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隨著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使很多人對宋朝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宋仁宗趙禎到底是一位怎樣的皇帝呢?他的“仁愛”具體體現在那裡呢?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一:作為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在歷史上的評價相當高。其為人理政恰如其諡號“仁”一樣,寬以待人,嚴於律已,休養生息,愛民如子。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麼長的時間在中國歷史上也可以派在前十名了。由於趙禎知人善用,在仁宗時期名臣輩出,歷史上著名的名臣包拯,范仲淹,歐陽修,名將狄青都出自這一時期。民間甚至有傳說包拯是文曲星下凡,狄青是武曲星下凡,兩位星宿一起下凡來輔佐宋仁宗。由此可見仁宗皇帝在老百姓。心裡的地位和威望。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由於君臣的共同努力,北宋的經濟異常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宋史》稱讚他說: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由此宋仁宗被譽為“千古第一仁君”,有人戲稱他說:宋仁宗什麼也不會做,唯獨會做皇帝。這大概是做人做事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了。

二:對養育自己的劉太后和自己的親生母親李太后一視同仁。在民間傳說中宋仁宗的身世一直撲簌迷離,眾說紛紜。甚至衍生了很多著名的橋段,例如“狸貓換太子”“包拯陰司審郭槐”等,電視劇《清平樂》即採用了這一情節加以演繹發揮。其實關於仁宗的身世真實的歷史遠沒有這麼複雜,仁宗本為李宸妃所生。但因為他的父親宋真宗不喜歡李氏,隨將其送給自己寵愛的劉妃扶養,對外也聲稱仁宗為劉氏所生。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真宗死後,宋仁宗只有十三歲。劉妃隨即升格為皇太后並垂簾聽政。直到十幾年以後劉太后死去仁宗皇帝才開始親政獨自處理政事。這時候或許是出於對劉太后當政時期的不滿,或許是為了在新君親政面前撈一點政治資本。有人將仁宗的真實身世告訴了他,並繪聲繪色的說李宸妃是被劉太后毒死的。這大概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最初來源了。震驚悲傷之餘,仁宗皇帝親自開館驗屍,調查自己母親死亡的真相。好在當時李宸妃的遺體儲存很好。驗示之下但見李氏面容祥和,毫無中毒跡象。全身下葬時的穿戴也合乎禮儀,中規中矩。仁宗皇帝在感激自己的養母劉太后之餘,也深為自己輕信人言而後悔。隨下令將劉太后和自己的生母李太后的牌位並列供奉,一視同仁,共享祭拜。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三:拒絕枕邊風,對大臣的勸諫幾乎是言聽計從。宋仁宗有一位寵愛的美人人張貴妃,有一次上朝之前,張貴妃哀求著對仁宗皇帝說,希望能再朝廷上提一提讓自己的父親當宣徽使。結果上朝之後,仁宗皇帝找了個機會提了一下,說是為了照顧自己愛妃的面子,希望各位大臣能通融一下讓自己的老丈人當上宣徽使這樣有名無實的高官。這本來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也可能是大臣早就對張貴妃恃寵而驕看不順眼了,也可能是貴妃的父親人緣太差了。大臣們一聽紛紛反對。反對最激烈的當屬御史臺的包拯了,據說包拯在激動一下口水居然都濺到仁宗皇帝的臉上了。仁宗皇帝一邊擦口水一邊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由於不便對大臣發火,只得回到宮中生氣的對自己的愛妃說:你只知道要宣徽使,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其寬厚仁愛,善於納諫可見一斑。難怪有人誇他是:百事不會只會做皇帝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情商智商樣樣爆表。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還有一次,有人給仁宗皇帝進獻了一位美女,仁宗皇帝喜歡得不得了。誰知被言官王素知道了,就勸皇帝把這個美女送走,以免耽擱朝政。仁宗皇帝縱有百般不捨,最後還是聽從了王素的建議送走了美女。王素回來後發現仁宗皇帝淚水漣漣,也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食色性也,更何況是貴為帝王呢?於是便委婉得說,如果您真捨不得我再把她叫回來吧。仁宗皇帝通情達理的說:我雖然是皇帝,可也和平民百姓一樣重感情。將她留久了,我會因為情深而更加不忍送她走的,還是早點送走吧!善解人意,公私分明。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四:以小見大,於細節處顯示有一顆寬容慈愛之心,處處為他人著想。有一次仁宗皇帝正在用餐,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出了這種事情,這要放在任何一位帝王身上做飯的廚子絕對是不死也要扒層皮。可仁宗皇帝非但沒有責罰他們,反而還替他們隱瞞了下來,以免他們受到有司的處罰,實屬難能可貴。還有一次,仁宗皇帝在散步,途中時不時的就回頭看,回到宮中後,他著急的對嬪妃說到:“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就問他:“既然陛下口渴難忍,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們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呢。”誰知仁宗皇帝說:“我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仁宗皇帝確實能處處為他人著想,體諒下情。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五:不止對宮中的下人仁慈寬厚,仁宗皇帝對自己的臣民也是很寬容大度的。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年輕氣盛,在考試的試卷裡寫道:聽說當今的皇上天天只知道享樂而不理政事,實在是讓人失望。這句話要是用來說別的帝王倒也有情可原,可用來說宋仁宗實在是太冤枉了。大臣們都很生氣,準備嚴懲蘇轍。誰知仁宗卻說:我們設立科舉考試的目的就是要鼓勵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轍一個小官就敢於如此直言,應該賜與功名。如果說容忍蘇澈的造次之言是出於愛才深切的目的,那麼下面這件事則能實實在在的體現出仁宗皇帝骨子裡的悲天憫人,慈悲為懷。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寫了一首詩給成都太守,詩中寫道: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這還了得,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於是成都太守馬上把他縛送京城治罪。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這種罪差不多得誅滅九族了,最起碼本人是死罪難逃。誰知仁宗皇帝輕描淡寫的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洩洩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做,就授其為司戶參軍吧。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能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

走進《清平樂》背後的真實歷史,細說宋仁宗趙禎其人其事!

相信隨著電視劇《清平樂》得播出,人們在對電視劇中的情節津津樂道的同時。更多的人則會對真實的宋朝歷史感興趣,也會變得更加喜愛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