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名望頗高的皇帝,是我國曆史上基礎的政治家、軍事家,往往與唐太宗並稱唐宗宋祖。然而,就在國家即將重新歸一之時,卻突然晏駕了,死時年僅五十歲。更為詭異的是,當時其在世的次子趙德昭年已26歲,幼子趙德芳也已18歲(長子趙德秀、三子趙德成皆早夭),兩人都已成年,但繼承皇位的卻是其三弟宋太宗趙光義。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由此千百年來人們對趙光義的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一直爭論不休。雙方的論據主要集中在“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上,只要搞清楚哪個才是真相,就可以瞭解趙光義是不是篡位了。

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是弒君篡位說的核心論點,不過關於這一點官方史料中是沒有的,譬如《宋史·太祖本紀》就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而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存在的,引用材料往往是非官方的,其中北宋和尚文瑩的《續湘山野錄》,是被用作例證最多的。

《續湘山野錄》說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簡而言之,就是這天夜裡狂風大作,天降大雪,趙匡胤招趙光義入宮對飲,席間將一應宦官、宮娥統統遠遠地支開,現場只有兄弟倆。當然宦官、宮娥也不敢真的撤離,故只是避得比較遠。期間,他們遙遙望見燭影下趙光義有避席的舉動,並聽見趙匡胤在對飲結束後,以斧戳雪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隨即便酣然大睡。當夜五鼓時分(凌晨3-5點),本來活蹦亂跳,能吃能喝的趙匡胤突然與世長辭。而趙光義當時正留宿在宮中。

由於《續湘山野錄》中的這段記載文辭多有閃爍,加之頭天晚上很硬朗的皇帝一夕間突然駕崩,身邊又只有趙光義一人,使人們無法不懷疑他繼位的合法性,於是給後人留下了“燭影斧聲”、趙光義弒君篡位的千古謎案。自宋代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者探究過趙匡胤的死因。

然而《續湘山野錄》本身就是一部野史,“燭影斧聲”這段記載更是猶如神話,上述引文前的內容為:“……上謂曰:‘我久欲見汝決克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閣四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

傳說趙匡胤在稱帝前,跟一個和尚、一個書生關係非常要好,三人常常對飲遊玩。可當他稱帝后,另兩個人就不見蹤影了。976年,趙匡胤外出祭祀,途中與當年的書生相遇,這書生吧有一個神奇的能力,那就是很會算命。趙匡胤心血來潮請書生幫自己算一下,書生表示今年十月廿日夜裡的天氣情況是你能否續命的關鍵,當夜若晴,你可以再活一紀(十二年),否者很快就會殞命。

怎麼樣這段內容是不是很看著熟悉,很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五丈原續命的即視感。且將前後文聯絡起來很明顯可以看出,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是在“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之後,按書生的說法,他馬上就要駕崩了。這時候不召兒子,反而召弟弟,解釋成有傳位之意也說得通。

且宋人對這段摻雜了神話的傳聞也並不太相信,譬如《續資治通鑑長編》的作者李燾,就認為這一傳聞“未必然”,但鑑於這段傳聞已經流行很廣,所以將它摘錄在冊,留待他人詳考。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另一個是明代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晉王光義,囑以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俄爾帝崩時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連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晉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甲寅,晉王光義既皇帝位,改名炅。”

粗看這段內容與《續湘山野錄》的記載似乎沒有多少關聯,而且對趙光義弒兄的記載更為露骨,所以兩兩印證似乎可以認定“燭影斧聲”是確有其事了。然而且慢,若是細心觀察可以發現,上半段與《續湘山野錄》極其類似,實際上就是《續湘山野錄》內容的簡略版,至於後半段則來自另一本宋人筆記——司馬光的《涑水紀聞》。

《涑水紀聞》對趙光義兄終弟及的記載為:“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王繼恩之誤)召秦王德芳。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王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為他人有。‘遂與王雪下步行至宮門,呼而入。……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

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出,趙匡胤去世時,趙光義根本不在宮中,甚至並不清楚此事,得到宦官王繼隆稟告後才知曉此事。這點也符合歷代規矩,後宮是皇帝的私人地盤,除皇帝和尚未出閣的皇子以外任何男子都不能夜宿宮廷,否者誰知道頭上會不會被帶點綠,宋代同樣執行這一宮廷制度。所以趙光義是不可能留宿宮廷,《續湘山野錄》的記載明顯有問題。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故弒君篡位的“燭影斧聲”說,顯然難以說通。因此,不僅諸如《宋史》、《四庫全書》等官方正史,《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等私修史籍,乃至王夫之的《宋論》等文人筆記都認為趙匡胤不是他所弒。

這段材料還反映出兩個情況:

其一、趙光義是趙匡胤的既定的皇位繼承人。

其二、趙匡胤的繼後宋皇后,有廢長立幼之嫌。

趙德昭和趙德芳雖然是一母同胞,都是趙匡胤的嫡子,可趙德昭年長,按照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皇位應該由他繼承,可宋皇后傳召的卻是幼子趙德芳。廢長立幼本就是大忌,何況當時宋朝不僅沒有完成全國統一,五代篡位遺風依舊,讓從未參與過政事,僅掛個“貴州防禦使”虛名的幼子跳過已在政務上嶄露頭角的次子繼任皇位,想必以趙匡胤之智,不會如此蠻幹。讓趙德芳繼位顯然是宋皇后的主意,所以趙光義繼位後為何會對宋皇后各種薄涼,也就有所本了。

金匱之盟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這段出自《宋史·杜太后傳》的記載就是“金匱之盟”的具體記載。簡而言之就是,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杜太后病逝時,趙德昭和趙德芳都還是小孩子,親身經歷過五代那個弒君篡位如喝水年代的她,出於對趙家江山的擔憂,臨終前,讓趙匡胤找來趙普當見證人兼書記員,與趙匡胤立下傳位給趙光義的盟約,也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金匱之盟”的爭議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是趙匡胤明明有兒子,且已成年,為何還要傳位給趙光義呢?

原因其實上面已經說過,北宋是在五代的基礎建立起來的王朝,驕兵悍將動不動就起兵造反、謀朝篡位,這種風氣不是短時間可以挽回的,因此宋朝初期還是一個信奉實力至上的亂世,幼年君主繼位太過危險,所以要立趙光義為繼承人。

當然哪個父親不愛兒子,帝位是他趙匡胤趙老二創下的,自然希望最終由兒子來坐江山,杜太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故“金匱之盟”是一個三傳盟約。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宋史·趙廷美傳》)

“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宋史紀事本末》

所以按“金匱之盟”的約定,趙宋的帝位傳承應該是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趙德昭,這樣一個讓皇位透過三傳,迴轉到趙匡胤一系手中的傳承原則。對趙匡胤來說皇位最終還是自己兒子,只不過晚上幾年罷了。這點也能得到史料的印證。

先來看下趙光義、趙廷美、趙德昭三人在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的官爵情況: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杜太后去世的次月,趙匡胤正式封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為開封府尹;開寶六年(973年)又晉封他為晉王。

開封府尹 親王,是五代時期太子的標配,後漢劉知遠的長子魏王劉承訓、後周世宗柴榮都曾出任開封府尹。所以早在961年趙光義就已經成為備選儲君,973年正式被承認。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剛即位的趙光義就冊封四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任命趙德昭為永興軍節度使、京兆尹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同時“命太祖子及齊王廷美子並稱皇子,女並稱皇女。”(《宋史·太宗一》)

趙光義一即位就任命趙廷美為開封府尹 齊王,並稱其子女為皇子皇女,而非王子王女,顯然也是將他視為皇太弟了。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其二是為何盟約的首次亮相不是在即位的時候,而是在六年後的太平興國六年?

對此筆者是這麼理解的。

首先,趙光義從一開始就有霸佔帝位不放的意圖,可盟約的約定是三傳回到老二一系手中,一但公佈等於承認了三傳之事,只能按規矩辦,這明顯不符合他的述求。

至於為什麼不更改盟約之後在公佈,是因為雖然杜太后和趙匡胤已經辭世了,可另一個見證人趙普還好好地活在世上。要知道趙普在宋太祖一朝可是堅定的立皇子黨,一直反對趙光義即位,這也是趙光義直到他離職後的973年才成為親王的根源所在。在此情況下,他趙光義敢改,難保趙普不說出真相,號召天下共討此獠。

直到太平興國六年,趙普被政敵盧多遜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依靠皇帝保命的時候,才拿出“金匱之盟”作為自己東山再起的政治籌碼。

且筆者懷疑此時的“金匱之盟”,已經是被修改成單傳的偽書了,否者趙普也不會從他趙光義的政敵一下子就受到信任,重新成為宰相了。《宋史·趙廷美傳》的“或謂”二字,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印證這個結論。

所以在筆者看來,透過三傳使帝位重新回到趙匡胤一系手中的“金匱之盟”,應該是確實存在的。

至於說趙匡胤去世時,趙德昭已經26歲這個問題,放在其他時代還真是成年君主,可放在五代宋初還真不一定。要知道周世宗柴榮繼位時年已30歲,朝臣依舊以“幼君”呼之,宋太宗趙光義繼位的時候38歲,依舊自稱“幼衝”。所以你一個26歲的青瓜,誰給你的勇氣敢自稱成年?

趙光義剷除弟弟、侄子們

本來“金匱之盟”是一個能維持宋朝政權穩定的不錯選擇,然而訂立盟約的當事人卻人心自私的本來面目。當趙光義滅亡北漢完成統一,站穩腳跟後,就迫不及待地對弟弟及侄子們伸出了魔爪。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搞掂北漢的趙光義信心滿滿的率軍轉向北上,打算攜大勝之勢進攻遼朝,一舉奪回淪陷已久的燕雲十六州,結果一不小心就上演了一出“高粱河車神”大戲。

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兄終弟及,到底是弒君自立,還是正常即位?

回程途中,某夜軍中發生營嘯,皇帝兼主帥趙光義竟然走失了,為避免群龍無首,有人提議擁立隨軍北上的趙德昭為帝,結果還沒進行什麼動作,趙光義就回來了。此舉惹得趙光義內心大為光火,不過沒有進行什麼處罰。

回到京城後,趙光義以北伐不利為由,長時間不給征伐北漢的功臣封賞。有人攛掇趙德昭找趙光義討封賞,結果趙光義大怒,稱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賞也不遲。

這話可謂是誅心了,驚懼不已的趙德昭回去就伏劍自刎了,時年29歲。

其後趙光義還大秀了一把表演,“上聞驚悔,往抱其屍,大哭曰:“痴兒何至此邪!”贈中書令,追封魏王,賜諡,後改吳王,又改越王。”(《宋史·趙德昭傳》)

兩年後,23歲的趙德芳也病死了,具體死因也不明不白。

處理掉侄子們,接下來就是霸著開封府尹不鬆口的趙廷美。既然你趙廷美不乖乖的讓位,身為皇帝有的是辦法整你。趙光義不停地誣陷自家四弟,先是以謀反的罪名剝奪其開封府尹的職位,將他貶謫到西京擔任洛陽尹;緊接著又以和官員勾結的名義削去趙廷美的一切職務,僅僅保留魏王稱號,讓他賦閒在家;而後直接將他的爵位降為涪陵縣公,並將其全家遷往房州。經過連番折騰,984年趙廷美吐血而亡。

小結

趙光義以兄終弟及即位應當屬於合法上位,可由於他在處理威脅到自己帝位的侄子、弟弟一事上,所做的一系列神操作,使得後人對其即位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也就有了弒君篡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