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之為“蠱”, 神秘而恐怖, 但還有許多人養, 大開眼界

唐朝時期,有一位大文豪柳宗元,他被朝廷貶為永州司馬的時候,在永州城看到百姓生活困苦,朝廷的稅收讓百姓苦不堪言。於是,針對這種現象,柳宗元寫下了著名的《捕蛇者說》,藉此來諷刺朝廷欺壓百姓的現象。

柳宗元提到了一種蛇,這種蛇生活在永州城外的荒涼的野地中,它的皮是黑色的,表面還帶有一些花紋。這種蛇十分地狠毒,世間任何生物花草樹木一旦碰到它,就會立即枯萎。一旦人被這種蛇咬了,沒有什麼藥能夠救活他。但是,從醫學上來講,這種蛇又是一種很好的藥材,用它可以治癒很多奇怪的病。所以每一年,皇宮中的太醫都會奉皇上的詔令,來到永州這邊,來向這裡的人收這種蛇,而且一年會來兩次。如果有這種蛇,就可以用這種蛇來抵消他們的賦稅。雖然這種蛇很危險,但是很多人都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太醫捉蛇,就僅僅是為了抵那些沉重的賦稅。但是後世中有很多人並不相信世界上有這種蛇,都認為不可能存在讓花草樹木都枯萎的蛇,他們認為,柳宗元的這篇文章只是為了直觀地抨擊朝廷對百姓的壓榨。

宋史中說,曾經永州縣中有許多人都養著蠱,後來朝廷知道後,便將這些人都趕到了一些十分偏僻的地方居住,而且他們還被免除了勞役,但是朝廷也規定了這些人不準出現在人群中,而且不能和外來人結婚生子。在古代,養蠱的人也被叫作“畜蠱”。那時候的養蠱,也就是養蛇。

“蠱”不知道出現在什麼時候,開始它可能只是一些人自己養育的毒蟲。著名的李時珍大師就曾經記載過關於“蠱”的東西。他說,那些專門養蠱的人會抓很多很多的蟲子,然後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們自生自滅,互相廝打,最後,總會有一隻最厲害的蟲子將其他的蟲子全部都殺死,這個蟲子,就叫做“蠱”。比如要將一條蛇培養成“蠱”。那麼只要將蛇和很多的小動物放在一起,那麼最終,能夠存活下來的,肯定是蛇,於是,“蛇蠱”也就養成了。

永州縣的人們在戰爭中艱難地生存著,捕蛇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規模也是越來越大。後來宋朝統一了各個國家後,永州縣也迎來了很長時間的和平,但是因為朝廷的不理解,普通百姓對他們的誤解,導致了他們再次被統治者趕入了人煙稀少的地方,成為了徹徹底底的最低賤的人。所以不管是在戰亂時期,還是和平時期,這些捕蛇養“蠱”的人都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