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酒中仙:你一杯我一杯,從早上喝到晚上千杯不醉

北宋酒中仙:你一杯我一杯,從早上喝到晚上千杯不醉

北宋酒中仙:你一杯我一杯,從早上喝到晚上千杯不醉

石延年,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 其祖籍幽州(今河北涿縣),後晉把幽州割讓給契丹後,其祖舉族南遷,定居於南京(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石延年早年時屢舉不中,宋真宗選三舉不中進士者,授三班奉職,他恥不就任。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張知白勸他就職,以大理評事召試,授館閣校勘、右班殿直改任太常寺太祝。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出知金鄉縣(今屬山東省),又被舉薦為乾寧軍(今河北青縣)通判,徙永靜軍(今河北東光)通判差遣。歷官光祿寺、大理寺丞。因上書章獻太后,請還政天子仁宗事落職,改通判海州。後又遷秘閣校理,官至太子中允。石延年對契丹和西夏的威脅非常關心,曾建言“二邊之備”,加強國防,但不為朝廷接受。當西夏進犯時,他的言論才被朝廷重視。

石延年性格豪放,讀書通大略,不專治章句,特別欽慕古人的奇節偉行和非常之功,嗜酒,喜歡狂飲。相傳宋仁宗愛其才,勸其戒酒,後竟酗酒成病,中年早卒,享年四十七歲。

石延年,一生三次試舉,最後一次好不容易考中進士了,卻被人舉報,科場考試作弊,結果,本場考試集體作廢,重新再考,他落選了。當時,新科進士正在瘋狂聚會慶祝,結果除名的命令下達,追還錄取通知書、御賜的鞋帽衣服,被除名的幾個同學痛哭流涕,只有石延年寵辱不驚,大大方方的脫下鞋帽,交還使者,然後赤裸著上身,戴著塊方巾,談笑風生喝酒依舊,直至曲終人散。

第二天,真宗皇帝大發善心,落選的幾名士子特授三班借職,屬於末等武職官銜,給這麼個芝麻點大的官兒。石延年失望之餘,賦詩一首“無才且作三班借(職),請俸爭如錄事參(軍)。從此罷稱鄉貢進(士),且須走馬東西南(北)。”這是一首藏尾詩,意思是就這麼把我打發到北方軍中效力了?石延年深以為恥,堅辭不就。這時一個平時很欣賞他的人,叫做張知白的官員勸告他,“你媽年紀都那麼大了,你忍心讓她跟著你過貧寒的生活?”石延年想了想,不得已屈就赴任。

後來,石延年時來運轉,至真宗朝為學士。有一天,老石晚上南柯一夢,夢見了宋太宗,太宗皇帝告訴他,不久將有重用。老石激動的下跪磕頭,不料身邊忽然有物叮咚墜地,老石一驚,原來是隨身所附魚袋落地,結果夢醒了。過了幾天,真宗皇帝果然有旨,進封石延年為參政,就在使者宣讀詔令後,老石俯身跪拜,結果奇蹟出現了,腰間的魚袋真的毫無徵兆的悄然墜地了。

當上參政的石延年玩性不減,詼諧幽默依舊。大臣章得象與石延年關係不錯,兩人相交頗深,但逮著機會,石延年就會拿章得象打趣作樂,有一天,他壞笑著對章得象說:“昔日有名畫家叫做戴嵩牛,韓幹馬,今兒倒好,又出了一個章得象。”戴嵩與韓幹都是唐朝名畫家,一個擅長畫牛,一個擅長畫馬,那意思是你叫章得象,你以畫象而名聞天下乎?弄得章得象哭笑不得。

有一次,石延年與同事參觀皇帝所養的寵物獅子,負責伺養的官員說,此獅每日都需要五斤肉才能餵飽。同事中有一人憤憤不平的說,”哎,貧富不均啊,我們這些官員混得反而不如獅子,每天粗茶淡飯的。”石延年接過話頭,怪話連篇“我們都是員外郎,夥計,敢問園外狼還敢指望有苑內獅的待遇嗎?”這時有個領導聽不下去了,勸阻老石說“你的地位也不低了,得注意政治影響,不可談笑如此。”老石反擊道“你是大領導,衣食無憂,怎會知下級官員的艱辛。”後來,石延年位居兩府參政,率性而為,毫無收斂,別人勸誡他,”你都當參政了,詼諧度適可而止。”老石來真的了,一本正經的取過任命敕書公示眾人,大大咧咧的說“皇帝之所以任命我為參知政事,就是讓我知無不言,老石我為官不改初衷,為什麼要適可而止呢?”

另有一次,名士楊億與客人棋戰正酣,老石從外面跚跚而至,也不說話,枯坐在一邊靜靜觀戰,像極了一隻瞪眼觀望踑居旁邊的石獅子,楊億忍不住打趣道“看你這樣子,呆呆的,坐在一旁,貌似石獅,倒是很閒適愜意呀。”石延年食指豎在嘴邊,制止他“噓,我是石獅,不能說話,請你用表情動作示意。”楊億棄子哈哈大笑。翌日,楊億作一絕句,招呼石延年來府中飲宴,末句雲“好把長鞭便一揮”,老石即回贈一句“尋常不召猶相造,況是今朝得指揮。”這一天,楊億家有喪事,前來弔唁的賓客中,多是一些權高位重者以及勳貴子弟,皆服白衫,或綾羅或綢絹,石延年忽然放聲大哭,楊億被感動的西里嘩啦的,”哎,哎,老石,不用這麼悲傷,搞得好象我家沒有死人,倒是你家有人沒了似的。”石延年把眼淚一抹,“我是哭我老爸。”“你哭你老爸作甚?”“哎,我爸沒趕上好時光,否則也會穿上這種綾羅綢緞。”

石延年史上最有名的詼諧幽默如下:有一回,他騎馬春遊,牽馬人稍不留意,馬驚了,老石不幸一個倒栽蔥跌落地上,這下跌慘了,老石半天沒爬起來,周圍群眾都聚攏來看熱鬧,心想,這下牽馬人糟了,必定會被大發雷霆的石延年臭罵一頓。不料,石延年從地上慢慢爬起來,揉揉屁股,揚起馬鞭,對牽馬人半開玩笑的說道“嗨,幸虧我是石參政,如果是瓦參政的話,肯定會被摔個粉碎。”一場難堪化解於石延年輕描淡寫的玩笑之中,其風度如此,令人歎服。

石延年一生的最愛是喝酒,喝酒最能體現出他豪放曠達,無拘無束的一面,他在京城時,結交了一位布衣酒友,名叫劉潛,沒事時,他就拉著劉潛喝酒,老石喝酒喝得壯懷激烈,天昏地暗。當時,京城開發區新開了一座王氏高檔酒店,老石叫上劉潛,來到王氏酒店,兩人一句話不說,直接開喝,你一杯我一杯,一杯接一杯,一罈又一罈,從早上喝到中午,又到晚上,千杯不醉,直至喝到月上柳梢頭,直到最後店家打烊,兩人似還未盡興,把王店主看得倒吸幾口涼氣,以為是兩位神仙下凡呢?最後夜深人靜,倆人才戀戀不捨的告別。經王店主迅速傳播,京城都以為來了兩個神仙,最後才知道這人間酒鬼是石與劉二人。

石延年終日暢飲不醉,時人稱之為“酒中仙”,史載,石延年喝酒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能把酒喝出花活,令人歎為觀止。例如,摘掉帽子,披頭散髮,脫掉鞋子光著腳板,戴上手銬腳鐐喝,是為“囚飲”;搬來木製酒桶,爬在桶邊如鯨吸長虹,叫做“巢飲”;用竹葦子把自己包裹成一個大棕子,只把頭露出來,伸出脖子喝一口又縮回去,是為“龜飲”,也叫“王八飲”;石延年生生把喝酒這樣的風雅之事,玩成了藝術人生,老石在壺中乾坤裡悠遊,在酒足飯飽後詩情磅礴,據說,他酒後對出了一個絕對,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他對作“月如無恨月長圓”,一語既出,舉座皆驚,當然,石延年的詩歌成就,自然那也是相當的了得。

成也酒精,卒也酒精。石延年的人生與酒精結下了不解之緣。據說,他的官署後有個小廟,他常常躺在那裡,醉飲終日,名之為“捫蝨庵”。天天這樣的縱情詩酒,也不怕御史們參劾他,這個,石延年還真不當回事,但有個人的話他不能不聽,仁宗皇帝愛惜他是個人才,怕他誤事,更擔心他喝出個惡疾來,就對輔政大臣說,麻煩你帶句話,希望石延年戒酒,朕有大用。石延年聽說老大這麼關心他,立誓終生戒酒,居然當下戒掉了,仁宗皇帝準備派他前往西線對夏作戰,然而沒想到的是,石曼卿戒酒沒多久,竟然一命嗚呼了,時年四十七歲。

傳說,石延年是木芙蓉的花神,可見民間對石氏的喜愛之情。後世有人歪解,說石延年之所以終日飲酒,那是內心苦悶的結果,是政治訴求得不到解決,更是滿腔抱負無法實現。其實,宋朝名士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哪有那麼多宏偉的人生設計與理想抱負?宋人狂放無羈,師從魏晉名士,愛上喝酒沒有問題,問題是太沉迷此道,卻夭折了性命。所謂大名士,或許就得這樣放浪形骸,特立獨行。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