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對於東漢朝廷之下的各個州郡,幾乎都有諸侯割據一方,比如曹操曾經佔據兗州,劉備曾擁有徐州,公孫瓚佔據幽州,劉表鎮守荊州,劉璋擁有益州等。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地處嶺南一帶的交州,則是漢末三國時期容易讓人忽略的地方。彼時,士燮這位諸侯割據嶺南數十年,成為東漢末年最低調的諸侯之一。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彥。蒼梧廣信(今廣西梧州)人。士燮年少時師事學者劉陶,其後逐漸升任交趾太守。後被朝廷加職綏南中郎將,遷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

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派遣步騭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歸附,此後,士燮被孫權封為左將軍。黃武五年(226年),割據交州近四十年計程車燮病逝,享年九十歲。其子士徽因背叛吳國自立,最終為吳國攻滅。那麼,問題來了,漢末三國時期,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首先,士燮是在公元210年選擇歸降孫權的,當然,在歸降孫權之後,士燮在交州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也即士燮可以理解為東吳的附庸,而不是孫權的直接下屬。不過,到了公元226年,在士燮去世後,他的兒子士徽因背叛吳國自立,最終為吳國攻滅。至此開始,東吳可以實現對交州的有效掌控了。值得注意的是,士燮在歸附孫權之前,對曹操控制之下的東漢朝廷比較恭敬。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以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總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舊。

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面對曹操給予的官職,士燮也投桃報李,派遣使者張旻奉送貢品到許都,顯示出自己對於東漢朝廷的臣服態度。不過,到了公元210年,士燮還是選擇歸附孫權,而不是曹操。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赤壁之戰後,曹操不僅遭到了孫權的重創,還導致自己的勢力退出了荊州南部。彼時,荊州南部和交州是相互連線的。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赤壁之戰前,士燮很可能是非常看好曹操勢力的,畢竟曹操握有漢獻帝劉協,又陸續消滅了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眾多諸侯。但是,在赤壁之戰後,曹操不僅敗給了孫權、劉備的聯軍,更是丟掉了荊州的大部分郡縣。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的勢力範圍,是可以和交州直接連線的。但是,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和士燮之間,正好隔著孫權和劉備。

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在此基礎上,士燮如果還要歸附曹操,那麼其必然要遭到孫權的迎頭痛擊,而就曹操來說,即便想要支援士燮,也無法跨過孫權和劉備,將兵力輸送到交州一帶。所以,士燮選擇歸附孫權,自然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事情了。換而言之,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孫權和劉備,甚至消滅了這兩位諸侯,那麼,士燮無疑會在之後徹底倒向曹操,甚至還會在背後偷襲孫權、劉備。另一方面,既然因為距離相對較遠的原因,士燮沒有歸降曹操,那麼,對於已經佔據荊州五郡的劉備,士燮為何沒有歸順的想法呢?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周瑜在南郡共攻曹仁,後者退守到江陵城。因江陵城堅固,一時難克,劉備又率眾南征荊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劉備趁機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江陵(南郡),於是據有荊州五郡。對於劉備來說,在赤壁之戰後獲得了荊州五郡之地。

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尤其是荊州南部四郡的佔據,促使劉備的勢力,得以和士燮割據的嶺南一帶相互連線。因此,對於士燮來說,完全可以歸降漢室後裔的劉備。不過,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士燮卻歸附了孫權。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很可能是因為孫權的實力更加強大,而劉備雖然擁有荊州五郡,但是這和孫權之間的差距依然比較大。在公元210年時,劉備還沒有西取益州,這很可能讓士燮不太看好劉備勢力的發展前景。

最後,自東漢末年以來,交州因地處偏遠而難以有效管轄,前交州刺史朱符、張津都因為難以有效控制局勢而被迫逃亡和被殺,劉表治理荊州時派賴恭擔任交州刺史,吳巨擔任蒼梧太守。但是,不久之後,二人相怨,吳巨將賴恭驅逐到零陵郡,賴恭於是向孫權求援,孫權隨即遷步騭擔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領武射吏千餘人南行接管交州。對於劉表來說,生前想要插手交州事務,結果沒有成功,再加上交州地處偏遠之地,這更讓劉備沒有圖謀交州的打算。也即在士燮決定歸附孫權之前,劉備沒有顯示出任何佔據交州的意圖。

士燮割據嶺南數十年,為何選擇歸降孫權,而不是劉備、曹操呢?

而孫權則派遣步騭擔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領武射吏千餘人南行接管交州。於是,士燮選擇歸附孫權,自然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並且,在筆者看來,在周瑜病逝後,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這意味著後者欠了孫權一份很大的人情,所以,對於劉備來說,顯然不好再和孫權爭奪交州了。進一步來說,彼時的劉備,已經將注意力放在了諸葛亮《隆中對》提出的益州了。在還沒有奪取益州之前,劉備也沒有精力來圖謀交州。綜上,在東漢末年,割據交州數十年計程車燮投靠孫權,促使東吳逐漸佔據和控制了嶺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