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殷景仁歷經宋武帝,宋少帝和宋文帝三朝,官至侍中,左僕射,中書令。然而與殷景仁同朝為相的,同受宋武帝重用的劉湛卻暗中勾結彭城王劉義康,詆譭殷景仁,想把殷景仁扳倒。

其實殷景仁還曾經還引薦過劉湛,劉湛為什麼還要詆譭殷景仁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1、殷景仁受到器重

殷景仁受到劉湛詆譭的外部因素,就是殷景仁受到三代帝王的器重。俗話說,人紅是非多,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殷景仁從小就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劉宋建立後,他曾建議宋武帝下令百官推薦人才,以推薦的人才是否賢能作為升降的依據。

殷景仁才思敏捷,深識大體,劉裕非常看中他,升任他為太子中庶子(掌管東宮禁令)。宋少帝即位後,殷景仁又擔任了左衛將軍(掌握禁兵)。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宋文帝即位後,也非常器重殷景仁,讓殷景仁兼任了侍中,宋文帝征討謝晦時,殷景仁執掌留守京城的重任,平定謝晦叛亂後,殷景仁又擔任了中領軍。

殷景仁後來建議宋文帝要以公心頒發獎賞,要約束感情而申明制度,以此立誠信,並要傳世於後世。宋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殷景仁受到三位帝王的器重,這是歷史上罕見的,在劉宋時期,也是不多見的,一個人能紅三朝,那說明他的能力水平是相當高的,這樣的人不讓人眼紅也是不可能的。

宋文帝對殷景仁是非常倚重的,讓許多大臣都對殷景仁不滿,也給劉湛詆譭殷景仁找到了理由。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2、劉湛對他的嫉妒

劉湛對殷景仁的嫉妒,直接導致了劉湛聯合劉義康詆譭殷景仁。劉湛和殷景仁之前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都是宋武帝時期的朝廷重臣,但是到了宋文帝時期,宋文帝非常器重殷景仁,而不那麼重視劉湛。

殷景仁在家守孝期間,宋文帝就要他擔任領軍將軍,但是被殷景仁拒絕了,宋文帝還派車接他回府。守孝結束後,宋文帝就讓殷景仁擔任了尚書僕射,劉湛代任領軍。

可這時殷景仁犯了一個錯誤,他讓劉湛回朝,與他共同參與朝政。劉湛回京後,發現殷景仁的地位,待遇遠遠超過了自己,劉湛開始不滿。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不久,殷景仁又升任中書令、護軍等職,這讓劉湛更加怨恨他,於是暗中勾結劉義康,要劉義康在宋文帝面前詆譭殷景仁。可是宋文帝不聽劉義康的說辭,仍然重用殷景仁。

劉湛一計不成生二計,他派人暗殺殷景仁,但是被宋文帝察覺了,於是派人保護了殷景仁,劉湛的陰謀就沒有得逞。

雖然劉湛對殷景仁的兩次陷害都沒有成功,但是殷景仁的晚年也不是很幸福,他此時的性情變得暴躁了,在擔任揚州刺史一個月後,就去世了。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我們看到劉湛對殷景仁的詆譭和陷害,還是讓殷景仁的情緒受到了影響。因為劉湛是殷景仁的好朋友,怎麼會去陷害自己呢?

最讓殷景仁想不通的是,他還幫助過劉湛。比如殷景仁說,是他把劉湛引薦入朝的,結果劉湛還咬他一口,劉湛對殷景仁的嫉妒傷害了殷景仁。

從劉湛詆譭陷害殷景仁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劉湛、殷景仁和宋文帝三個人都有錯誤。可能大家覺得殷景仁是受害的一方,不會有錯,然而他的錯在於,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他把劉湛推薦回朝,是引狼入室。這也間接說明,殷景仁對劉湛並不瞭解。殷景仁在自己升官後,要劉湛回京,劉湛回京後就不滿意了。

因為殷景仁的地位在他之上了,想當年他和殷景仁都是宋武帝的重臣,為什麼宋文帝時期,殷景仁卻受重用,他沒有呢?

這就讓劉湛懷疑,殷景仁要他回京是為了顯擺殷景仁的身份。從歷史來看,殷景仁並不是這樣的人,但在當時劉湛也不得不多想一點,殷景仁防人之心的缺乏,給他自己埋下禍根。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其次宋文帝也有錯,他導致了大臣們之間的矛盾。他知道劉義康詆譭殷景仁是別有用心,但是他卻更加重用殷景仁,以至於殷景仁後來稱病辭職,來避禍,宋文帝都不同意,這才導致了劉湛要暗殺殷景仁。

宋文帝發現大臣們之間有矛盾時,沒有采取解決矛盾的態度,而是要繼續加深矛盾。他認為他可以控制這些矛盾,然而並不是這樣,結果導致了劉湛的叛亂。

雖然叛亂被平息,但是朝廷內部已經不團結了,這樣的局面是不利於劉宋皇室的。

最後是劉湛的問題,他不懂得感恩,而是一味追求名利。殷景仁要他回京,說明殷景仁認為劉湛是有能力的,並且也想讓劉湛能夠受到宋文帝的重用。然而劉湛自己想錯了,導致了彼此之間的矛盾,從而走上了造反的不歸路。

劉湛恩將仇報,陷害好友殷景仁,牢記這一點避免朋友變仇敵

這三個人的錯誤都同時發生了,才導致了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影響到了劉宋朝廷的穩定。只要有一個人不犯錯,事情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可是歷史沒有假設,時光不能重來。

所以這就告訴了我們,不要認為沒有巧合,歷史上的巧合太多。所謂的巧合,只是安慰自己的說法。其實很多巧合,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問題發生的端倪,最後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就說是巧合。

殷景仁被詆譭這件事告訴我們,防範於未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做決定時,要充分考慮內外部的環境,否則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