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礬山鎮:因礦而興的古鎮

廬江縣礬山鎮,千年礬都,自唐代就因盛產明礬著稱於世,因礬得名,因礦成鎮,迄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存。

廬江縣礬山鎮:因礦而興的古鎮

八座圓柱形焙燒窯依然矗立

廬江縣礬山鎮:因礦而興的古鎮

古道上的車轍印

關於礬的那些傳說與史實

廬江礬的問世距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而礬礦被發現還有一段傳說呢。

相傳,在唐朝中期,有班大宏、班二宏兄弟倆從外地一路乞討,來到群山環抱的廬江,當時居住在一座石窟內,二人白天外出乞討,夜晚回到那裡睡覺,有討得生食,就帶回去燒煮,久而久之,他們燒煮的石灶上出現晶瑩透亮的顆粒,兄弟倆出於好奇,撿起兩顆放在嘴裡舔嘗,味道苦澀便扔掉。有一天,兄弟倆中的一人無意中把一顆晶粒丟在水中,晶粒很快化去,水變得清澈。這小小的晶粒竟能淨化水質,興奮的兄弟倆就大肆宣揚。“奇寶晶粒”能淨化水質,這樣的訊息開始從這個叫“叫化窿”的地方向方圓數里的農戶中傳遞,後越傳越廣,傳遍全國。於是,採礦熬礬業誕生,儘管那時受條件限制只能用手工製作,但卻拉開了1400多年各種礬產品開採、製作的序幕。

“礬的發現雖然是一個傳說,但廬江礬業在唐代得到開發卻是有史可考,而且在唐代就已實施了礬業專賣政策。” 劉木森說,“後人尊班氏兄弟為煉礬的始祖——‘開山公’,而‘叫化窿’則是全國明礬的發源地,唐代的煉礬遺址至今仍儲存在廬江的群山之中。”

在礬山的礬礦遺址,幾里路開外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矗立山坡、一字排列、直刺青天的八座大煙囪,那就是圓柱形的焙燒窯。即使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八座大豎窯依然屹立不倒,猶如巨炮凌空,氣勢雄偉。

我們還看到一處儲存礦藏石質較好、地勢險峻陡峭的石壁,當地人稱為“大照壁”。抬頭可望大照壁上的木樁子,當地人告訴我們,當年工匠採礦削樁為釘,搓麻為繩,壁頂緣索而下懸於峭壁之上,打眼釘樁鑿壁採礦,這些叫做“生死樁”,“古代窯工採礦,無論父子,各打各的樁,各系各的繩,唯恐出差錯墜崖身亡。”

從唐朝中期開始,礬山老街就是採礬工人住宿區。據劉木森介紹,廬江礬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最是繁華,礦上職工多達2300餘人。在當時不論男女,只要提起在礬礦工作都是件值得驕傲自豪的事。但如今,這裡的居民已沒有多少。由於科技的發達,礬已經有了不少替代品,但要製作出成色好、質地好的明礬,焙燒、浸取、沉降、加熱等工序仍十分講究。因此,唐宋以來的古礦址、古洞穴、古坑道、古煉礬作坊在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2月,傳統鉀明礬製作技藝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廬江縣礬山鎮:因礦而興的古鎮

礬山鎮上保留至今的石房子

廬江縣礬山鎮:因礦而興的古鎮

明礬燒製遺址

文 吳宇婕 郭婭 洪霖 程堂義 圖 儲豔林

文圖整理 知行

宣告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檔案觀止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