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我國古代雖是小農經濟體制,但是商業發展也有著悠久歷史,從先秦的夏朝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商業。因為善於經商,所以人們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這群人後來建立了一個國家就是商國。

商業的發展在隋唐和兩宋時期到達了巔峰,明清時期更迎來了商品經濟的萌芽,同時也開始出現了著名的地域性商人,比如晉商徽商等。而在我國有關經商的說法很多,最直白的就是“買東西”。所謂東西是兩個方位,那麼為什麼經商買賣要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其實這與我國古代的城市規劃有關,很多人都聽過《木蘭辭》中的兩句詩:“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第一次看到時,一位花木蘭買裝備累壞了,要跑遍四個集市才能買到所有裝備。

其實這是詩歌用的互文修辭手法,翻譯過來就是花木蘭在集市中購買了各種裝備。不過在古代城市中,確實存在著東市、西市、南市和北市。秦漢以來,我國城市規劃就非常合理,根據四個方位分為四個城區,但是商業區一般都集中在東市和西市。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以唐朝威力,在如今殘存的長安城區示意圖中,北市為皇城,坐南朝北,正中間是南北走向的朱雀街,劃分東西。在朱雀街上清一色都是住宅區,沒有一家店鋪,只有高高聳立劃分房屋的坊牆。

所有的店鋪都集中在東西城區,分別為“東市”和“西市”。每個市長1000米,裡面遍佈店鋪,為了有效的管理長安城店鋪,國家才統一的將店鋪聚集在兩個市中。並且這兩個市還著嚴格的管理,每天中午才能夠開門,太陽下山之前準點關門。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因此古人想要買東西,都要穿過街道去東西兩個市,久而久之人們就將商業貿易和購買物品稱之為“買東西”。其中東西市也不一樣,兩者各有不同。《新唐書》記載:“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東,第宅所佔勳貴”,東城區多住著高官子弟,各地藩鎮的機構和國子監也在東城區,因此東市的客源更多是達官貴族。

而西市則大多是外國友人出沒,是唐朝著名的國際市場,相比東市而言規模更大,也更加繁榮,算是整個世界的商業中心。東到高麗日本,西到羅馬,全世界的人都能夠在西市聚集。不僅是商業中心,還是娛樂文化和時尚貿易中心。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不過關羽“買東西”的由來,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傳說。相傳在西周初年,周成王即位後因為年幼由周公攝政。紂王的後代武庚想要復辟,於是聯絡了三大諸侯作亂,結果被周公鎮壓。那些造反的商人被圍困在一座高丘上,這個地方後來就名為“商丘”。

商人們被圍困時無計可施,於是乞求上蒼保佑。武財神趙公明出面保全了商人,並且讓他們買負責販運貨物,從洛陽運送到鎬京,就這樣東西輸送。當時的洛陽為東都,鎬京為西都,因此商人們運輸貨物經商買賣也就被人們稱之為“買東西。”

古人為啥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宋朝十歲神童一語道破

而宋朝時期關於買東西還有一種說法,大儒朱熹在講學時詢問弟子,有沒有人知道古人為何要把經商買賣稱為“買東西”時,弟子一頭霧水。此時一位年近十歲的孩子站了出來說:“我知道!”

這位神童隨後解釋:“自古方位分為東西南北,又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其中東木,西金是可以放在籃子裡攜帶買賣的。而南火北水都無法買賣,因此有了“買東西”的說法,而沒有“買南北”一說。”

朱熹聽後欣然大笑,贊同了童子的說法,並且還讓弟子們遇到問題要多加思考,懂得觸類旁通不要只知道四書五經,每天讀死書。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