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揭秘:包青天何來--"嫂娘"?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我國文藝舞臺上,有一傳統京劇《赤桑鎮》。劇情講包拯幼年父母雙亡,由嫂嫂吳妙貞撫養成人。吳子包勉任蕭山縣令,貪贓枉法,包拯秉公將其鍘死。吳妙貞趕到赤桑鎮,哭鬧不休,痛責包拯忘恩負義。包拯婉言相勸,曉以大義,最終吳妙貞感悟,叔嫂和睦如初。

劇中包拯有一〔西皮散板〕唱段:

“勸嫂娘息雷霆弟有話講,

且落坐細聽我表述衷腸。

自幼兒蒙嫂娘訓教撫養,

金石言永不忘銘記心旁。

。。。。。

小包勉犯王法豈能輕放,

弟徇私上欺君下壓民敗壞紀綱我難對嫂娘。”

“勸嫂娘休流淚你免悲傷,

養老送終弟承擔,百年之後,

弟就是你帶孝的兒郎。”

歷史真相揭秘:包青天何來--"嫂娘"?

在公與私,情與法的矛盾中,把包拯剛正不阿、鐵面無情、秉公執法的高大形象塑造得完美無缺。

事實上,劇情純屬虛構,包拯根本就沒有這位“嫂娘”,鍘侄子包勉更是子虛烏有。從對歷史人物研究的角度,在無損歷史名人形象的前提下,有必要還原歷史真相。

據史書記載:包拯,字希仁,廬州(今安徽合肥)人。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出生於一官宦之家,父親包令儀舉進士,曾任虞部員外郎。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考中進士,被授任大理評事,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父親致仕在家,二老不願隨行。包拯身為獨子,毅然辭去官職,在家贍養父母。十年後,直到父母相繼去世,守墓期滿,包拯才赴京聽選。

景佑四年(1037年),包拯39歲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後累遷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改知諫院,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權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進入中央高層,任樞密副使、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在開封府任上病逝,享年六十四歲。

歷史真相揭秘:包青天何來--"嫂娘"?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包拯去世,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於衢路”(錄自《包拯墓誌》)。千百年來,民間百姓將包拯奉為神明,立祠崇拜。

包拯一生有兩次婚姻。在未中進士之前,原配張氏早亡。待仕途穩定下來後,又續繼室董氏。在包拯35歲那年,董氏生下了他們唯一的兒子包繶(音yì)。包拯對包繶十分疼愛,但從不溺愛。平時處處嚴格要求,更重要的是教育他如何做人。包繶繼承了包家的良好家風,小小年紀就被封為太常寺太祝。包繶19歲時,娶三朝宰相呂蒙正的外孫女崔氏,可謂門當戶對。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包繶婚後第二年英年早逝,此時的包拯已經55歲。老來喪子,這對包拯精神上是一個巨大地打擊,幾乎精神崩潰。欣慰的是兒子包繶去世後,兒媳崔氏生一遺腹子名文輔。沒想到,文輔又5歲夭折。包拯失去了唯一的孫子,眼前包家無後,無人給先祖繼承香火。為此成為包拯最大的心病。

公元1058年,包拯過六十大壽。整個包府朝中同僚、各方賓客滿座,就連皇帝也派特使來府祝賀,讓包拯倍感榮幸。包拯看著那麼多人,唯獨沒有自己的子孫,觸景生情,內心深處有一種難以掩飾的酸楚。大家都知道包拯的心思,在這喜慶的場合,誰也不提及兒孫之事,以免刺激他的痛處。

正當宴會喜慶場面達到高潮的時候,包拯寡居多年的兒媳崔氏,懷抱一個嬰兒慢慢走近包拯夫婦,下跪稟告:“公公今日六十大壽,兒媳沒啥禮物敬送,這個孩子就是給二老的禮物,他是您們的兒子!”頓時全場譁然。

歷史真相揭秘:包青天何來--"嫂娘"?

包拯開始一驚,後來聽了崔氏的小聲解釋,頓時眉開眼笑,連聲稱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原來,這孩子是包拯夫人董氏陪嫁的媵女(丫鬟)孫氏生下的孩子。古時候,陪嫁丫鬟相當於男人的侍妾,孫氏也是包拯的女人。包拯因故辭退了孫氏,但卻不知孫氏已經懷上他的孩子,回孃家後生下了這小娃。兒媳崔氏知道後偷偷接濟,並帶回包府撫養。今日趁包拯六十大壽,崔氏當做禮物送給了公婆,打算給他們一個驚喜。

在宋代,一夫多妻無可非議。有的官宦三妻四妾不足為奇。包拯身為中央高層官宦,同時一妻一妾,在倫理、人格上完全無損他的正面形象。據《宋史》記載:“拯嚐出其媵”

包拯給兒子起名包綖(yán),後改為包綬。包綬5歲的時候,包拯逝世,享年64歲。包拯生前曾有遺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入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歷史真相揭秘:包青天何來--"嫂娘"?

包綬自幼由崔氏訓教撫養,讀書、娶妻,一切由嫂嫂照料。後入仕途,任太祝寺太祝、濠州團練判官、少府監丞、國子監丞、將作監丞、瀛洲通判、汝州通判等職。包綬謹遵父訓,嚴於律己,“清苦守節,廉白是務”。遇與上級意見不同,“依然面折,決不苟從”(錄自《包綬墓誌》)。包綬離任汝州通判時,市民扶老攜幼出城相送,爭相一睹“包公”風采。

包綬從小由嫂嫂養大,視嫂如母,所以尊稱崔氏為“嫂娘”。包綬進入仕途後,人們也尊稱其為“包公”。年代久遠,口傳有誤,民間就把小包公包綬的“嫂娘”,子冠父戴,移花接木,訛傳為老包公包拯的“嫂娘”了。

參考資料:

1、《宋史·包拯傳》;

2、《崔氏墓誌》、《包綬墓誌》;

3、程如峰著《解開包公墓之謎》、《包公墓再生緣》

作者:苗安洲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