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明十三陵建於1409——1645年,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歷史學家吳晗最先提出:對明十三陵進行考古,必要時可以開啟墓穴。當然,與吳晗有著相同意見的還有郭沫若。可以說,這是中國最早針對古代帝王陵墓進行的挖掘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卻並不順利。在十三個皇陵中,只有一個被開啟,那就是唯一被考古學家們研究的定陵。

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從1956年春開始,這個挖掘帝王陵的計劃,就開始實施了。這麼多陵墓,選擇哪一個作為首要物件呢?

當然是規模最大、儲存較為完整的長陵。可是,長陵的勘察過程並不順利,很難找到開口。不得已,專案成員只能從另一個皇陵開始挖掘,即定陵。直到5月份,挖掘工作才正式開始。考古隊發現,定陵有一處城磚脫落,這裡正好是一個突破口。

沿著這個突破口,考古隊挖開了一條深溝,挖到一定深度後,他們發現了一塊石條,這是從皇陵內側的牆壁上掉落下來的。擦去石條上的泥土,可以看到“隧道門”三個字顯露了出來。大概過了十天,考古隊在城牆的下邊發現了一個劵門,兩邊是兩道用石磚砌成的牆,中間是一個隧道,伸向地下。

所以,可以確認,這就是通往地宮的隧道。之後,考古隊為了減輕勞動強度,沒有繼續深挖第一條深溝,而是在第一條深溝的延長線上繼續挖第二條深溝。就這樣,挖了一個多月,考古隊沒有任何收穫。而且,奇怪的是,原來在第一條深溝發現的通往地宮的隧道,竟然消失了。

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挖掘工作進入到了9月,才有了一個新的希望。

9月的一天,在第二條深溝下面,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有“此石至金剛牆前皮有十六丈,深度有三丈五尺”的字樣,這又是一個突破。古時,明朝人將陵墓的地宮城牆稱作“金剛牆”,而剛剛發現的石碑,就明顯說明了地宮的位置。

考古隊在往寶頂的方向開始挖開了第三條深溝,因為,要挖開厚厚的土層,所以,一直挖到了第二年的5月,才發現了皇陵的外牆。在這個城牆上,考古隊發現了一個梯形開口,毫無疑問這應該就是萬曆皇帝埋葬的地方,而這個開口就是前往地宮的視窗。

定陵的挖掘工作持續了26個月,直至1958年7月才正式完成。剛開啟定陵時,挖掘人員就被裡面豐富的金銀珠寶所驚呆,到處都是寶物,根本看不過來。可是,20分鐘以後,這些東西都變黑了。原來,這些寶物因為遇到空氣被氧化了。

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挖掘人員沒有想到這種情況,所以,沒有準備專業的工具來保證寶物不接觸空氣,以保持原來的樣貌。這些寶物被氧化變黑,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面貌,這一點確實很遺憾。

到了9月份,萬曆皇帝的殉葬品開始走出地宮,來到了展廳,向公眾顯示其原貌。展出結束後,定陵博物館開始籌建,工作人員加緊對文物進行修補,對殉葬品進行復制。最應該修補及複製的,應該是幾具屍骨,他們是萬曆皇帝及皇后。三具屍骨被送往中科院,由那裡的老師傅進行修補。然後,他們還找了兩位擅長雕塑的藝人,來製作三具屍骨的模型。

誰也沒有見過萬曆皇帝,那麼,怎麼進行模型製作呢?

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心中的皇帝形象給製作出來。當時,萬曆皇帝在人們心中是張牙舞爪的地主形象,所以,便按照這個給他製作了模型。兩個月後,藝人將三具模型交付,結果,萬曆皇帝就成了一副地主模樣,張著血盆大口彷彿要吃人,完全就是地主向租田的窮人要租金的場景。而兩位皇后則穿紅戴綠、濃妝打扮,但是,樣子也是非常兇狠,完全是古時地主婆的打扮。

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藝人忙著塑造模型的時候,陵園內有一件事情也在張羅著,那就是:對皇陵出土的絲綢布匹的處理。

有人建議跟古畫一樣託裱,背後用韌性好的紙張依託著;有人建議在裡面加防腐劑,方便儲存。可是,這些做法卻沒有得到沈從文的認可。沈從文是這方面的專家,他覺得大家對明代絲綢布匹的保護缺乏認識,這些做法實際上就是在破壞文物。

此外,其它袍服的保護,也沒有起到效果。比如:將塑膠放到軟化劑裡,塗到衣服上,不僅衣服會變硬,還不好舒展,保留不了原來的面貌。這些沒有試驗的做法,被直接用到文物上,確實不應該,所以,很快就被叫停了。

一年後,定陵的文物基本已經完成修補、複製工作。在1959年9月30日這一天,定陵博物館宣佈開館。雖然,定陵博物館開館了,但是,展出的文物卻並不多,許多文物都因為無知被損壞了。當時,有些人還想效仿明朝皇陵的挖掘,向唐朝皇陵、清朝皇陵動手,還好被制止了,否則,該有多少文物被損壞。

定陵博物館開放了,人們紛紛前來參觀,可是,群眾並沒有看到實際的棺槨。

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現在的地宮是一個空空的深達27米的洞穴,連棺槨都看不到。棺槨的消失,同定陵博物館的成立日期是同一天。

在定陵博物館開館的當天早上,民工王啟發接到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的指示,要求將原來的棺槨處理掉,擺上請人制作的模型。王啟發聽後,只能執行,帶上幾個人將地宮清理了一番,將棺槨抬了出來,只為迎接領導的帶隊檢查。就這樣,王啟發帶著幾位員工圍住了棺槨,將四周的銅環劈下來。

這個時候,辦公室主任過來,指示大家將這些棺木扔了。員工們抬著這些棺木,到寶城上。隨著主任的指揮,大家一起將棺木扔下了山谷。據說,這些被工作人員丟下山的珍貴木頭,後來都被村民撿了回去,他們把木頭改造成自己的棺木、衣櫃、木桌等等。

雖然,他們把木頭留了下來,但是,他們自己卻沒能留下來,大多都離奇死亡了。話說,在多年後的1990年秋,一些人來到定陵打撈歷史的碎片之時,他們卻聽到了一個恐怖而又令人不解的訊息:當年扔掉的棺槨被當地農民撿去,並有七人為它喪了命,多數都是凶死,至今無解。

考古學家一心想挖帝王陵,結果,挖掘後大多都成了悲劇

1966年開始的大革命運動,使得整個社會變得動盪,更致使人們盲目的將其所有認為是封建的東西都砸了,當然,也包括萬曆皇帝及皇后的三具屍骨。

甚至,為了宣傳當時所謂的先進思想,革命者更是在廣場上燒起了一把火,將這幾具屍骨抬到木材上付之一炬。這些屍骨在火焰中噼啪做響,彷彿是在抗訴人們的不公平待遇。空氣中瀰漫著菸灰十分刺鼻,讓人無法接受。燃燒結束後,大雨傾盆,將骨灰壓進泥土中,與泥土混在一起,重新迴歸了大自然。

參考資料:

【《明實錄·神宗卷》、《先撥志始》、《帝陵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