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看過《三國演義》我們都會知道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曾向劉備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水鏡先生並未明言,那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為什麼水鏡先生要這麼說?其實這就要談到四人的各自的本領了。

為何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水鏡先生司馬微

先說臥龍諸葛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我們再結合演義的描述可以說,諸葛亮最擅長政治和外交,最不擅長軍事。政治上《隆中對》是諸葛亮對天下時勢的獨到看法,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出師表》對蜀漢政治的安排都可以看出一二;外交可從連吳抗曹,赤壁大敗曹軍可以看出;至於軍事,諸葛亮六出祁山並未取得顯著成效反而命喪五丈原,使蜀漢承受巨大損失可以看出軍事上諸葛亮並不擅長。

為何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

再說鳳雛龐統,《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中有這樣的描寫,龐統隨劉備入川,在到達涪陵時龐統曾經向劉備獻上過奪取益州的上中下三個計策,上計是暗地選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中計是假意回荊州,等待楊懷、高沛前來時將他們擒拿,收降他們的軍隊,再進軍成都;下計就是撤退到白帝城,和荊州連成一線,慢慢的謀劃攻打益州。只可惜劉備一念之仁,使用了中計,龐統也遭受了埋伏身亡,這便是龐統的軍事才能,擅長戰略謀術。同時龐統也是一個政治能手,耒陽斷案便能看出一二。

為何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龐統

其次是法正法孝直,法證可以說是劉備最為喜愛和重用的文臣,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把法正比作是曹魏的郭嘉,因為法正與郭嘉一樣,擅長奇謀,定軍山協助黃忠斬殺曹魏西北方面軍總司令夏侯淵就是最大的證明。法正雖然曾經是劉璋的部下,卻深得劉備信任,《三國志·蜀書·法正傳》記載“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法正的重要性。

為何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法正

相比於諸葛亮、龐統以及法正,劉巴劉子初可不喜歡劉備,並且一直躲著劉備,只是劉巴運氣太背,躲到哪裡劉備就跟到哪裡,無奈最後只能認命,但是對於劉備的事情劉巴也不熱心爭搶著去做。劉巴最擅長的是經濟管理,劉備在剛剛入蜀時,財政極其的困難,劉巴透過自己超強的經濟管理能力,很快就解決了蜀漢集團的財政問題。除此之外,劉巴在律法層面也頗有建樹,他和諸葛亮一起共同制定了蜀漢的著名法律《蜀科》,為穩定蜀漢的統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只可惜劉巴想要躲著劉備死得太早,導致蜀漢後期諸葛亮獨木難支,最後蜀國也在飄搖中歸於滅亡。

為何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劉巴

透過對四人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擅長內政和外交,龐統在軍事上有戰略眼光;政治上也有一套;法正最受劉備信任,軍事才能可見一斑;劉巴則更能管理財政,管理一國經濟命脈。劉備沒有諸葛亮,龐統或許可以代替,沒有龐統,諸葛亮也能替代。法正、劉巴,一個是劉備最信任的人,一個掌握國家經濟命脈,諸葛亮和龐統即便再厲害也不能夠取代。所以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以上是小編的理解,不知各位有什麼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