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的3個發明,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程序,卻挽救不了大秦

公元前221年一個早晨,一聲清徹的朝鐘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早已經在咸陽宮門外等候多時的丞相衛綰、御史大夫馮劫和廷尉李斯,一步一趨走進咸陽大殿。因為秦王嬴政在這裡即將召開一個影響千年的會議,38歲的秦王嬴政,坐在大殿中央,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大秦帝國完成統一六國的偉業,他已經等待了25年。25年來,他忘不了在曾經在趙國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人質生活,他忘不了誅殺長信侯嫪毐叛亂刀光劍影,他忘不了自己亞父呂不韋,卻不得不除掉,他忘不了荊軻那把鋒利的劍。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犧牲都是為了一個現在的秦國,可是當他真正站在王位這一刻,他突然感到有點淒涼,感到一絲寂寞。

歷史的車輪是由人民群眾書推動的,但偉大的歷史時刻總是少不了偉大的人,秦國在嬴政的推動下終於迎來了大一統。

有人說他殘暴,有人說他無情,不容否認,在一刻,嬴政就是這個偉大歷史時刻那個最偉大的人。

大王,臺階下的丞相衛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齊呼到,把他的思緒從那遙遠的未來拉到現在。

他捋了捋他的鬍鬚,對身邊的宦者趙高說道,讓他們都平身吧!

作為帝國的掌舵人,他在思考什麼呢?

他在思考著遠方,

他在思考著未來,

他在思考著六國,

他在思考著秦國。

秦國將是一個嶄新的秦國,秦國是一個不同與六國的秦國,秦國是集中統一的國家。

他現在創造的秦國已經超越了傳說中那些聖人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他現在正在為秦國設計的未來,耀眼千年。

他已經超越了傳說中的那些聖人們,所以他給自己註冊了一個商標,這個商標的名字叫作“皇帝”。

始皇帝的3個發明,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程序,卻挽救不了大秦

古有“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三皇五帝”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是那個遙遠漆黑時代的亮燈。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部落裡的子民們才擁有了與風雨雷電,與洪水猛獸,與寒冷疾病,與糧食巢穴鬥爭的歷史。他們創造了糧食,他們建立了巢穴,他們驅走了猛獸,他們建立了文化,他們所以人們稱他們為皇,為帝。

“皇”即“大”,人們對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時稱為“皇”。

“帝”是上古人們想象中的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

但嬴政,認為這些過去的稱號都不能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和尊崇。

他給自己註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稱號“皇帝”。

“皇”和“帝”兩個字結合起來,絕不僅僅是兩個字的組合。

他要透過這個稱號,使統治者具有半人半神的絕對權威。

他要透過這個稱號,作為上天之子的代理人來統治世界。

他要透過這個稱號使政權具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合法性。

他要透過這個稱號,使他的統治可以延續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

他要透過這個稱號,使帝國的疆域能夠延伸到宇宙四方。

從此,“皇帝”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影響了中國歷史2000多年。

但可笑的是,秦國傳帝二世而亡。

商君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秦國。

周天子的分封制,讓周朝國祚綿延800多年。

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的選擇上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命題?

分封制簡單地可以理解為:就是把一個國家切割成為若干個小國家,讓自己的子弟或功勞足夠大的大臣們去管理這些小的國家,他們在自己的封地裡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具有一定的自主權。

郡縣制是皇帝直接任命郡縣的官員,直接向皇帝負責,便於中央集權。

對於如何選擇,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因為這涉及到國家四梁八柱的搭建。

嬴政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做了一個偉大的選擇,他選擇了郡縣制。

他深邃的思想構造了一個可以接受千年考驗制度。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當我們今天還在沿用和改良這個制度,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歷史的超越性和前瞻性。

有人說,秦朝的滅亡,亡於郡縣制。

因為在郡縣制下,嬴政全部地奪取了東方六國既得利益。

陳勝、吳廣振臂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失去王族庇護帝國大廈轟然倒塌。

幸運的是,後來漢帝國吸取了秦帝國慘痛的教訓,一邊在秦國故地實行“郡縣制”,一邊在東方六國的土地上實行“分封制”。這兩種制度體系的鬥爭在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才完全真正地實現郡縣制。

郡縣制作為時代的潮流,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

只是在改革的路途上,註定會有犧牲,註定會有探索,有時候對的東西不一定就能獲得成功,種子需要有適宜的土壤。

對於始皇帝,我想說,郡縣制對當時的秦帝國,這劑藥來的有點猛!

有人說如果沒有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也許今天的中國,極有可能像現在的歐洲,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說一種語言。

始皇帝的3個發明,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程序,卻挽救不了大秦

當現在歐洲還在為推進歐盟一體化呼籲奔走時,華夏精神上,國土上,意識上統一,我們2000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了。

文字、錢幣、車軌、道路、度量衡完全統一,是華夏民族幾千年來血濃於水,永不被隔離,永遠走向統一的內在密碼。

他讓我們構建起了共同的價值觀,完整的民族共同意識。

這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後記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他的目光,他的手段,他的思想遠遠地超越了戰國時代,甚至可以說超越了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後世沒有人說嬴政是思想家或是政治家,是因為他已經將他所有的設想都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