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齊天,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提倡小篆為標準體。小篆,又名秦篆,是大篆的對稱,給人一種剛柔並濟、圓潤健康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起著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據《太平廣記》所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四整理的。

才高齊天,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年輕時,他先是在農村做文書管理的小官吏,後來又隨荀卿學習,擔任廷尉。秦始皇年間,李斯以卓越的政治遠見和傑出的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秦統一前,由於長期的分裂和各諸侯國的分裂,形成了語言不同、文字各異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期待有標準字型來代替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他發現李斯擅長書法,就把任務交給了他。傈僳族簡化了大篆,整理出一套筆畫簡單、字形工整的文字,稱為秦篆。秦始皇看完這些新書後,非常滿意,就把它們定為標準字型,命令全國使用。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並不熟悉,很難寫得令人滿意。李斯和趙高、胡武等人寫了倉頡、侯莉和薄雪供大家抄寫。

才高齊天,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秦始皇駕崩前一年,不畏錢江驚濤駭浪,東渡會稽(今紹興),祭大禹墓,登天柱峰(後稱秦王山),眺望東海湧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碑文。李四奉命連夜寫完字後的第二天,他把石頭刻在田埂上,然後站在會稽峨嵋山(後稱石雕山)的山頂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稽石雕。根據李四的著述,泰山、琅琊、宜山、會稽都有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