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終結者,鴛鴦陣的詳細介紹

2016-08-10 軍戎

鴛鴦陣,中國古代陣法之一。中國明代軍隊抗擊倭寇時採用的一種疏散的戰鬥隊形。唐順之創立。火器廣泛運用於戰場後,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顯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戰鬥隊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戰特點等情況,首次應用了此陣。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鴛鴦陣的組成:內先擇年力老大一人,付以長牌,長牌無甚花法,只欲有膽有力,賴之遮蔽其後兵前進耳。次將年少便捷、手足未硬一名為藤牌,藤牌如前說之謂也。次將年力健大老成二人為狼筅,狼筅枝茂繁重,足以蔽身而壯膽,故用法明直易習,便於老成手足已硬之人。次將有殺氣、有精神、三十上下、長健好漢四人為長槍手;又長槍之次者二人為短兵。長槍用法多習學,非身手眼俱活者不可用。此器又專主於刺,故選授又貴於精中取精。次老實有力、能肩負、甘為人下者一人,充為火兵,欲負鍋裹之重,性下肯為同類所役。

鴛鴦陣使用的武器:

長牌:亦稱挨牌,是明軍常用的一種長型盾牌。

藤牌:較之長牌較輕便,直徑約1米,在作戰時藤牌手有時還要作為突擊近戰力量,攜帶標槍。

狼筅:“凡狼筅,各要利刃在頂,長一尺;四面竹枝須堅直粗大者。”在三本書中,有一丈五、六尺/一丈三尺二寸五分等多種記載,先取一丈五尺說。

長槍:“用毛竹之細者,長一丈、七、八尺,上用利刃,重不過四兩,或如鴨嘴,或如細刀,或尖分兩刃,造法亦自脊平鏟至刃乃利。”同樣,有一丈二尺五寸/一丈七八尺多種記載,先取一丈八尺說。

短兵:以鏜鈀為例,亦有“七八尺”“柄長八尺”等多種記載,先取戚繼光推崇的“俱要長一丈二尺”說。

鴛鴦陣的作戰:

今開式於後:二牌平列,狼筅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後身。長槍每二枝各分管一牌一筅。短兵防長槍進的老了,即便殺上。伍長執挨牌在前,餘兵照鴛鴦陣緊隨牌後,其挨牌手低頭執牌前進,如已聞鼓聲而遲疑不進,即以軍法斬首。其餘兵仗牌刀遮抵手後緊隨牌進交鋒,筅以救牌,長槍救筅,短兵救長槍,牌手陣亡,伍下兵通斬。

綜合來說就是“牌前進,筅救牌,長槍救筅,短兵救長槍”

戚繼光強調不可亂了原伍,但同時也強調長槍需要【進】,且需要短兵防長槍【進的老了】。打完一個回合後,需要【復原伍次】。證明鴛鴦陣作戰時,兩列縱隊並未保持較固定的位置,而是自牌和筅以後,後面計程車兵有一定的行動自由,會依次展開,在展開的過程中,會漸漸將原先兩隊之間一丈的空地佔滿。如果鴛鴦陣兩列縱隊保持較平行的狀態,第一,身處隊伍最後的短兵很難支援得到前面的同伴。第二,既然陣型位置相對不變,那麼也談不上覆原伍次了。

鴛鴦陣在倭寇身上取得的戰績已不用多說了。如果穿越一下,對上同樣是海賊,同樣喜歡近戰的維京人,不知勝算幾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