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建文二年(1400年)4月大明第一草包將領李景隆,帶領60萬明軍在白溝河與燕王朱棣的十幾萬燕軍大戰。明軍大敗,李景隆將幾十萬明軍送給朱棣當俘虜後,自己一路狂奔逃往濟南,燕軍沿路追殺也到了濟南。李景隆不出意外丟下濟南城外的十幾萬大軍繼續南逃,燕王朱棣率領十幾萬燕軍,順利將濟南城重重包圍起來。意氣風華的燕王朱棣殿下,準備乘機一舉打過長江,揮師兵臨應天城(南京)下。大明建文帝的政權眼見岌岌可危,在這危難之際鐵鉉、盛庸兩位一文一武,帶領濟南城內的殘兵敗將,奇蹟般的守住了濟南城,還乘燕軍撤軍的時候,帶領帶領明軍收復重鎮山東德州。

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同一時期逃跑將軍李景隆也勝利的逃回京城,當初保舉他為帥的大臣黃子澄,羞愧的無地自容,在建文帝面前力主將李景隆斬首,心地仁慈的建文帝卻沒有將他處決。濟南之戰明軍勝利後,建文帝下旨封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後來又加封兵部尚書。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明軍平燕前線總指揮,並任命久經沙場的平安作為他的副將,共同指揮明軍征討燕軍的軍事行動。盛庸、鐵鉉、平安沒有辜負建文帝的期望,他們帶領明軍在接下來東昌之戰中,將饒勇善戰的燕王大軍打的落花流水。

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十一月份急於取勝的朱棣帶領燕軍,嚮明軍重兵駐守的滄州突然發起進攻,明軍措不及防大敗,守將徐凱被俘。朱棣領燕軍繼續嚮明軍佔據的德州、濟寧、臨清等城市發起猛攻。明軍前線統帥盛庸審時識度,決定避其鋒芒誘敵深入,將急於與明軍決戰的燕軍引到東昌,再利用有利條件與他們決戰。

在盛庸精心安排下,明軍主動節節敗退,慢慢向東昌靠攏。面對名不見經傳的盛庸,久經沙場的燕王朱棣也曾經專門瞭解過他的經歷。知道他在耿文炳和李景隆手下都當過指揮使,在一系列敗仗中沒有出眾的表現,從來沒有指揮過騎兵的經驗。燕王朱棣放下心來,進入十二月以後燕軍加緊進攻,先後攻佔東阿、東平等地,慢慢靠近東昌。在離東昌不遠的滑口,朱棣帶領燕軍遭遇盛庸派遣的先鋒部隊大將孫霖部,燕王朱棣輕而易舉的就將明軍先鋒擊潰,大搖大擺的帶領十幾萬燕軍來帶東昌城下。

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燕王朱棣沒有想到的是,盛庸在前幾次對燕軍失敗的戰爭中,已經將燕王朱棣指揮用兵的規律摸清楚。朱棣善於使用主力騎兵突襲側翼,然後趁亂打垮敵人中軍,燕王與明軍的戰鬥中屢試不爽。所以盛庸在戰鬥開展前夕作了大量的針對性的準備,收集了大量的火槍和染了毒藥的弩箭,用來對付燕軍的騎兵。

12月25日東昌城下不按常規出牌明軍統帥盛庸,放棄據城堅守帶領明軍背城列陣,深知燕軍騎兵厲害的明軍將領頓時一片譁然,對他的軍事計劃提出了質疑。盛庸看著手下的將領,沉默了半天才說話:“我相信諸位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燕王確實厲害,但若一味死守城池,待其侵掠而來又席捲而去,我等為人驅趕,何日方休!但請各位齊心協力,與其決一死戰,勝負雖未可定,忠義必可留名青史!”

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燕王朱棣果然沿襲往日的作戰風格,親自帶領騎兵衝擊明軍左翼,然而這一套無往不利的戰術今天居然不再奏效,燕軍騎兵在火槍、毒箭的打擊下,損失慘重紛紛墜馬。燕王朱棣連忙改變戰術,決定採用中間突破的方式擊潰明軍,於是朱棣親自帶領燕軍主力去衝擊明軍中軍。朱棣帶領燕軍一路勢如破竹,他衝擊的明軍中軍連連後退。可是當他看見盛庸的中軍大旗的時候才發現,正前方明軍舉著火槍、弓弩虎視眈眈嚴陣以待,而後路也被大隊明軍大隊人馬包圍的風雨不透。

燕軍在明軍火槍弓弩狂風暴雨般的打擊下紛紛落馬,身處重重包圍的朱棣身邊的燕軍越來越少,眼看燕王朱棣的明軍就要被活捉。這時候燕軍衝出兩隊人馬,一左一右拼死衝進明軍陣中。燕軍大將朱能在明軍陣中左衝右突,終於找到燕王朱棣,拼死掩護他逃出明軍的包圍。另一位燕軍大將張玉在營救過程中,不幸被憤怒的明軍亂刀砍死。燕軍騎兵衝入明軍陣中後,基本都倒在火槍、弓弩之下,燕軍騎兵主力損失慘重。

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第二天大將平安率領明軍也來到東昌,盛庸、平安兩路明軍一起夾攻,燕軍再也支援不住,敗下陣來一潰到底。明軍一路追殺,燕軍在朱棣的帶領下拼死突圍,向北平邊打邊撤。建文帝三年(1401)正月初六燕軍才回到北平,南下部隊主力已經損失大半。

東昌之戰:盛庸領軍將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由於有建文帝:“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旨意,使燕王朱棣在東昌之戰的包圍圈中能安然脫身,使盛庸消滅燕軍的計劃,功虧一簣。但東昌之戰將明軍之前連續戰敗的低落士氣一掃而空,使明軍和燕軍重新處於一種微妙的軍事平衡。同時也證明了,明軍離開李景隆這個草包的指揮後,燕王朱棣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建文帝得到東昌大捷的訊息後,十分高興並以此昭告太廟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