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年夜飯吃什麼?

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唐朝人年夜飯吃什麼?

1,“皇帝吃一碗飯有多金貴”

現在的年味愈來愈淡,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可是,誰人沒有童年,哪一個童年又沒有回憶?每一個“老年人”的心裡,都有一份獨屬於年的記憶。

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頓年夜飯,真香啊。

無論怎樣的金炊玉饌,今天的年夜飯恐怕再也不能,佔據我們的回憶。把“過年”活成了“日常”,是社會的進步,我們的感官和味覺,早已被慣的巋然不動,大腦的記憶,也變得鐵面無私。

生活變好了,這是好事呀,怎麼能說得如此傷感。

另一個傷感的事實是,古代大多數“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帝王,可能也不屑於記住一頓飯。

其實,他們也並不是多幸福的人。古之帝王要躬身治理一個偌大的國家,每個人都會向他折腰,很多人卻想著取其而代之。色味俱佳的珍饈美味,在他們嘴裡,也變得味同嚼蠟。

但無可否認的是,帝王家吃的也真是好。

唐朝人年夜飯吃什麼?

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平日裡只吃產自吳興的大米,吳興米有個特點即“炊之甑香”,蒸過飯的鍋灶,都能留下濃濃的米香氣。

後世的陸游有詩句曰:“甑香炊薏米,泉潔煮芎苗”。但陸游哪有資格,享受如此香甜的大米?他只是用誇張的手法寫詩罷了。

所以在這首名為《徂歲》的感念往昔的詩作中,詩人最後無奈地寫到:“西窗一樽酒,亦足慰無聊”。

說到底,虢國夫人也不過是,玄宗寵妃的一個親戚,她都能有如此待遇。帝王的日常,究竟能吃到什麼呢?

《清異錄》中記載了,唐敬宗平素吃的一碗飯,飯的名字叫“清風飯”,這碗飯用料考究,製作也很繁複。

首先,“清風飯”所用原料乃是“水晶米”,蓋因此種大米晶瑩剔透,遂以“水晶”為名。

廚師先將大米蒸熟,摻進龍睛粉和龍腦末,混以牛乳酪,放入金提缸,垂直續進冰池,待冷透後方可食用。

龍腦末是一味香料,取材自龍腦香樹。據《酉陽雜俎》介紹:“龍腦香樹,出婆利國,婆利呼為固不婆律,亦出波斯國?”。一言以蔽之,龍腦香樹是一株“進口樹”。

龍腦香的儲存,也是一道難題。在古代的中國,人們曾經以糯米、炭和紅色的“相思豆”混合起來,貯藏此種香料。

據唐朝《新修本草》記載,龍腦香主治“腹邪氣,風溼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唐末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凡事追求完美,在飲食上亦非常考究。據說他每次飲酒過量,總會往身上澆幾桶龍腦液,爾後王大人便能安然睡到次日中午。

筆者不厭其煩地介紹原材料,就是為了說明,做這一碗飯,是怎樣的繁複與揮霍。

唐朝人年夜飯吃什麼?

2,“尼姑做一道菜有多精緻”

用“清風飯”餵飽的皇家貴族,不一定就耳聰目明。

李載仁是皇家宗室,五代時期,曾避亂於江陵,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極迂腐之人。

傳說,李載仁與妻子閻氏分室而居,某日閻氏突然來看他,李載仁急忙取出《百忌歷》檢視,大聲說道:“今夜河魁在房,那可就宿”。

說完,他才把妻子請進門。

李載仁最討厭吃豬肉,他因此以為,世人都討厭豬肉。有次家中僕人打架,李載仁勃然大怒,他叫人從廚房取來飯與肥豬肉,讓打架者當著他的面吃下去,並且警告僕人:“如敢再犯,下次拿豬肉拌酥油,狠狠地懲罰你們”。

俗語有云,“聰明不過帝王”,但李載仁顯然是被豬油蒙了心,難不成,他是“清風飯”吃的太多,聰明過頭了。

唐朝的美食,除了刺激味覺,還能提供視覺的感官享受。

唐朝時期,當官的僚友之間,很流行舉辦名為“燒尾宴”的聚會。“燒尾”取自“鯉魚跳龍門”的傳說,鯉魚跳過龍門之際,天雷和天火先灼燒它的尾巴。“燒尾”因此引申為官場升遷之意。

有個叫韋巨源的宰相,曾經舉辦過一次“燒尾宴”。最後,一道名為“素蒸音聲部”的麵食被端了上來,整場宴會才算達到高潮。

在唐朝,歌女或者樂師,被統稱作“音聲部”。所謂“素蒸音聲部”,說白了就是蒸熟的麵食。只不過形態是,風姿綽約的歌伎舞女,數量則是多達七十多個。

精緻的料理,不獨見於丞相的宴會上。

昔年王維曾在輞川閒居,並且有詩歌傳世: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詩人遂作《輞川圖》。該圖以群山環繞的別墅為主體,逐步向外延伸,包含山川、水流、舟楫以及文士,整副畫面古樸端莊,意態蕭然,為古今文人所推崇。

明代的陳璉便有詩曰:“開元進士王摩詰,文藝當時妙無匹。諸王禮待若師友,賦詠相酬有裴迪”。陳璉所讚美的,即是此圖此詩。

王維的詩畫,不在今天討論範圍之內,我們著重介紹的是一道菜品。

據《清異錄》記載:“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所謂的“比丘尼”,即我們俗語所言的尼姑。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個叫梵正的尼姑,廚藝精湛。

能精湛到何等程度?梵正曾以膾、肉脯、肉醬、瓜果和蔬菜為原料,重現了輞川圖二十景。

尼姑並不是多高貴的人物,尤其是在唐朝,如施蟄存老先生所言,“唐朝的女道士,有些近似於妓女”。但低下的人物,志趣卻不低俗。

這道菜是一道花式冷盤,並不以口味見長,口感倒還在其次,單這一份意境,已然超越了“精緻”一詞。所謂“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是梵正所追求努力的方向。

令人欣慰的是,她最終也做到了,梵正因此被稱為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真可謂實至名歸。

3,“唐朝人過年習俗和今天有多類似”

在古代,每年的正月初一,被稱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開端,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與今天的情境類似,唐朝的時候,加上除夕,官方規定新年總共有七天假期。

為了紀念新年,白居易還專門寫過詩:

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痴弄我助歡情。

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

形骸潦倒雖堪嘆,骨肉團圓亦可榮。

猶有誇張少年處,笑呼張丈喚殷兄。

這首詩歌中,資訊量頗大。第二句中的“藍尾酒”,並不是單指某類酒水,特指一種儀式,酒席上輪流斟飲,從開始至末座;“膠牙餳”則是一種頗為粘牙的糖類,舊時常被用作送灶的供品。

再加上之後的“骨肉團圓亦可榮”,白居易用詩歌向我們證實,唐朝的春節,諸位親朋也會互相走動,把酒言歡。

劉禹錫也有詩曰:“燎火委虛燼,兒童炫綵衣”。各位詩人的諸多描寫,不斷驗證了一個事實,唐朝人的春節習俗,和今天我們的何其像也。

“包子”一詞,最早見於《清異錄》,此書曾收錄一道叫“綠荷包子”的麵食,還有證據表面,餃子也出現在唐朝人民的餐桌上。

可惜的是,唐朝人在春節卻不吃水餃。古書中有記載,元日來臨之際,家中晚輩須敬椒酒、五辛盤,以此向家中長輩獻壽。

誠如字面意思,所謂“椒酒”就是用椒浸製的酒;而“五辛盤”,指代的是以蔥、蒜、韭等五種辛辣食材組成的菜品。

對於唐朝人的這一傳統,諸位可能理解不能。但還請您設身處地地想想,唐朝時期,日常百姓家中沒有供暖這一說。

喝“椒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驅寒祛溼。喝罷酒,吃完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火盆之旁,直到次日天明為止。

唐人儲光羲有詩,“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即說明了這個習俗。

若然除夕不想做飯,唐朝人似乎也可以在外面吃飯。據傳,洛陽閶闔門附近,就有一處食肆,名曰張手羹家。這家食肆有個特點,每個節日都會專門推出一款“定製”的美食。

在新年佳節,張手羹家推出的美食,名曰“元陽臠”。“臠”本意指切成小塊的肉,由此得知,“元日”來臨之時,酒肆也會很應景地準備一道硬菜。

從帝王將相到平頭百姓,人人都要過春節,吃什麼玩什麼,是大家永遠在考慮的議題,但這些也從來不是重點,和最親近的人,心連著心永遠在一起,才最重要。

點一盆溫暖的火焰,和在意的人依偎在一起,那盆微弱的火苗,便能從唐朝燃燒到明日清晨。

作者:老談,always talk,老是誇誇其談之人,除此外,別無長處。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