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太子是秦始皇最糊塗的決定,被趙高利用,致使秦朝15年亡國

1、這個秦始皇不一般

秦國先祖秦襄公,在公元前770年發生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續事件中,擊退犬戎、收復鎬京,立下大功,被周平王宜臼提拔為諸侯,其所屬的封地也從周王室養馬的附庸之地升格為秦國。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國。

在此之後,經歷了春秋戰國歷時549年的時光,秦國又在嬴政的手中完成了統一六國,建立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使命。

不立太子是秦始皇最糊塗的決定,被趙高利用,致使秦朝15年亡國

【秦始皇】

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的一生,經歷了太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苦痛:

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後,父親和呂不韋一起逃回秦國(公元前257年),留下自己和母親在趙國忍受刁難;

秦始皇9歲時,他的父親繼承了秦王位置,趙國為了討好秦國,便將秦始皇母子送回了秦國,少年終於第一次踏上了故國的土地;

13歲,秦始皇登基為秦王,只是權力掌握在“仲父”呂不韋的手中;

不立太子是秦始皇最糊塗的決定,被趙高利用,致使秦朝15年亡國

【少年秦始皇劇照】

20歲,秦始皇即將加冠正式接管朝政的前夕,母親趙姬為了男寵嫪毐,選擇起兵欲殺死秦始皇。

同年,他的弟弟長安君成蟜攻打趙國途中,率兵反秦。

21歲,當了八年傀儡君主的秦始皇,面對秦國第一大勢力呂不韋集團和第二大勢力嫪毐集團,他任命第三大勢力集團仕秦的楚國公子昌平君、昌文君剷除了自己的眼中釘。

《史記·卷二十五 ·呂不韋列傳第八十五》:長信侯嫪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

……

不立太子是秦始皇最糊塗的決定,被趙高利用,致使秦朝15年亡國

【秦始皇劇照】

常人經歷了這樣狗血的事情,任意一件都能讓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崩潰,而秦始皇卻能於磨礪中浴火重生:平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建立大秦帝國!

李贄在他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中給出了這樣一句評價:“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2、秦始皇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秦王朝的功績,在於他結束了五百多年的諸侯混戰局面,開創了統一的封建時代。

統一,是組成國家的基本條件之一,而如何去制定與之相協調的制度,更是重中之重。

秦始皇的功績就在於,他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後世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治國方略:

中央,設三公九卿分化職權,令相權、皇權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也降低因個人才能不足,導致的錯誤政策;

地方,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讓非貴族出生的平民,也能有機會參與到國家的基層治理中;

(三老、里正、亭長……)

不立太子是秦始皇最糊塗的決定,被趙高利用,致使秦朝15年亡國

【秦朝馬車】

至於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等措施帶來的便利,時至今日,我們依舊還在享受。

畢竟,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知道“茴”字有四種寫法,就已經令人不耐,而在秦國時,這個字可能有20種寫法,想想就令人頭大。

但縱然秦始皇有太多功績,秦王朝也僅僅存在了十五年便滅亡了,其中固然有趙高、胡亥亂國的原因在內,秦始皇自身犯下的一個錯誤,也不能忽視:過度追求長生,不立繼承人!

3、不立繼承人引發的悲劇

皇權至高無上,僅憑這一點,它便能吸引無數人為之瘋狂。

歷朝歷代,繼承人的問題,都是重中之重,而唯獨在秦朝,卻沒有設立繼承人。

秦始皇死後,趙高便利用這點,扶持胡亥上位,逼死扶蘇、蒙恬,最終致使秦王朝在短短十五年內便毀在了胡亥手中。

不得不說,這操作令人很迷。

不立太子是秦始皇最糊塗的決定,被趙高利用,致使秦朝15年亡國

【趙高劇照】

《史記·李斯列傳》有這樣一句話:李斯以為上在外崩,無真太子,故秘之。

翻譯過來,李斯的意思是秦始皇在巡遊過程中死去,又沒有任命太子,所以他的死訊可以暫時保密。

因為篤信方士,認為自己可以長生的秦始皇,沒有想到生命可以如此脆弱。

同時,他和扶蘇政見不合,扶蘇偏向儒家仁愛治國,而秦始皇更偏愛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理念,這又成了他不願輕易立太子的原由了。

大概,古代的偉大君王們,在他們開創基業的時候,都會迷茫一個問題:我受命於天,是否真的有機會既壽永昌呢(玉璽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援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