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湖,是怎樣變成“一條河”的

先秦時期,雲夢澤在長江以北,並不是現在長江南邊的那個洞庭湖。《史記·貨殖列傳》:“江陵故郢(yǐng)都……東有云夢之饒”。《河渠書》:“於楚,則西方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意思是說:從郢都(即江陵)鑿渠東通漢水,中間經過雲夢,這也說明雲夢澤在江陵以東的江漢平原上。

當雲夢澤還在湖北的時候,長江的南邊有一個小湖,屈原還在《九歌·湘夫人》中寫下了“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句,寄託相思之情。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雲夢澤南移,與這個小湖合併,最後變成了“八百里洞庭”。

兩漢時期,因為長江、漢江的泥沙淤積,荊江與漢江兩江的三角洲逐漸合為一體,漢朝在合併的三角洲上新設定了華容縣(這個新設定的華容縣,後來還給了曹超一擊暴擊)。

後來泥沙越積越多,三角洲也不斷向東、向南發育,原先的雲夢澤不斷萎縮,銳減近半,長江也開始南移尋找新的分水道。到了東晉永和年間,長江分出了滄水,衝入洞庭湖平原,與原先的“洞庭波”合併,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新洞庭湖。這個新的洞庭湖比現在的東洞庭湖稍大,大約可算“五六百里”。

唐宋時期,南方的經濟活力超過北方,古人對治理長江愈發重視,而荊江便是長江防汛的重中之重。隨著大堤防壩的不斷修築,江面束狹、洩洪不暢,洪水位開始抬升,每當出現大洪水,在潰堤和人為引流的作用下,整段荊江大堤形成了“九穴十三口”的格局,其中“北岸凡五穴六口,南岸凡四穴七口”。決口分流長江洪水,將洪水匯入南岸的洞庭湖地區,洞庭湖呈現明顯擴漲之勢,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吞併了青草、赤沙等湖群,連成一片,浩浩湯湯。形容湖水波瀾壯闊的“八百里洞庭”一詞便開始在這一時期的詩文典籍中出現。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明清時期,長江含沙量增長,荊江已然變成了地上河。明代嘉靖朝開始,明政府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將北岸穴口全部堵住,在南岸保留太平、調絃兩口,將洪水引入洞庭湖。清代延續了明代的方針,但因為潰堤,南岸又多了“松滋”和“藕池”兩個口,形成四口分流。

洪水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湖床越淤越高,一遇洪水,洞庭湖必氾濫四溢,使得湖面不斷向西周擴張,形成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到清代道光朝,洞庭湖的面積達到了6000平方公里,是自先秦以來的最高峰。

到了近代,洞庭湖走到了“湖生”的拐點,開始由盛轉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演變最為劇烈的階段,在100多年的時間裡,水域面積由鼎盛時期的6000平方公里迅速萎縮到現在2691平方公里。

咸豐二年(1852年)藕池潰口,在朝政腐敗、財政拮据的情況下,竟未能修復,咸豐十年(1860年)再發特大洪水,將原先的藕池潰口擴大並衝出一條藕池河!同治九年(1870年),松滋潰口,缺因堵口不牢,同治十三年(1873年)再次潰口,又衝出一條松滋河!

至此,荊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使得江湖關係發生鉅變。四口之水,奪流改道,淹沒了湘、資、沅、澧(lǐ)四水形成的三角洲,並迫使四水改變流向,四水和四口在湖內相互頂託干擾,徹底打亂了原有的水系格局。

水系格局的改變,使得泥沙更難排出,淤積在湖內,並且四口攜帶長江泥沙在洞庭湖西北形成新的三角洲,並迅速南東、向南推進。於此同時,人口的增長,人們開始向洞庭湖要糧食,在大規模的圍墾之下,形成了人進湖退的局面。到民國35年,已形成嶽臨、蒼梧臺、注滋口、大通湖、飄尾五大區塊,總計在268萬畝。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加大了長江和湖區治理,但洞庭湖已“病入膏肓”,走到了湖泊的衰老期。到2000年,浩浩蕩蕩的800裡洞庭,只剩下300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