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道"君主

在《封神演義》中,壞君主紂王的形象生動鮮明,讓人過目難忘。相比之下,文王和武王的形象就顯得有點黯淡了。不過,認真的讀者仍然不難看出作者心目中的好君主所具備的特點。

關於好君主的描寫是從成湯開始的。從小說開篇即可看到,成湯之所以擁有天下,就在於他的“德”。小說有這樣的描寫:成湯“見人張網四面而祝之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罹吾網!’湯解其三面,止置一面,更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漢南聞之曰:‘湯德至矣!’歸之者四十餘國”。由此看來,所謂“德”者,首先是仁厚。其次是謙讓。小說寫成湯伐桀勝利之後,“諸侯大會,湯退而居諸侯之位”。直到諸侯一致推舉,湯才即位做了天子。接下來是“除桀虐政,順民所喜”,是“桀王無道,獲罪於天,天降大旱七年,成湯為民祈禱於桑林,上天終於降雨”。總之,湯是一位好君主,其特點是“寬仁大德,能救護生民”。

接下來寫的周文王,則是敬天、守禮、愛民、有道德。被拘羑里而無怨恨,靜心修養,演成六十四卦。回到西岐之後,有部下要起兵報伯邑考被殺之仇,文王卻堅決拒絕,仍守臣下之禮。閒暇時與文武百官郊外行樂,南宮适在山中設下圍場,請文王打獵。文王讓他把圍場撤去,並以伏羲故事說服部下:“伏羲居洪荒之世,無百穀之美,尚不茹毛鮮食;況如今五穀可以養生,肥甘足以悅口,孤與卿踏青行樂……禽獸何辜,而遭此殺戮之慘!”敬畏生命,不忍射獵,與紂王殘害百姓形成鮮明的對比。

崇侯虎助紂為虐,姜子牙提議出兵討伐,文王頗為猶豫,最後是姜子牙以“發仁慈之心,救民於水火”相勸,他才勉強同意。因擔心姜子牙殺伐太重,所以文王跟他一起出徵。在姜子牙下令攻城之際,他制止了,因為擔心城破之時玉石俱焚、殃及無辜。戰爭勝利了,姜子牙下令處死崇侯虎,他卻十分不忍。作為一國之君,他竟然沒有見過人的首級。所以在見了崇侯虎首級之後身心不安,竟至一病不起。

正因為這樣,直到“天下三分有其二”,西周仍未興兵伐紂,而是繼續練內功——“在他的治理下,西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有德之人必有福報。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健康長壽和子孫興旺是最大的福報,不得好死和斷子絕孫是最毒的詛咒。按照小說的描寫,文王有一百個兒子,活了將近一百歲。

伐紂大業是文王去世之後才由武王完成的,而且是在紂王惡貫滿盈之時。在小說作者筆下,武王與文王一樣,寬厚仁慈,待人以德。作為君主,武王與文王一樣不忍殺伐。他為殷氏兄弟的命運而悲傷,為百姓遭刀兵之苦而嘆息。直到伐紂大軍與商軍對壘,聽說陣前是殷郊,即對姜子牙說:“既是當今儲君,孤當下馬拜見。”大兵進入朝歌,與紂王對陣,武王依然以臣子自居,不忍進攻……這些描寫使人感覺武王有些懦弱,缺少英雄氣,與史書中的武王距離頗大。然而,小說所要讚美的,正是這樣的君主。

與此同時,讀者還會覺得武王似乎很無能,因為他大小事務都靠相父姜子牙。這與史實也不完全相符,透露的卻是作家的理想。在小說作者看來,君主本來就不應該像紂王那樣強大,不能大權獨攬、獨斷專行,更不能像紂王那樣除了奴才連丞相都不用。在朝歌,首相商容和亞相比干都被殺掉之後,就不再有丞相。這極大地強化了紂王的獨裁統治,卻也加快了他的滅亡。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小說一再強調好君主必須有“德”。“天命無常,惟德者居之。”德是什麼?首先是行仁政而非暴政,是愛民。這種觀念是同時代小說中少見的,卻承載了儒家最難得的民本思想。小說看上去有濃厚的天命觀,但這裡的天命與民心是一體的,也就是《尚書·泰誓》中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