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能臣慄毓美

♣ 王 劍

清嘉慶七年(1802年),一位年輕人以拔貢身份進京,在朝考中奪得了二等第二名。最後,他籤分河南,被授予武陟縣知縣。赴任前,他興沖沖地去拜會老師莫寶齋。

聽說學生當了知縣,莫寶齋也很高興,但還是決定考他一考,就問:“你怎麼當好這個知縣呢?”年輕人想了想,回答道:“以潔己愛民濟之,以勤慎持之,以恆久實心實力,不敢苟且隨俗。”莫寶齋手拈鬍鬚,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個年輕人,就是慄毓美,山西渾源縣人。或許是與河南有緣,慄毓美在河南的武陟、溫縣、孟縣、西華、安陽、寧陵、開封、鄭州等地,都留下了任職的足跡。每到一地,慄毓美都“實心實力”,踐行他“勤慎”“愛民”的承諾。

慄毓美人生的輝煌,還是在治理黃河。道光十五年(1835年),慄毓美擢升為河東河道總督,主管河南、山東等地黃河、運河的防治。

慄毓美對治黃非常上心,他經常乘小船沿黃河河道巡察,深入瞭解黃河的水情和沿岸的堤防情況。那時候,河南地區的黃河河灘上有一種“串溝”,開始時只是河流與堤壩之間的水灘,後來積水增多,便形成了水溝。一旦水溝與支河串通,往往會漫注堤下,威脅堤基。如果遇到大雨,河水、溝水連成一片,極易造成堤壩塌陷,河水氾濫成災。面對這種隱患嚴重的串溝,究竟該如何應對呢?慄毓美陷入了苦苦的思索。

按照以往的治河經驗,在串溝密佈的岸邊,多築“埽壩”。所謂“埽”,就是用山木、柳枝、蘆葦、秸稈等原料,裹上泥土、碎石,然後堆壓而成的防水工事。用蘆葦製作的叫“蘆料”,用秸稈製作的叫“秸料”,用柳枝、山木製作的叫“梢料”。無論是蘆料、秸料、梢料,均不能單獨使用,需用土石填壓,一層料一層土,堆積起來方成“埽工”。

慄毓美髮現,這些“埽”,其實並不堅固,時間長了還容易腐爛,“備防不過二三年,實在虛費錢糧”。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辦法呢?有一次,慄毓美在負責備料時,發現殘缺的舊磚牆由於多年雨水沖刷、泥沙浸灌,非常堅固,大斧也難以鑿開。他靈機一動:既然磚遇泥水會更加堅硬,那麼能不能用磚築壩、用磚代埽堵塞決口呢?為了驗證自己的設想,慄毓美走訪了磚窯的磚工。磚工們深知磚的效能,認為磚本身性澀,下水後容易與泥沙凝固在一起,時間愈久愈堅固。用磚築壩時,壩身與水面可以砌成鈍角,加固壩身,不容易塌陷,而且磚不怕風吹雨打,烈日曝曬,儲存方便。於是紛紛建議改碎石壩為磚壩。

慄毓美馬上召集民工,首先在有險情的原武、陽武一帶(今原陽、中牟境內)築起了60多道磚壩。完工不久,恰遇一場大雨,結果舊有的埽壩好幾處決口,而新的磚壩卻安然無損。

磚壩試築成功,慄毓美欣喜若狂。他當即把治黃經驗作了總結,上書道光皇帝,建議設立官窯燒磚,推廣“以磚代埽”的治河方案。不久,黃河兩岸的水患區域開始燒製大磚。這種大磚,呈橢圓形,每塊重20斤左右,中間有個圓孔,可以用繩子穿系,易於拋修,也可以砌築壩體。直到1949年,黃河的開封段還設有磚料廠,專門燒製河磚,以補石料不足。

“以磚代埽”,是治黃工程的一次技術革新。慄毓美為此撰寫的《治河考》和《磚工記》兩部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術和水利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慄毓美擔任河道總督五年,為國庫節省白銀一百三十餘萬兩。在他任職期間,河南地區沒有發生過大的水患。《清史稿》評價治河之功時,稱慄毓美為“當世河臣之冠”。

道光二十年(1840年),慄毓美在視察黃河途中,病逝於鄭州行館,享年63歲。

訊息傳到京城,朝野震動。道光帝痛失良臣,大為悲痛,他說:“慄毓美辦事實心,今朝病故,誠為可惜!臨終無親屬一人在側,尤為可憫!”下令追封慄毓美為太子太保,賜諡“恭勤”,親作祭文,恩准祭葬。民族英雄林則徐為慄毓美撰寫了墓誌銘,稱讚他“帝任之專,公肩之力。財殫牽茭,慮枕煉墼。五載試行,厥功已豐。”

當慄毓美的靈柩從河南北上運往山西時,沿途民眾揮淚相送,竟“千里不絕”。

慄毓美墓,坐落在山西渾源縣城的東北隅,面對恆山,北依渾河。百餘年來,這位治河能臣,一直被山西、河南百姓深深懷念。每年清明節,當一場細雨灑落,百姓們來到他的墓地或者廟前,燒上一沓紙錢,深深地鞠上一躬。在這裡,人們談到他,不稱其名諱,而親切地喚他“慄大王”。而河南的老百姓對慄毓美,代代相傳的只有一個稱呼: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