有一篇《拖鞋》,才知道他的“拖鞋情結”所來何處。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拖鞋

許知遠

對拖鞋的無比熱愛是我迷戀校園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我那雙一點也不嬌嫩的腳暴露在惡劣而骯髒的環境之中。餘華在《活著》的序言裡說,那個夏天,他把一條毛巾搭在腰上,當走在鄉間小路上時,毛巾就會吧嗒吧嗒地打在他的屁股上。我對這段話喜歡不已,我想那個20歲的餘華一定感受到這個簡單動作蘊含的讓人陶醉的自由精神。我沒有讓自己置身於田野之中,我不太喜歡農田裡肥料的味道。我喜歡穿著拖鞋進入教室,踏入食堂,遊弋在未名湖邊。我喜歡那種厚底的拖鞋,讓我的腳跟很舒服,同時由於重量原因,可以與地板發生更強烈的撞擊聲響。這種聲響比起單薄的毛巾來,顯得雄渾有力,餘華肯定會自嘆弗如。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於是,我長年累月地以這種姿態在校園內行走著,樂此不疲地傾聽著這種聲音。我的腳趾自由自在地舒展著自己。對於拖鞋的普遍鍾情是大學內的一種情結。在夏日的中午,食堂剛剛開門的時候,在通往每一個食堂的路上,各種花色與尺寸的拖鞋混雜在一起,以各自不同的節奏發出不同質地的聲響,不悅耳動聽,但是卻親切得要命。置身其中,我總能夠深切感受到我屬於這裡。

在敏感的人的心中,一絲氣息、一種聲音或者僅僅是一種味道,也會把他的靈魂拽入另一個空間。而每當我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備感疲倦時,一旦跨入校園最讓我感到親切的就是這拖鞋的聲音。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在這一方面,在各所大學校園內都有著我的同好。

我清晰地記憶著,在一個夏天,我漫無目的地在廣州街頭遊蕩,炎熱與喧鬧讓我疲倦不堪。很偶然,我撞入暨南大學的校園。這是一座一點也不美麗的學校,正在施工的工地給校園帶來飛揚的塵土。但是,迎面走來兩個拿著破爛飯盒的學生,肥大的T恤衫上面甚至沾染了油漬,兩雙色彩暗淡的拖鞋在水泥路面上有節奏地蹭著。

這一幕讓我激動無比,就像一個久在旅途的流浪者猛然回到家鄉。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細微的物品往往反映了時代精神。那位文學批評家,翻閱了汗牛充棟的材料,最終證明“香菸”是現代文明的最主要標誌,因為這個小小的可以燃燒的東西,反映了人類由古典向現代文明轉變過程中出現的心理焦慮症狀。因為菸草的最初來源是美洲,那位雄心勃勃的騙子哥倫布告訴自以為是的歐洲人,乘著船一直向西走,那裡還有更廣闊的世界。世界原來如此廣袤,歐洲人生出了一種迷惘之情,同時他們驚喜地發現隨船帶回來的可以嚼的苦澀菸草可以暫時抑制迷惘的悲觀。於是這短短不過10釐米的香菸,蘊藏了近代文明史。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我無法考證拖鞋的歷史,但我本能地意識到,拖鞋所蘊含的氣質與大學本身的精神有某種相通之處。拖鞋只適合兩個場所-浴室與校園。浴室是人類可以最本質地暴露自己的場所,在這裡你無需飾,赤條條地面對世界,讓你感受到一種沒有束縛的放鬆。那麼大學校園呢?這裡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無限自由,而這種精神上的自由當然帶來了肉體上的放鬆。熱愛自由的希臘學者的裝束是肥大的長袍,而這種裝束在最初的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同樣盛行。在這些古老大學的歷史上,學生都曾經是一個無比放肆的團體。他們可以在精神上肆無忌憚地詆譭宗教傳統,更會在私人作風上酗酒並狂熱地迷戀女人。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這種混亂的方式當然無法被我們接受,但我們至少明確一點,大學需要更廣闊的自由空間。既然西裝與皮鞋已經與嚴密的行政聯絡起來,那麼拖鞋有理由與自由的空氣聯絡起來。一個習慣穿著拖鞋,在安靜校園內行走的人,是無法不思考的,而且思考的會是那些缺乏功利色彩的稀奇古怪的問題。那位蘇格拉底不就是在希臘街頭閒逛時思考哲學問題的嗎?

【音訊】豐收朗讀者|許知遠《拖鞋》

愚蠢的人無法理解拖鞋對於大學的重要性,更不會欣賞那種動人的聲響。學校裡“著裝整齊”意味著什麼,各種場所對於拖鞋的封殺意味著什麼?大學不是一個普通的社會機構,這裡的人也不需要為一個統一的目標而努力。一些教育者在感慨拖鞋學士的邋遢與不合規範。北大一位學生穿著拖鞋就去應聘,滿臉的散漫不經。這則故事成為每年的畢業分配會上的經典反面教材,校方一再強調畢業生應該如何包裝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們看到偌大的校園同樣是著裝一絲不苟,看不到各種顏色的拖鞋以各種不同節奏拍打地面,這才是一種悲哀。

感謝您收聽今天的豐收朗讀者,我是劉君,您有喜歡的書或文章請告訴我,在這裡,我們一起分享文字的力量。

策劃:

宋弢

朗讀者:

劉君

製作:

陳輝

點此收聽“豐收朗讀者”節目全部音訊##_FORMAT_GT_####_FORMAT_G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