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不顧名聲非要殺華佗?史書揭開真相,曹操其實並沒有做錯

在東漢末年的這些主公中,曹操無疑是出類拔萃的,如果要從個人能力上做個比較,曹操能甩劉備、孫權等人十條街。

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張口能作詩,抬手能寫字

,這樣的曹操又豈是一般的人物?

可羅貫中寫了《三國演義》,偏偏這本書的名氣還相當大,榮列四大名著之一,歷來是人們爭相品讀的經典。

曹操為何不顧名聲非要殺華佗?史書揭開真相,曹操其實並沒有做錯

如果這是一本寫實的歷史書,倒也沒什麼,遺憾的是它只是演義,還是極其不客觀地將劉備一方寫成了主角,佔據了正義。

而與劉備敵對的曹操,則成了極其不受待見的反面人物,可在那個亂世,哪有什麼正義而言,

對於人們來說,他們才不管江山姓劉、姓孫還是姓曹,他們關心的是誰能帶給他們安居樂業。

曹操一直致力於一統華夏,只是有了劉備和孫權給他添堵,他的願望便成為了泡影,這一度讓曹操很是鬱悶,但也只能接受,畢竟他想的和孫權、劉備想的一樣,誰都不願意繳械投降。

不過諷刺的是,

曹操直到閉眼的那一刻也沒有稱帝,而劉備和孫權卻都當了皇帝,過了一把癮。

曹操為何不顧名聲非要殺華佗?史書揭開真相,曹操其實並沒有做錯

當然,曹操生前其實已經和皇帝沒有什麼差別,甚至一直在行使皇帝的權力,而在他去世之後,曹丕篡漢後,立即也將他追封為了皇帝。

這樣一想,曹操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悔恨的事情了,但其實曹操還真有一個心結,這個心結

直到曹操去世的時候都沒有解開,因為人死不能復生。

在曹衝去世時,曹操後悔殺了華佗,但如果沒有曹衝這事,曹操根本不會對斬殺華佗有任何悔恨。

那麼曹操明知道華佗是名醫,為何還會不顧名聲非要殺他?

史書為我們解開了真相,曹操其實並沒有錯,錯的是華佗,我們一起來看。

曹操的頭風病

建安二十五年,已經六十六歲的曹操閉上了雙眼,這對於曹操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至於為何這樣說,倒不是曹操被人挾持軟禁,而是因為頭風病已經摺磨了他大半輩子。

現如今,

頭風病依然困擾著不少人,它是一種慢性陣發性頭疼

,不僅治癒比較難,而且非常容易復發,疼痛的症狀也有很多種,有些甚至令人痛不欲生。

猶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由於長期熬夜,便時常頭疼,那種感覺一旦想起來,都覺得腦袋還在疼。

曹操的頭風病倒不是因為上學上的,應該是長期處於高強度工作的壓力之下而導致的,為了緩解這種頭疼,曹操還時常有午睡的習慣。

有那麼一次

,曹操到愛妾那裡午睡,並要求了愛妾記得叫自己起床,可是這愛妾或許覺得曹操睡得太香,又或者想表達一下自己對曹操的關心,便讓曹操睡了個昏天暗地。

等到曹操自然醒的時候,察覺到

愛妾並沒有按照自己的吩咐準時叫自己起床,便直接將這位愛妾杖責致死。

其實也該知道這位愛妾倒黴,拍馬不成,結果拍到了馬蹄子上,當真是自作自受。

不過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曹操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物,一旦不順他的心意,即便有時候明明知道是對自己好,他都不會領情。

為了治癒自己的頭風病,曹操也是尋遍了良醫,畢竟他要做的可是大事,時常被頭疼折磨,也一直不是事。

而就在曹操掌控了政權之後,便尋得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神醫,他的名字叫華佗。

華佗被斬殺

華佗,子元化,安徽亳州人,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他的醫術相當高明,尤其是精於外科,擅長手術,

被後人又尊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此外,他還精通內科、兒科、婦科,可以說是個正兒八經有兩把刷子的神醫。

最讓後世受益的是,

華佗發明了麻沸散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麻藥,可是說在外科手術中,麻藥是不可或缺的,華佗為了減輕病者的疼痛,走訪了很多地方,經過多次配方測試,才研製出麻沸散。

根據史書記載,

麻沸散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華佗還曾利用麻沸散給病重的患者進行了全身麻醉外科手術,這點即便是在世界醫學史上都是罕見的創舉。

華佗的足跡遍佈了很多地方,這也使得他救死扶傷、醫術精湛的名氣在當時非常大。

曹操為了緩解自己的頭疼,便派人將華佗召到了自己身邊,經過望聞問切一番操作之後,華佗為曹操來了一次針灸療法,而曹操瞬間不再頭疼了。

就在曹操高興的時候,華佗卻說:

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

意思是說,您的病不好治,短時間內治不好,需要長時間的醫治,方可活得時間更長一些。曹操聽聞華佗這般說,心中已經不高興了,他認為華佗在故弄玄虛。

後來華佗便以好久沒有回家向曹操請了假,可是結果華佗卻再也不回去了,

曹操屢次召見,華佗屢次拒絕,最終惹得曹操生了氣,將他下了大獄,而華佗也最終死在了大獄之中

史書裡的真相

當我們再看華佗的故事時,不少人都認為,

曹操是個多疑的人,斬殺華佗一事,全是曹操一個人的錯。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探尋史書,便會發現另外一個真相,在斬殺華佗這事上,

曹操還真沒有做錯,是華佗自作自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華佗是個醫術精湛、不求名利、不求富貴、以自己手中的手術刀驕傲自豪的人,而他的主要追求就是救死扶傷,其實這只是我們想象中的華佗。

真實的華佗根本沒有覺得當個醫生是多麼榮耀的事情,反而時時刻刻覺得當個醫生是抬不起頭的

,《魏書·華佗傳》中這般記載:

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後太祖親理,得病篙篤,使佗專視。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華佗時常因為自己是個醫生而懊悔,因為當時的社會醫生屬於“方技”,是一種相當卑賤的職業。

既然華佗對自己從事的職業不滿足,他自然想著轉變身份,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當時手握重權的曹操封他個一官半職。

可是曹操是個很有原則的人,任人唯賢也是他打天下的法寶之一,他不會因為華佗為自己看病看得好而就讓他當個大官。

可是

華佗認為他掌握了曹操的病理,為了讓自己好受些,即便自己再過分也沒有生命之危,所以他以退為進

,在家中多次拒絕曹操的邀請,想要讓曹操妥協,封自己一個大官,可曹操哪會輕易妥協?

在《三國志》曹操中這般說道:

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源耳。

最終還是不顧荀彧的勸說,不顧自己的名聲和頭疼,

將華佗斬殺,華佗或者到死也沒有想到,世上還有對自己如此狠的人,只怪他確實看錯了曹操。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魏書》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