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寫到:“牧心者,牧天下。”牧心指的就是經營自己的一種心情與思緒,善於牧心的帝王,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國家。帝王與百姓之間的關係融洽,百姓才會擁戴帝王,國家的發展才能和諧穩定。

前言:

家長們喜歡在孩子小的時候,透過一些故事來給還講道理,其中就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宋史·司馬光傳》記載:“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司馬光比同齡的孩子更加聰慧。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司馬光砸缸

根據書籍記載,司馬光小的時候透過砸缸讓人們知道自己的,被人們稱作神童。但是長大之後的司馬光卻將自己的智慧放在了其他地方。並不能說司馬光長大之後變壞了,而是他的思想已經和曾經不一樣了。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司馬光

勇敢的司馬光

司馬光在年幼的時候除了砸缸這件事展現出他的智慧之外,還有一件事展現出了司馬光的勇敢無畏。有一次他和父親一起去廣元,在道路上,突然出現了一隻巨型蟒蛇,面對突然出現的動物,司馬光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拿起長劍直接將蟒蛇斬成兩段。那個時候司馬光才13歲。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司馬光

精力用錯了地方

從戰巨蟒的事情中,可以看出司馬光的勇敢無畏,但是後來司馬光將自己全部的精力,全都放在抵抗王安石變法中,使宋朝不斷破敗。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司馬光所接受的教育太古板,當時的封建教育教導人們遵守規定,不能做超於原本規定的事情。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王安石

為了維護當時社會的正常秩序,人們墨守成規的遵守國家下發的法律規定,這就是當時讀書的意義。古代人喜歡學習四書五經,而司馬光就是這些書中培育出的弟子,由於長時間讀書,司馬光已經沒有小時候的衝動、機智,而是被書中的條條框框所限制住了。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司馬光劇照

司馬光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小的時候,司馬光看到其他小朋友掉進水缸裡,他沒有慌亂不安,而是發動大腦的思維,勇敢的拿起一塊石頭砸向了水缸,救出了自己的夥伴。當時司馬光的求異思維救了小夥伴的性命。但是長大後的司馬光,卻用自己的執念一味的反對王安石的變法,一個拯救南宋的變法,就這樣葬送在司馬光的手裡。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王安石

司馬光學識淵博,他行事作風光明磊落,沒有人可以否定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的成就。唯一禁錮司馬光思想的就是當時老舊的觀念。司馬光接受的教育告訴他,人不可以接受新的事物。因此當王安石變法帶來改變的時候,司馬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他心中的老舊思想佔據了主要位置,因此他不允許王安石的變法進一步發展。

司馬光一生關乎北宋的命運,小時候砸缸,長大後"砸光"

▲王安石變法

綜述

王安石和司馬光所處的朝代是一樣的,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四書五經,但是王安石可以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創新出更新的知識。王安石看清了社會發展的問題,想要透過王安石變法改變整個社會的發展走向。

司馬光之所以反對王安石變法,實際上也是自尊心在作祟,一旦王安石的變法成功,那麼司馬光原本的成就就不足掛齒了,因此他極力的反對王安石變法,促使宋朝逐漸走向破敗。這就是守舊思想的危害。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圖片來自網路】

【文案編輯】:目海志劉小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