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從不自稱老衲的唐僧!

在古代並非是和尚都喜歡自稱老衲,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唐僧唐玄奘陳禕(yī,601年-664年),他比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701年-762年)大99歲。我們在《西遊記》中看到氣宇軒昂、慈眉善目的唐僧,他可從來不自稱自己是老衲。就是後來,他們師徒四人都身披袈裟,也都不自稱老衲!這裡小姐姐問考考您,老衲是源自袈裟嗎?答不出來,也不要緊,後面有答案。咱們先看看唐僧四個徒弟中,誰年齡最大,是孫悟空嗎?是豬八戒嗎?是沙僧嗎?是白龍馬(小白龍)嗎?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四個徒弟中,最小的徒弟是沙僧,白龍馬可沒享受到徒弟的待遇哦,可您知道嗎?沙僧卻是年齡最大的,老沙厲害了,他可比唐僧大九千多歲呢!即使這樣,他也從來沒自稱老衲。據小姐姐講史考證,沙僧儘管不是皇帝,但他才是名副其實的萬歲。您還記得嗎?孫悟空把五莊觀偷來的人參果分沙僧他們時,沙僧忍不住驚呼:

這不是傳說中的人參果嗎?

孫悟空驚呆了:

師弟

這你也知道,在哪裡吃過嗎?

沙僧尷尬地說:

我哪裡吃過,不過這人參果我見過。想當年,俺還是捲簾大將時,各路神仙為王母娘娘慶生而參加蟠桃宴會,他們坐,俺站;他們吃,俺看!俺看得最精彩的就是,他們吃人參果。吃一個,基本都能長生不老了。

萬歲的沙僧為什麼不自稱老衲?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我們知道,人參果可是《西遊記》中的神果,九千年才能結果,一萬年才能吃上一回。這人參果非常厲害,聞聞都活到360歲,吃一個能活到四萬七歲。沙僧雖然沒資格吃,但沒少聞啊!就按沙僧聞過之後能活360歲,可沙僧不是又見到第二批(孫悟空偷的)人參果了嗎?沙僧這麼高壽,這可說明他可不只是聞聞那麼簡單,會不會吃了什麼仙丹之類的長壽的食物呢?上次蟠桃宴中,沙僧對人參果那可是百聞,現在卻又達到了百聞不如一啖(吃)的高度。總之,沙僧從第一聞到第一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萬歲了。這種情況,曾經的天蓬元帥,齊天大聖對人參果基本不怎麼熟悉。從沙僧的年齡角度上來看,他的大二師兄都是“年輕人”。沙僧如此高齡,他也從來沒自稱老衲,要知道年齡不是問題,問題是資歷,沙僧上班那麼晚,師父、師兄都不自稱老衲,他憑什麼自稱老衲?您知道嗎?貧僧是唐朝的稱呼,最初和尚也叫貧道!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這也就有了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的團隊,在化緣時往往都自稱是貧僧。其實,在唐朝之前,和尚們最早的自稱(謙稱)是學習我們的道家,自稱貧道。像晉朝的唐僧——法顯,去“西天取經“時(玄奘法師可不是去印度的第一人,第一人是法顯),在旅途中與人打招呼時,往往不說貧僧、老衲什麼的,而說貧道如何如何。還有就是《文心雕龍》作者劉勰(xie)的老師高僧釋僧佑,他也總是自稱貧道貧道。這個貧道可不是安貧樂道那種解釋,不過您也可以那樣理解。這個貧道也不是哭窮賣慘的意思,而是謙虛。什麼?哪有謙虛說自己缺錢的?這裡的貧不是窮而是少。道呢,就是道行(heng)。貧道的意思,就是側重於自己的修行、技能什麼的欠缺,跟古人所說的不才差不多。唐朝後,貧道就是道士,和尚的謙虛就是貧僧了。法海自稱老衲,請問為什麼?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既然唐僧師徒不愛自稱,甚至從不自稱老衲,那什麼和尚自稱老衲呢?一般自稱老衲的,自然而言就是老和尚了。比如最為典型的就是法海禪師,他經常身披袈裟,左手握禪杖,右手託著一個缽,見了人一口一個善哉,一口一個阿彌陀佛,一口一個老衲。為什麼得道的高僧會自稱老衲呢?這個老字,您很容易理解了,那麼這個衲是什麼意思呢?衲者,納也!簡單來說也就是法海身上的紅色袈裟,這紅色袈裟由磚頭大小的黃框隔開。其實這一個方框就一塊布,簡單來說就是補丁。高僧所穿的袈裟,這種“百衲衣”已經完全藝術化了。其實,穿袈裟不僅是唐僧能穿,他的徒弟能穿,普通的和尚也能穿。老衲是百衲衣,可百衲衣是袈裟嗎?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小姐姐講史認為,袈裟並不屬於百衲衣,故而我在前邊白衲衣上加了個引號。您想象中的百衲衣是高僧所穿的袈裟,像什麼佛教所說的“五衣、七衣、大衣”什麼的。這大衣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衣,而是像唐僧、法海一般都是主持級所穿的法衣——袈裟。五衣是五條布條,錯落有致地排開,共十隔。五衣十隔是因為乘於二,七衣再遞加一級等於二十一隔。大衣就更厲害,還有三個等級九個品秩,跟我們所熟悉的九品中正類似,下下品是九衣,上上品是廿五衣,九衣廿七隔,上上品是一百廿五隔。法海、唐僧以及取經回來而穿袈裟的四個徒弟,他們的袈裟就是大衣。記住,此大衣非彼大衣也!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百衲衣不是大衣,那是什麼呢?我們回顧一下小姐姐講史在前面所講的內容,您就知道白衲衣的衲就是補丁,補丁怎麼可能像袈裟那麼講究呢!和尚們吃飯靠化緣,用缽盛飯;穿衣也是靠化緣,補丁片組成的衣服。那補丁片怎麼可能那麼規整、那麼華麗、那麼色彩統一呢?還不是有什麼布條用什麼布條,別人給什麼飯就吃什麼飯(化緣)嗎?朱元璋當和尚的時候,自稱過貧僧、貧衲,可他可自稱過小衲嗎?

和尚自稱老衲為何萬歲的沙僧不自稱老衲,法海卻自稱老衲呢

這也就有了和尚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說法,更有了朱重八(即朱元璋)就是一個要飯的成為皇帝的說法。您想啊,朱重八穿著全是補丁的百衲衣,手拿一個陳舊的缽,敲著木魚,唸唸有詞,為人祈福超度,可不就是“乞丐”嘛!再說了,他之所以雲遊,並不是為了救苦救難,普度眾生,而是皇覺寺裡沒飯了,只能靠化緣了。嚴格來說,朱元璋不算是乞丐而是僧人,真正的貧僧、貧衲。朱元璋化緣時,才17歲,他不可能說什麼老衲,但貧僧、貧衲的自稱是少不了的。

只是不知道,朱元璋雲遊南方時,他這個淮右布衣有沒有自稱自己是小衲呢?相對於老衲而言,您認為有小衲這個稱呼嗎?小姐姐講史的第六感告訴自己,應該沒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