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范蠡活動在公元前497年——411年,字少伯,春秋時期人,原籍楚苑三戶(今河南臨漳),晚年曾寓居河東陶村(今運城市陶村)。早年聰明穎悟,勤學博覽,抱負遠大。但懷才不遇,傲藐一切,倜儻佯狂。文種做宛令時,發現他是個人才,曾派遣衙役持帖請他做朋友。衙役說:“范蠡是個瘋子,請他幹什麼?”文種不以為然地笑著說:“大凡有識有志之人,儀表都是雍容灑脫,不隨流俗的,他們本來不拘小節,但又無大事可做,在這種景況下,本人情緒不正常,無知之人難免就要妄加非議,這些道理你們是不懂的。”言罷,不復勞駕衙役,而躬身前往與范蠡交朋友去了。由於志趣相投和韜共謀同,兩個人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文種到越國任大夫以後,就把范蠡推薦給越王,也當了大夫。從此,范蠡如龍躍天門,魚遊碧波,得意之處,妙不可言。但他得意的不是高官厚祿,而是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初仕越,范蠡不只是審事明透,言必有中,馬上就被越王器重;而且求賢若渴,很快就找到一位位微才廣的大學者。其人善計算而精研,並且研必有果,因此國人送號“計然”。范蠡不恥下問,拜這位計然先生為老師。在這位老師跟前,他學到了《貴流通》、《尚平均》、《戒滯停》等七策,僅以五策獻給越王,越國的面貌就煥然有起色了。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要出兵伐吳,范蠡認為,勾踐初上臺(公元前492年)已在攜李(今浙江嘉興縣南)地方射傷致死吳王闔廬。吳人本懷仇恨,如果現在又無故加兵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說:“不可,”越王勾踐不聽,結果玩火自焚,在夫椒地區(今江蘇吳縣境內),被吳水兵打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沒,僅餘殘兵敗將五千人,龜縮在會稽越王城(今紹興東南)還被吳兵圍了個飛鳥難出。越王勾踐垂頭喪氣地向范蠡道歉說:我不聽你的話故致於此,現在可怎麼辦啊?范蠡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大王切莫灰心,事在人為,現在除了收拾人心,節儉用事外,還可以利用勝利者的通病——驕傲滛逸情緒,不妨暫屈九重之尊,向他請降。不妨低聲下氣地向他說恭維話,送美女財帛給他,萬不得已的時候,大王甚至可以去為奴作婢服侍他,只要能討得吳王的歡心,那時候咱們就可以東山再起,伺機復仇了。越王勾踐按照范蠡的意見辦事,果然騙得了吳王夫差的寬赦,經過臥薪嚐膽,養精蓄銳,終於在公元前473年—舉來吳,洗雪前恥。

越滅吳後,吳王也效尤越王,極盡恭維巴結之能事,請求放他回家作庶人。勾踐好了傷疤忘了痛,竟為之心動。多虧范蠡在一旁高呼:“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罷,非為吳越?謀之二十二年,一旦而棄之,可乎?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則不遠’,君忘會稽之厄乎?”在范蠡極力阻撓之下,吳王的復仇陰謀破滅了,遂自殺。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范蠡用“越之功臣”一名話,是一言一蔽之不了的,他的人格值得敬佩,對人對事,決不因利害而避趨,比如,吳王夫差初赦勾踐的時候,有一個條件:范蠡和文種二人之中,必須留一人在吳國作人質。很明顯,留在吳國是卑屈而危險的。可是當勾踐同他商定留誰的時候,儘管越王初意是留文種,而范蠡大義凜然地說:“兵甲之事,種不如蠡,鎮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就留我在吳吧!”

在識人方面,范蠡的慧眼也值得重視。儘管滅吳以後,越王勾踐視范蠡為中流砥柱,官封上將軍,位極尊崇,可是,積數十年之經驗,他早看透勾踐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遂下急流勇退,不再作官之決心。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對文種的知遇之恩,范蠡是念念不忘的。一個執掌兵符,對國家機要了如指掌的人,如若被自己的君主發現他準備私奔的時候,是多麼危險啊?!可是為了以德報德,范蠡冒著生命危險,還把這個絕密告訴了文種,並勸文種跟他走,范蠡還牽腸掛肚,放心不下,當他已經私奔到齊國以後,還差心腹給文種送了一封信,對文種說:“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還不聽,後來果被越王賜死。

范蠡離越以後,隱跡江湖,四海為商,積資鉅萬(萬萬),成了列國聞名的大富翁。不過列國所聞的名不是范蠡,而是:在越為少伯,在齊為鴟夷子皮,在楚為範伯,運城鹽池名揚天下,在計然和尚的指點下,范蠡到運城陶村為陶朱公,是范蠡隱埋真名實姓以後不時變化著的“號”。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范蠡在河東居住的時間是很長的,他住過的村莊,儘管是移鬥轉,寒來暑往,據今已有兩千三四百個春秋,儘管秦漢三國,兩晉隋唐宋元明清,民國迄今,運城沿革變化無常,陶村還是陶村。為什麼這樣雷打不動呢?因為陶朱公范蠡既能不吝指教前來叩問生財之道的臨猗富商猗頓,教他販賣盬鹽(河東解池鹽),多養五牧,從而發了財,臨猗人為了紀念范蠡和猗頓,給他們兩個塑的泥像至今還儲存在王寮村。

在山西運城市陶村鎮西門外,東西大路北面的高地上,有陶朱公墓,前有“《越名臣》碑樓一個。據《山西通志》和《安邑縣誌》古蹟部分載記:陶朱公墓在陶村西,相傳范蠡歸齊相印懷其重寶,間行至此卒而葬焉…………”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

由於陶朱公與西施的事蹟廣為傳頌,一生精明不凡,言必有信,經商得法,致富有竅,幹事必成,又有雄才大略而成為鉅富商人成為華夏大地最早啟蒙者,所以馳名天下,被稱為商聖而代代流傳至今。人們把他住過的這個村鎮叫陶村鎮,他的致富之路首先是慕名鹽池而參與販鹽,在計然和尚的推薦下:來到運城一舉成名天下知,至死就沒有離開過河東,也為鹽池的潞鹽走向四方而立下汗馬功勞,達到利國利民利已,經商有方,富後不忘積福行善,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商業的帶頭人,便在陶村鎮西門外的高地上修成了陵墓,至今儲存完好。

解放後,人民政府把這個聞名的商業聖人陶朱公范蠡之公墓,列入古蹟成為文物保護單位,讓世世代代瞻仰和紀念這位歷史功臣和商業鉅富聖人。

古中國新運城之--商聖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