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方圓主題展開展,觀眾可體驗“珠峰”測高方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地球方圓主題展”在北京科學中心A館一層正式開展。展覽以“地球的形狀”為探索主題,透過不同時期的科學家故事展開探索之旅,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

?

看點1:學習測量地球周長

?

展覽以時間線串聯,跨度從遠古猜想到回望地球,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樸素認知——論地形方圓”,“理性探索——識地表容顏”和“科技前沿——探地貌天淵”。

記者注意到,展覽注重科普性,將抽象的科學原理用直觀的場景進行還原。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史曉雷介紹,在第一展區,觀眾可透過場景還原模型,瞭解數學家埃拉托色尼如何測量地球周長。“由於這個原理比較難理解,科技輔導員設計了教具,透過引導孩子觀察影子和光線的角度等,讓他們更直觀地瞭解科學原理。”

一些學生正在使用尺子,測算不同緯度的兩個城市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的距離,和實際距離進行對比。“透過實際操作,學生可以得出結論——地圖上的距離存在誤差,越靠近南北兩極,誤差越大。相比地圖,地球儀上的距離更接近實際距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比如系統抽樣、資料分析方法等。”

看點2:體驗測量珠峰高度

?

在“科技前沿——探地貌天淵”展區,觀眾可以用“全站儀”,以展廳上方的模擬山峰為目標,體驗三角測量法計算高度的過程。

展區工作人員介紹,1975年,中國登山人將覘標帶上了珠峰,很大程度上減小了觀測時的照準誤差。2005年的測量中即採用了傳統測量方法,又運用了現代GPS衛星大地測量法,並首次動用冰雪深度探測雷達,準確測得峰頂冰雪深度為3。5米。2020年的測量中運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用來進行高精度定位,運用5G技術實現測量資料的快速傳輸。

“我國的三次珠峰測量,都運用到三角測量法。大家可以透過操作全站儀,體會中國登山隊是如何用三角高程測量法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的。”工作人員說,全站儀對準目標打出鐳射點後,可以自動測出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的三次平均值。

看點3:深7000米處岩心亮相

?

想對地球內部結構和物質成分進行探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地球縱深科學鑽井。此次展覽展出了松科二井地心探測鑽頭和岩心。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高階工程師高建偉介紹,2013年,我國實施了松科二井重大地質調查科研專案,這是全球第一口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大陸科學鑽探井,其鑽探深度達到7018米,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在平地上走1。5小時的路程。他說,松科二井獲取了白堊紀陸地古氣候演變規律的重要證據,為研究和預測未來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證據。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影記者 侯少卿

編輯?樊一婧?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