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刑莫慘於死。古代發配邊關都是重刑犯,有些就是死刑改判流放,皇帝不想揹負“濫殺”之名。真正的流放可不是蘇軾那種貶謫,哪天死都不知,還有心思“不與梨花同夢”?

偏遠之野、煙瘴之地、沿海之濱,這些寒苦荒蠻邊陲,就是犯人接受刑罰的場地。2000-4000裡之外,你逃個看看?跑掉也沒用。

流放犯:真不是哥太老實,也不是哥沒膽量,是沒機會、沒命逃。您聽小編扯扯就知了。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老慘了,還被罰了8億兩白銀。下一個是誰?

1/5。犯人沒機會逃。

押解是苦差事,單程徒步一去兩千多里,一路荒郊野外,山水跋涉。囚犯戴枷鎖和腳鐐,更是苦不堪言。途中驛站和客棧暫歇,衙役大哥都是老熟人。囚犯怎麼逃跑?一路勞頓折磨,能活到流放地就算家人把香燒高了。

不要受影視影響,囚犯並不是什麼江湖高手。身強力壯會武功又怎樣?威脅越大,受折磨就越多,衙役職責就是一路控制風險。落在別人手上了,還能上天不成?搞不好半路就被衙役嘎嘣了,還逃跑呢……

安全活到流放地,才是囚犯的願望。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這氣場好強大,氣勢不輸任我行。

2/5。戶籍制度卡死。

商鞅變法後,有了戶籍管理制度。全國上下從貴族到平民,一律戶籍登入在冊。流放犯是朝廷重犯,戶籍會被除名,剝奪人身權利。犯人賴以生存的土地等資源就被剝奪。就算犯人成功逃跑,日後靠什麼生活呢?

浪跡江湖就拉倒吧!江湖,只是從現實社會抽離出的一個虛幻的精神世界。再說人家浪的是自由,囚犯恰恰被剝奪了自由。古代村鎮,大都半封閉式,各地人員流動少到忽略不計。任何突然出現的陌生人都非常扎眼。

電影《武俠》裡,甄子丹演的逃犯唐龍,隱匿山裡,還娶了漂亮媳婦。那只是電影。

世界很大,唯獨沒有逃犯的家。不是要逃一時,而是要逃一世,逃犯沒法生活下去。這就是逃犯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3/5。一路無人區。

流放目的是嚴厲懲罰,可知流放地環境有多惡劣。越接近流放地就越荒涼,趕路幾百裡難遇人煙。西部有酷暑荒漠,南方有崎嶇川蜀……那些地方鳥都餓的拉不出屎。

就看著你戴枷鎖和腳鐐逃,沒幹糧沒水,跑的出荒漠麼?跑進山林也被野獸叼回來了。最多半個月,囚犯就再也不跑了。阿門。

N年前大西北逃犯,成功穿越荒漠的只有一人,還是被抓了。既流放,就不可能讓你逃掉。逃掉也無異於一路給自己掘墓。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4/5。那個悲哀的刺青。

通常古代囚犯臉上被刺青“蓋章”,章一蓋,就歸朝廷了。它是古代罪犯專屬印記。無論囚犯逃到哪,那個刺青都會告訴當地“快去舉報逃犯”。就地報官拿賞銀不香嗎?

任何朝代的刑律,都為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制訂過程嚴謹。既是被刺青的陌生人,百姓自然知道那是朝廷逃犯,是危險份子。無論巡邏的衙役,還是百姓,都不可能視而不見。

當然,逃犯可以想法洗掉或破壞刺青,但是那會留下疤痕。臉上有疤痕的陌生人,就意味著是嫌疑人,別人又不傻,一樣會報官。

一旦被抓住,加重處罰,那就是死刑了。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5/5。嚴酷的刑罰制度。

發配邊疆本身是僅次於死刑的重罪,再潛逃則是累加處罰。任何朝代對逃犯的處罰都極其嚴酷,不但自己萬劫不復,也會連累家族。

古代多有連坐制度,一人犯罪牽連家族。囚犯一旦逃跑,家人必被問責。協助逃跑或窩藏之罪少不了,那就不是逃犯一個人的事了。這點通常也是逃犯的軟肋。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流放犯也或有春天。

話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流放已經是皇帝開恩了,自己為何不給自己個機會?假如算個有頭有臉官員,難說哪天皇帝改變主意重新召回,比如戰時需要,或重大改革。皇帝為了緩和矛盾,也時用緩兵之計。

就算一介草民,也有碰到皇帝大赦天下的時候,但是,一旦成為逃犯就萬劫不復。

古代流放犯難逃一死,為什麼不在發配途中選擇逃跑

小編陳詞。

你我能想到的問題,流放犯也能想到,朝廷也能想到,律例制訂部門能想到全社會之所想。一個成熟律例既存在,漏洞只剩理論問題。

對於流放犯來說,一路配合押解,在流放地安分接受改造,或許還有翻身機會。逃跑只有死路一條?要麼自己逃掉,卻搭上家人;要麼自己逃不掉,同樣也搭上家人。

最終效果:流放犯逃不掉,也不敢逃。

誰說讀書沒用?古代士人想的多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