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狀元及第""五子登科"銘陶瓶賞

陶瓷器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件,既有各大名窯所燒造的精美瓷品,也有普通百姓日用的陶器。這些陶瓷器無論精雅或粗陋,都能真實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情況,如果再刻有銘文、款記,就更加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了。這裡就來介紹幾件清代刻有或印有“狀元及第”“五子登科”銘款的陶瓶。

清代"狀元及第""五子登科"銘陶瓶賞

圖1 戳印“狀元及第”銘紅陶瓶

戳印“狀元及第”銘的紅陶瓶(圖1),高9。5、口徑3、底徑3釐米,重135克,20世紀50年代安徽省合肥市出土,安徽博物院藏品。陶瓶斂口,圓唇,長弧腹,最大腹徑位於瓶身中部,平底,紅色陶胎,不施釉,瓶身上腹部戳印“狀元及第”四字銘,字型為凸起的陽文,文字周圍長方框凹下,顯然是使用一種長方形的刻有文字的印模在陶胎未乾時戳印上去的。

清代"狀元及第""五子登科"銘陶瓶賞

圖2 “狀元及第”刻銘紅陶瓶

除了戳印銘之外,還見有刻銘的,如安徽省肥西縣新生窯廠出土的“狀元及第”刻銘紅陶瓶(圖2),高12、口徑4。6、底徑4。2釐米,重300克,收藏於安徽博物院,瓶作斂口,寬唇,溜肩,長弧腹,平底,不施釉,紅色陶胎,腹部豎刻“狀元及第”四字,字口清晰,應是使用刻刀在陶胎未乾時刻寫的。“狀元及第”四字下方又以白色顏料補寫“一名”二字,省去了一個“第”字,合起來應是“狀元及第,第一名”之意。與第二件陶瓶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件戳印“五子登科”銘紅陶瓶(圖3),高11。3、口徑4、底徑4。5釐米,重195克,造型基本相同,瓶身略粗,上腹部戳印陽文“五子登科”楷書四字銘,字跡清晰。

清代"狀元及第""五子登科"銘陶瓶賞

圖3 戳印“五子登科”銘紅陶瓶

這類形體不大的紅陶瓶,在安徽合肥、巢湖等地出土較多,是清代民間日常使用的器皿,可能用於儲酒,製作雖較為粗糙,不甚講究,但瓶身所戳印或刻寫的“狀元及第”“五子登科”等銘記卻值得玩味。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透過童試即為秀才,透過鄉試稱考中舉人(中舉),取得舉人身份才有資格參加由禮部舉行的會試,會試的第一名稱作“會元”,會試之後舉行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殿試的第一名稱為“狀元”,於是“狀元及第”也就成為當時仕子們的最高夢想。“五子登科”的典故出自《宋史·竇儀傳》,講的是竇禹鈞五個兒子相繼登科及第,教子有方,後來影響廣泛的啟蒙教材《三字經》中便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實際上,與科舉有關的銘記還常見於明清時期的錢幣、銅鏡、瓷器等諸多出土或傳世文物上,類似的銘記內容還有“三元及第”“喜報三元”“獨佔鰲頭”“文星高照”“魁星點鬥”“蟾宮折桂”等,都是科舉文化在實物上的反映。相對而言,這類小陶瓶此前被關注較少,這裡予以介紹,它們也是記錄古代科舉文化的實物資料,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