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公元219年,志得意滿的劉備正看著地圖上那廣袤的地盤,欣喜無比。按諸葛亮的謀劃,今日我也算橫跨荊益,佔據漢中。

握有這三個關鍵節點,就等於劉備有了兩路進攻曹魏的可能。

更讓劉備高興的是,死敵曹操垂垂老矣,早就沒了曾經的雄圖壯志,反而成了一個致力於朝堂勾算,穩固地位的權利狂人。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死敵和對手)

一箇中年得志意氣風發,準備大展宏圖。

一個垂垂老矣醉心權利,尋思安排後事。

這是啥,不就是此消彼長嗎?

如果一鼓作氣幹翻了曹魏,這漢朝不就重新復興了嗎?

劉備是這樣想的,我是這樣做的。

可誰曾想,就在劉備最志得意滿時,前線傳來了訊息,孫權和曹操一起,聯手進攻關羽,自己的荊州丟了一乾二淨,就連結義兄弟關羽也成了倒下亡魂,屍首分離。

痛,無盡的痛苦侵襲著劉備。

曹魏是死敵,東吳也成了不共戴天之敵。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地盤沒了)

但厄運並沒有完,僅僅一年後,一生之敵曹操走了,曹丕代漢稱帝,漢朝也沒了。

一看這狀況,收拾起情緒的劉備,也在群臣勸進下,從漢中王晉升成了皇帝,在三分天下的時局下復活了漢朝。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改元章武。

自己都當了皇帝了,總要做點什麼吧?兄弟關羽的仇還沒報,如何能安心離去?

除了這之外,自己年歲大了,用人生的最後一搏,為子孫謀個機會,也成了劉備夷陵之戰冒險的因由。

於是以奪回荊州,給關羽報仇為名義的討伐東吳的戰爭開始了。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孫權)

聽聞劉備出兵,孫權就慌了,立馬派遣使者求和,卻被劉備拒絕。

一看自己妹夫不給面子,孫權就鼓動諸葛亮的老哥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劉備寫信說:

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這三輪比較,背後深意就是:劉大哥啊,劉大哥,公仇私怨要分清楚啊,咋能不顧主要敵人進攻東吳咧?

這話說得劉備特別不爽。

你能背信棄義,我進攻就是公私不分了?

一通斥責之後,諸葛瑾吃了閉門羹,也讓諸葛亮無言了!

劉備陣營,除了趙雲說了不要出兵的話語,就沒幾個人能勸誡的。

雖然決議已定,但壞訊息卻依舊有。

這不,另一個好弟弟張飛就出事了,臨出兵的時候,居然被手下部將張達、範強所害,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

兩兄弟都走了,桃園三結義僅剩劉備一個人,那一刻的落寞或許只有劉備自己懂。

堅持還是退讓,劉備用行動做了選擇,繼續進攻,為了博一個明天。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到底是什麼讓劉備如此固執?

不少人都會說,這是劉備急火攻心,為了報仇殺紅了眼,失去了理智。

可是真這樣想,就小看了這個世之英雄了,因為劉備心裡的算盤打得飛響,這仗穩賺不賠。

至於根源,也有三重算計!

首先:擁有地利優勢的劉備,不害怕戰敗,就算戰敗了也僅僅損兵折將而已,不至於大敗虧輸。

這底氣由來,就是劉備所處的益州道路閉塞,易守難攻,三峽險阻也有利於防守。

除了這之外,失去了荊州,穩固了漢中防禦之後的劉備,遭遇到曹魏壓力其實很小,跟孫權比完全不夠看,孫權和曹魏才是一線相連爭鬥不斷,威脅也更大,讓孫權無暇分身。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曹操父子)

這點上,也有後續的事例為證。

夷陵之戰劉備撤軍時,吳軍不少將領都說:快追啊,一鼓作氣幹掉劉備。

可是這建議卻被帶兵的陸遜給否了,理由簡單,我們繼續追到白帝城,曹丕肯定不會繼續作壁上觀,到時候曹魏在進攻,蜀漢也在進攻,東吳就危險了。

事後看確實如此,陸遜退兵後,曹魏三路大軍就殺來了,一看這狀況,孫權趕忙派人去找劉備和談,就是怕劉備落井下石。

基於此就可以知道,這戰爭從三方博弈的角度看,劉備是佔據優勢的。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陸遜)

其次:劉備沒有被兩面夾擊的危險,而孫權有。

這原因之前一個理由簡短說過了,但是說得不算清楚,就容易認知偏差,因此有必要簡述下曹魏兵力在戰前的配置。

曹魏軍,除了坐鎮雍涼對峙漢中魏延的曹真和張郃外,其他方面軍都是跟孫權接壤的,這就讓曹魏軍進攻劉備的調兵舉動有跡可循,也讓劉備軍能提前防備心而且劉備打起來也不划算。

一個漢中魏延,就堵死了曹魏進攻路線。

但打孫權完全不用這麼麻煩,只要不動雍涼的兵力,就能將孫權往死裡打。

這就是曹魏的戰略部署,劉備兵力有限,進攻路徑有限,堵死漢中就夠了。

反而是孫權,力量更強,威脅更大,需要認真對待。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漢中守將魏延)

再次:曹魏和東吳,在曹丕成了皇帝后,關係不好,打了兩次了。

第一次,是公元220年的時候。

當時曹魏大將夏侯惇跟隨曹操去世,軍中名宿去世,接位的是曹家千里駒曹休。

一看曹休新人上任,孫權就起了趁火打劫的心思,派人進攻江北,弄得曹休火冒三丈,兩方人馬在江北糾纏了一段時間,曹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燒了東吳在江北的據點,也為後來的堅壁清野埋下了伏筆。

第二次,是公元221年4月,時刻關注曹魏的孫權,發現曹魏襄陽兵力空虛,就起了打劫心思,派遣部將陳邵去佔襄陽。

東吳進攻了曹魏當然要反擊啊,大司馬曹仁派軍還擊,雙方在襄陽城下大打出手,最後孫權退兵曹魏重新佔據了襄陽。

這接連的衝突,都是曹魏和東吳的衝突,反觀劉備的漢中方向,很安靜,沒波折。

這就給了劉備的底氣,你顧此失彼,還時不時主動出擊,噁心曹丕。

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你的麻煩不就是我的機會嗎?於是劉備動手了。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幹吧)

最後最關鍵原因是,劉備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人,這是潛藏在沉默寡言性格中的天性。

早年間,劉備為了一個索賄,就能鞭打督郵,就是這性格的體現。

但常年的不如意,讓劉備壓制了性格。

自此,世間多了一個沉默寡言的劉備,少了一個快意恩仇的劉備。

這是實力使然,不是性格使然。

今日有兵馬,有將領,有地盤,劉備的快意恩仇又來了,為了報仇,為了復興漢室,劉備動手了。

你都殺了我兄弟了,我還忍氣吞聲,說不過去啊!

熱血男兒,才是不好讀書的劉備真實性格,喜好結交豪俠的他,如果不是命運跌宕,或許就是個有名的遊俠。

這點可從劉備麾下的武將窺見一二。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的性格出身如何?不都是豪俠出身,常年軍伍嗎,讓他們信服劉備的關鍵,就是劉備的義氣深重。

正因為深諳劉備的個性,才有諸葛亮的建議和遺憾出現。

諸葛亮建議劉備:派一個大將去進攻就夠了,你老就別去了。

諸葛亮的遺憾是:如果法正還在,必定可以勸阻劉備不讓他親身犯險。

那麼諸葛亮說這個建議的因由是什麼?

不過是對於戰爭的理解不同而已。

在諸葛亮看來,這場戰爭打的是聲勢,不是勝負。

教訓東吳,佔點便宜,拿回荊州的一部分就好,這是可以實現的戰略目標,因為曹丕的虎視眈眈,讓孫權分身乏術。

但真要一把鎖哈,一口氣押上所有去賭博,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從戰略上看,劉備進攻東吳,有戰略合理性,如果控制好目標,是能獲勝的。

拿下荊州,逼孫權和談就是最好的結果。

就算不能拿下荊州,戰敗了,只要敗得不是特別慘,回來之後坐看吳魏爭鋒,尋思火中取栗,也是能佔便宜的!

可惜的是劉備賭大了,最後還是出問題了。

這就需要回到戰場上,看看真相。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劉備和諸葛亮)

這裡說下這場戰爭我的理解吧!

劉備為了準備這場戰爭,動員了所有能動員的力量,就連五溪蠻夷首領沙摩柯都參加了行動。

但劉備卻在戰爭中犯下了一個致命的戰術錯誤,那就是放棄水路進攻,專注陸地。

為何這麼說咧?我們看地圖就懂了!

長江綿延千里,在古代是最暢通的運輸方式,也是運輸兵員補給最快的方式。

劉備佔據了益州,本就有了順流而下的軍事優勢,用水軍快速推進,佔據戰場先機無疑事半功倍。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水軍)

後來的西晉滅吳之戰,不就是順江東下,一路平推嗎。

西晉滅吳國以水戰為主,才有了劉禹錫的知名詩篇《西塞山懷古》出爐。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王濬就是滅吳主將,金陵就是東吳建業。

據有長江上游的蜀漢,如果利用好水軍,不僅行軍順暢,運輸糧草也便利。

但是用陸軍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因為陸軍行軍,一路都是崎嶇山路,行軍和運糧都困難。

基於此,才有了一個歷史慣例出現。

長江以南區域以水戰為主,從上游進攻下游很順利,簡言之,從益州到揚州只要準備充分,就是勢如破竹。

反而是打陸戰,從蜀地出荊州困難重重,丘陵不少,只有進了荊州才有荊揚平原。

以這個判斷就能明白,為何孫權奪得荊州那麼方便,因為水陸並進啊,而劉備進攻荊州就很難,因為只有陸軍,沒有水軍。

那麼為何劉備不用水軍?因為關羽沒了!

三國水軍之強,莫過於水脈豐沛的荊揚地區,這兩個地區自古就是出水軍的地方!

劉備對於荊州念念不忘,也是因為佔據了荊州才能擁有水軍,才有一鼓作氣下揚州的可能,但荊州丟了,關羽亡了,曾經劉備的荊州水軍也消耗殆盡成了東吳的。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衝動是魔鬼)

或有僅剩的數千水軍,可搞不定東吳啊!

這樣的局面,如果劉備不是那麼衝動,放緩步伐,用一兩年時間補充水軍,可能還能逆轉局面。

但劉備心急啊!

不顧水軍缺失,愣是要進攻,從一開始就一隻腳走路,到後來當然要吃虧。

公元221年,劉備五萬陸軍從蜀中出發,跋山涉水,一路經巴州(重慶)進荊州。

一看這狀況,孫權派陸遜領軍對峙劉備。

知曉兵事的陸遜,明白出蜀後的劉備軍後勤困難,就用誘敵深入,避其鋒芒戰略,將荊州西部數百里山地,都讓了出來,無形中又讓劉備軍的補給線變長了。

這樣一來劉備難受了啊。

因為進退不得。

繼續前進吧,跟隨陸遜的步伐,等於自己更加遭罪,看上去佔據了地盤,卻消滅不了敵人,也佔據不了重要據點,就算佔據了也守不住,戰爭風險不斷提高。

不繼續前進吧,這還沒打就撤軍,自己面子咋辦?

於是,劉備用了最穩妥,有最笨的辦法, 那就是聯營。

他在白帝城和前線夷陵之間,修築了很多營寨,這後續備受詬病的做法,其實是劉備在前線的最優解。

用接連不斷的營寨,維繫後勤補給的安全,形成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有了這大後方,劉備在前線積極求戰,跟陸遜主力對峙,只要有一場大勝仗,就能逆轉戰局。

就算沒有大勝仗,劉備也能期待曹丕的幫忙,但凡曹魏有一點軍事行動的跡象,這孫權面對兩路夾擊,大機率也會求和。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劉備求戰)

可是這謀劃都落空了!

劉備指望的決戰一直沒來,曹丕也用異乎尋常的沉默,坐看劉備和孫權交戰,就是不動。

左右謀劃落空劉備只能在前線繼續對峙!

對峙來對峙去,時間到了公元222年6月。

盛夏的酷熱,讓劉備軍遭殃了。

一場火攻來了,營寨多是木柵築成的劉備,全軍都在林木茂密的地方紮營,這火一起就燒成了一片。

蜀漢軍頓時大亂,開始四散潰退。

陸遜就這麼用火攻的方式,讓劉備遭遇了慘敗,也讓劉備徹底失去了奪回荊州的希望,更讓蜀漢軍事實力嚴重受損,一點便宜沒佔到,還輸了一切。

公元221年劉備的遺憾,將穩賺不賠的夷陵之戰,打成了落幕之戰

(火燒連營)

從劉備出兵那一刻起,這劇本就跳出了劉備的謀劃!

預想中的曹魏進攻,因為孫權不顧顏面的稱臣免過了,曹丕的志大才疏,也讓孫權有了機會。

一場陸軍孤注一擲,卻沒有水軍配合的戰爭,讓劉備受制於後勤一路艱難行軍,不得不聯營應對,指望以拖待變,結果拖死了自己。

真要說的話,劉備的算計沒錯,就是動作太大!

劉備的心機足夠,就是沒想到曹丕跟曹操完全不是一類人。

哎,可惜了!

最後累死了諸葛亮,心疼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