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說的啥

今天農曆八月初二,也是進入白露節氣的第二天,陽曆的9月8號,是“八月白露節”農民喜迎金秋的好日子。曆書說:“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說的啥

秋風白露送雁歸。這個月又被古人稱作壯月,《爾雅·釋天》:“八月為壯。” 郝懿行義疏:“壯者,大也。八月陰大盛。”《金石萃編·唐阿史那忠碑》:“我壯月以控弦,候朔風以鳴鏑。”壯月有強壯強盛之意,農曆八月秋高氣爽,天高雲淡,漫山遍野已經被染成了金黃色,到處都是呈現一片豐收的希望,是秋季大忙月。

進入農曆八月以後,農民非常關注天氣變化,這關係到秋糧的收成好壞。在天氣預報還沒有在農村普及的年代,通常人們會根據祖輩們流傳下來關於天氣預測的農諺俗語,根據一些“時間點節”的天氣變化,來預測近期的天氣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及時搶收搶種,確保秋收、秋曬、秋播順利進行,促進農業豐收。

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說的啥

所以這個農忙月的天氣變化,古人非常重視。比如說古人把農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二,這十二天的陰、晴、雨變化,對應下一年十二個月的天氣走勢,粗略預兆來年的天氣,好對應的做出準備調整,更好的安排農業生產和生活。農曆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二這十二天,叫月母天,可見古人對這個豐收月天氣變化的看重程度。

但是我們要明白,如果說以一天的天氣變化,對應下一年一個月的天氣走勢,可以說機率性極低。好比說農曆八月前半月都是陰雨天,那麼,明年豈不是十二個月都沒有好天氣了嗎?畢竟,秋雨綿綿半月陰雨天的情況出現的機率還是有的,極少數年份不排除會有“爛白露”的情況。假設用“爛白露”的陰雨天氣,對應一年十二個月,那麼下年全年都是壞天氣!這樣機率可以說基本為零,因為一年如果都在下雨,那就是成了地球末日了。

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說的啥

所以,無論古代或者是近代,在沒有氣象衛星預報的情況下,無論是古代人們總結出農諺俗語的“氣象預兆”,或者是現代人們的氣象預報,相比之下,都還是預測近期的氣象變化準確率最高。畢竟,天氣變化莫測,一陣風吹過,一片雲飄過,天氣立馬就改變了,很難把控。而以“月母天”的天氣進行遠時間對應來年月份的天氣預兆,只是一種規律性的的預測,也只是大機率的事。所以,看天氣變化,人們應結合當地實時的氣象預報,把這種古老的“天氣預測”當做參考好了。

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說的啥

那麼,今天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為什麼說不怕初一陰天,反而怕初二下雨呢?初三初四瞎滴答!

如果初一出現陰天,為什麼不怕呢?其實陰天已經說明,當地有降雨雲層的形成,但是,這種雲層也可能會很快被秋風吹散,行不成降雨。但是,一旦初一陰天,初二降雨了,說明當地積雨雲層比較厚,通常下起雨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很有可能初三初四也會受到影響,滴滴答答下個不停,進行收尾,之後天氣才有可能逐漸放晴。

而到了八月白露節,這個時候的農作物多數進入老熟期,顆粒歸倉的顆粒歸倉,晾曬的晾曬,人們都在忙著“搶秋搶秋,不搶就丟”,出現這種連續三四天的陰雨天,可以說非常影響農事農忙。如果出現持續性的降雨,還有“爛白露”的可能,這是農民朋友們最為擔心的事。

八月初二,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說的啥

所以,農曆八月初一陰沒事,初二別下雨就行,初二沒雨,初三初四瞎滴答的機率就很小了。在農業生產發達的今天,其實秋收的時候,隔幾天下瞎滴答點雨也沒太大關係。這句俗語:“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三初四瞎滴答”所表達的意思,是農民的一種心態,擔心在秋收大忙的八月白露節,出現持續性陰雨天,對秋收事宜帶來的危害比較大,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