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個環狀的,為什麼能做成玉璽呢?

關於和氏璧的傳說,大家可能都是從“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知道的,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但是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最早見於《韓非子》:說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加上傳說和氏璧被秦始皇製成了玉璽,所以和氏璧廣為人知。

和氏璧是個環狀的,為什麼能做成玉璽呢?

可是據史料記載,和氏璧是環形,而且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釐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可為什麼和氏璧能做成玉璽呢?

據記載,秦始皇的玉璽色綠如藍,溫潤而澤,為整塊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圓四寸,約合11。2釐米,可以說是特別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達10釐米,東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璽並不是和氏璧整個用,因為這樣太浪費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為精華的部位,製成了古今馳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雖然質地沒有達到極品和絕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們的價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夠比肩的。這些餘料應該就是秦始皇“傳國玉璽”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璽並沒有採取整塊和氏璧,畢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時候就被人雕琢,雖說和氏璧是環狀,不過只是取了一部分。

和氏璧是個環狀的,為什麼能做成玉璽呢?

不過因為春秋戰國離現在太久,關於和氏璧的秘密到現在還是個迷,而傳國玉璽的下落到現在還是不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