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我國古代封建主義思想最嚴重,最集中的朝代,大概就是明清時代了。明清兩朝是我國古代思想最為禁錮的時代,但同時也就是在那個時代,我國古代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新興的思想家,文學家,而今天想要和大家瞭解的就是明朝的狂人李贄。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李贄曾自己評價過自己,在這段評價中,他說自己是一個壞人,可結尾又有孔子判斷好人壞人的話作為結尾。孔子的弟子曾經問過孔子怎樣判斷好人,怎樣判斷壞人,全鄉的人說他好他是否就是好人,全鄉的人說他壞他是否又是壞人?孔子告訴弟子,都不全面,如果真正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一定是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但是全鄉的壞人都討厭他,這樣的人才叫壞人。李贄借孔子的半句話來作為評價自己的結語,可見他是一個聰明的人。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李贄這個人大概是所有崇尚和信奉程朱理學的人的眼中釘了。他的思想與程朱理學所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大相徑庭。他反對理學所提倡的這種態度,並且公開支援婚姻自由,更是反對歧視婦女。在李贄的眼中,他從不認為見識少是因為性別的原因,他認為這與人所處的環境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李贄的思想有很多,但是,我最欣賞李贄所有關於女性的觀點。我們很難想象,在那樣一種封建專制到達極致的環境中,竟然還有人可以為女性發聲。李贄的觀點在當時那種程朱理學盛行的潮流中,可謂是其中最為特殊的存在。可李贄絲毫不在意那些號稱自己是思想正統的人對他的抨擊,他依舊做著自己。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李贄從小就與別人不同,幼時求學,大家都在學習儒學正統,可李贄卻偏偏將這些棄之一旁。在我們現在看來儒家思想是可取的,是優秀的。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理學家們在儒學的基礎上附加了多種思想,讓這個儒學成為了禁錮思想的存在。李贄從小就與旁人不同,這份不同也一直維持到了李贄長大成人。李贄年少時就敢發言批評孔子,並且發言中條例分明,瞬間就讓他的名字被眾人所記住。

文人追求仕途,有名氣的文人也依舊追求仕途,這似乎成為了每一個文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李贄不一樣,他這個人傲的厲害。年少成名,入仕更是不在話下。當官不過十五載,就辭官成為一位“演說家”。李贄辭官後,開始了自我的創作,他更是創造了“童心說”。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不再致身仕途的李贄更是有一種別樣的灑脫人生。他跟大眾講學,他抨擊時政,也抨擊程朱理學中道貌岸然的思想。他的講學全部都是公開的狀態,往來的人不論男女老少,只要願意,都可以聽。李贄算得上是貼近民生,為民發聲了。所以他的講學常常都會吸引來許許多多的人聽講。李贄更是將自己的頭髮剃掉只留下鬍鬚,用這樣的行為來表示自己是一個“異端”。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李贄當真是一個有風骨的文人,有哪個文人能像李贄一樣,堅定的守著自己的思想。李贄在民間的講學,更是引起不少人的忌憚。他們攻擊李贄,但在我看來,他們的這種攻擊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內心罷了。他們害怕李贄的思想發展,將李贄告到聖前,最後李贄被捕,更是將李贄的作品銷燬。被捕時的李贄已經是七十多歲的古稀老人了。他對這世事看得透徹,所以也不害怕自己所要面對的罪名。最後留下一句“壯士不忘在溝壑,烈士不忘喪其元”,就自刎而死。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你看,李贄有多傲。一個敢自刎的人就是一個敢於面對死亡的人。李贄之所以選擇了自刎,也不過是在最後一刻為自己抗爭罷了。李贄的思想有多離經叛道,就證明他對這現實認識的有多深刻。他更加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為自己帶來什麼,可是,對於李贄來說,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是他在公開的講學中告知眾人的平等,告知眾人的“童心說”。李贄希望所有的世人都可以睜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然後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改變人的思想才有可能改變人對事物的認知,才有可能讓這個民族覺醒。李贄的出現,就是為了喚醒眾人,不是嗎?

古代文人:他是年少成名的文學大家,可偏偏流落在鄉野向眾人講學

李贄是明朝的一個奇人,更是古代中國的一代奇人,這樣鮮少有人明白的思想,李贄卻偏偏要讓大眾知道,這樣的李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